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5691|回复: 0

地瓜面煎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5 10: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瓜面煎饼
   妻子从市场买来杂粮煎饼,一尝含有地瓜面味道,一问方知除小米大豆外,还真添了地瓜面,据说这样营养更丰富。品味着那淡淡的地瓜面味,脑海里想起了小时候常吃的地瓜面煎饼,那食料单一颜色黢黑的煎饼并不好吃,却成了我们日常主食,其制作过程浸透着父母亲的艰辛和劳累。
   首先要把生产队分来的地瓜切成片。把地瓜按在菜板上用菜刀一片片切,速度极慢且有危险,稍不注意,可能切破手指。后来有了切地瓜机,把地瓜放到漏斗里,用手攥着机柄使劲旋转,瓜片从下面的簸箕口中滑出,这样速度快且也安全,但不足处是会切出一些碎块,造成浪费,且大地瓜还需用刀切小再用,否则地瓜机也没法切。切出的瓜片小的扔到山坡岩石上,大点的用刀在中间划道口子,然后又一片片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或树木中的细绳上,晒干后收起便成了地瓜干。这种切、晒、收的活儿极累人,时常切地瓜片到半夜,早上三四点就起床到村外或山上晾晒,遇到要下雨,那半干的瓜干要及时收起,出太阳后再晒,否则经雨淋后就会烂掉。记得一天夜里突然雷声响起来,父母说要下雨,赶紧叫起我来一同摸黑跑到山上拾瓜干。刚拾完大雨骤降,虽遭雨淋,但地瓜干却保住了。
    忙碌大半个秋天,地瓜干收后放到大囤里。摊煎饼时,母亲便拿瓜干到石碾上碾成地瓜糁子,再放到大盆里加水浸泡,然后放到石磨上磨成浆糊状,当地叫煎饼磨糊。制作煎饼磨糊叫推磨糊也极累人,须半夜早起,手攥磨棍推着厚厚的石磨盘一圈圈转,一个人推磨非常吃力,但往往是母亲自己去做,我有时也早起帮忙,但一会儿便觉昏沉欲睡,走路不稳,母亲便叫我去睡觉。真不知小脚的母亲哪来的力气独自把几大盆磨糊推完的。
   推完磨糊,母亲便立即支起鏊子,在下面点燃玉米秸柴火摊起煎饼。烟熏火燎的灶房里,她坐在蒲团上,娴熟的用勺把磨糊舀到热鏊上,用面棍推着磨糊均匀摊满鏊子,稍停片刻,煎饼烙熟,便从一角极快揭起,放到秫秸篦子上。从磨糊盆一勺勺的舀,放到热鏊子上一下下摊,又不顾烫手一张张揭起,还不时往铁鏊下加添柴火。这样劳累几个小时,篦子上的地瓜面煎饼叠成厚厚一大摞,这便成了未来数天的主食了。
地瓜干由切片到晒干再到制作成煎饼的过程,几乎全用手工,不像现在可机器制作,其劳累程度可想而知。今天年轻母亲们若再干这样的活儿,怕没几个能干得了。但我的母亲一干就是大半辈子,直到进城住后才不再摊煎饼了。
   母亲也会偶尔摊玉米面或高粱面煎饼,但玉米、高粱都比地瓜价钱贵,多是拿到市场换钱,所以纯地瓜面煎饼居多。但为了好吃些,她会在煎饼磨糊里掺点玉米面或其他面粉,再放点五香叶,然后用面棍在热鏊子上已成型的煎饼上面刮来刮去,摊出的煎饼又香又酥,名曰五香叶刮煎饼。现在有时还想再吃到母亲摊的五香叶刮煎饼,但母亲早已去世多年了,即使健在也难以再制作那样的煎饼了,因为在我的故乡淄博市文昌湖区,那磨地瓜糁子石碾没有了,推煎饼磨糊的石磨也不见了,摊煎饼的铁鏊子也难以寻觅,更重要是已没有人家再费力气把地瓜切片晒成地瓜干了,小时候秋天所见到的漫山遍野空闲坡地上白花花一片片晒地瓜干的情景再也寻觅不到了。
   真希望纯手工煎饼手艺不要失传,在市场上还能买到那种掺有地瓜面又带点五香叶味的又香又酥的杂粮刮煎饼。
淄博职业学院退休教师李明亮  1562448086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