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勇不屈的南峪村
文/绿色八一
“八一”前夕,与战友相约去他老家看看。驱车从张店出发,不到一小时就抵达了南峪村。战友全家等候在村口,虽与战友多年未见,日常联系却一直没断。看到炎炎烈日下的战友,当年那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如今已是人到中年,面堂透着岁月沧桑,却也不失军人的坚韧刚毅。此日此地,此时此刻,相视无语,哽咽相拥,别有一番滋味涌在心头……
群山怀抱的南峪村,隶属莱芜市莱城区苗山镇,位于莱城东北24公里处,北临博山,东靠南博山,东西南峰峦叠嶂,北峪口为出山通路。四下环视,山姿峻秀,林涛起伏,青翠欲滴,碧水蓝天,东山圣水泉蜿蜒流淌,弯弯山路沿河而下。让人意外的是,在这偏僻一隅,竟有一处“莱东抗日纪念馆”。在战友引领下,一道走进了血雨腥风、战火硝烟、艰苦卓绝、异常惨烈的抗日岁月……
南峪村是著名的抗日圣地。在1939年春至1940年下半年,正当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八路军山东纵队兵工厂和泰山专员公署机关,相继由鲁南先后搬迁至此,南峪村成为坚持抗日的重要堡垒。当时,兵工厂拥有90多名技术人员,以生产手榴弹、铁制地雷和步枪刺刀为主,日产地雷达百余枚。为保障兵工厂日常生产,南峪村村民都加入到兵工制造行列,并义务将制造的手榴弹、地雷运往附近各个战区。
兵工厂在南峪村三年间,几经周折,多次易址。南峪村民倾其所有,献出房屋,献出山林,还亲身用肩膀、用双手推起独轮车,趟出一条可靠畅通的运输线,源源不断将兵工厂产品运送出山,运往前线。后来日伪军侦悉兵工厂及专署机关情况,调集驻博山的日伪军,以南峪村为重点,开始反复进行清剿扫荡。1941年元旦,得到日伪军出动围剿情报,专署机关和兵工厂,于当晚掩埋机器,向南机动转移。次日拂晓,日伪军从三个方向拉网包围了南峪村,敌人行动诡秘,村民行动不及,被拦截在村道旁,有二百多名村民被押解到河东河滩上。日伪军挨个审问村民,企图探明兵工厂机器藏在哪里?谁是八路?谁是共产党员?但村民都回答:“不知道!”当敌人逼近村民李汉林追问时,有村民为他解脱,说他患有麻风病,不要对他逼问拷打。日军听后,不再逼问,直接端起刺刀捅进他胸膛,李汉林一声惨叫,血流如注,惨不忍睹。敌人不罢休,又逼问村支书李法林,得到回答还是:“不知道!”敌人指着李汉林问:“说不说,不说就同他的一样!”李法林怒目相向仍说:“不知道!”敌人凶暴残忍的拔刀砍下李法林左臂,李发林强忍疼痛昂首挺胸,连声痛骂敌人“禽兽”、“畜生”,最后敌人举起刺刀又刺向李法林。气急败坏的敌人,见村民没有一人变节,始终问不出兵工厂下落,便放火烧屋,全村五百多间房屋化为灰烬。日伪军这次扫荡,灭绝人性,滥杀无辜,共杀害村民11人,抓走青壮年一百二十多人,其中包括战友的叔爷爷等三位亲人也被抓走。被抓者中有三十多人在南博山逃脱,有三十多人在张店被敌人折磨致死,有二十多人死在济南,有四人死在北平,其余被押往东北煤矿做苦工,从此杳无音信,一去无回。这就是莱芜抗战史上著名的“元旦惨案”,山东军区鲁中一分区廖容标司令员,曾称颂南峪村民是“英雄的南峪人”。
此后,日伪军先后对南峪村烧、杀、抢、掠13次之多。面对敌人野蛮凶残暴行,英雄的南峪村民,无所畏惧,义愤填膺,重新建立党组织,誓死保卫兵工厂,村民纷纷参军,涌跃支前。李美秀、李萍林、李美兰、李美翠、李美林五姐妹,跟随着母亲一起加入了抗战队伍。在抗战岁月中,李家姐妹一直跟随抗战队伍南征北战,年仅19岁的李美兰为国捐躯。新中国成立后,她们虽分别定居他乡,南峪村却没有忘记这些英雄,建立了烈士陵园,让烈士的英名永远铭刻于民族解放斗争的光辉史册。
改革开放后,李家三姐妹李美秀、李美林、李美翠重返故里。为纪念南峪村为民族解放斗争所做的贡献,三姐妹出资修建了莱东抗日纪念馆。纪念馆由著名作家冯德英题词,其代表作《苦菜花》正是反映抗日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其中许多情节与南峪村抗日事迹颇为近似。纪念馆巨幅《元旦惨案》油画,生动再现了当年南峪村艰苦卓绝的抗日场景,是由山东美院教授历时两个月采访,从多位年迈村民那里获取历史信息创作完成。莱东抗日纪念馆一帧帧照片,一件件实物,一篇篇新闻稿件,都详细注录了日寇暴行,详实记载了南峪村民及其周边村落桩桩件件抗日历史事件。人们从中能够深深感受“英雄的南峪村人”在抗日战争中的付出和牺牲,能够深深感知全国人民以鲜血与生命的代价,托起了民族解放和民族新生的太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