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2175|回复: 2

读诗消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3 15: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中伏,热于常日。晨光熹微里走拳,顷刻间汗出如浆。回家摇扇翻书,喜见梅尧臣《中伏日妙觉寺避暑》:
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
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
高树蝉鸣,声声似秋吟,已觉暑气式微。城中夏日如烤,而山中则清风绕屋,兰若花木葱茏,长廊曲径幽深,煮茗细品,燠热消遁,诗人乐而忘返。
曩日在岗时,常常找一块阴凉消夏读书。每日申时,楼东狭地贮满阴凉。我托一瓶茶,携几册书,提一杌札,拿一把蒲扇,短衫草履,隐进荫凉。荫凉地仿佛山谷,东坡边栽一行新竹,清风不喧;坡上荒草乱蒿,蓬蓬的乱生天然。一人独得这一地凉荫,如坐谷底,如坐盎中。四围时有小鸟清啼,高蝉长嘶,蚱蜢蹦跳,蝴蝶翩翩。与竹晤对,与草晤对,与书晤对。仰面是一溜蓝天。
或杌札端坐,或席地箕踞,或石上跏趺,或小步彳亍,或持书静植,或捧瓶仰啜,或虚怀临风,或向竹吐纳,衫履皆去,俯仰偃蹇,独爱夏日长。
无独有偶,李太白“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夏日山中》)炎炎夏日,诗人连扇子都懒得摇了,干脆脱掉衣服,在山林中祼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就算搁今天,也是后前卫的行为艺术。
王摩诘抱着古琴走进幽深碧翠的竹林,席地而弹,乐而忘返,给后人留下了千吟不厌的《竹里馆》:“独坐幽莫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随园老人“不着衣冠近半年,水云深处抱花眠。平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可见古人放达自由的夏日之一斑。
古人消夏不能像现代人一样可以躲在空调房里,他们走进自然,坐在树下或幽进竹林,林泉中悠游自得。
杨万里流连于荷池水塘,《暑热游荷在池上》云“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饱尝一阵快风,见荷花也害怕热气,到了傍晚还深深躲在荷叶底下不愿露面,新鲜轻松,写的是热,透露出的是“清爽”之情。
陆放翁“曳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塘自在香。”杨柳随风飘拂,荷花送来清香,在画桥畔倚床休憩,欣赏船家悠扬的笛声,真是盛夏酷暑时的一种美妙绝伦的享受。
柳宗元、白居易足不出户,自有祛暑心得。“南州潺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心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夏昼偶作》)柳柳州暑热如醉,大概无暇城外觅山水,趴在小几上酣然入眠,心畅意酣,醒来已午,只听得竹外敲茶臼之声,喝茶去,一派悠然自得的避暑之乐。
白居易坐在自家院中,“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端坐院中,虚室空空,心静生凉,徐徐清风。身外物长物,溽暑一杳,憾者难与知友共之。
古人消夏在山林水村,“葵扇摇风绕树行,晚凉新浴葛衣轻。一溪流水随荫绿,人立平桥话月明。”这是清代洞庭诗人袁景澜《夏日村居》组诗中的一首,而另一首则写:“消夏湾头云水深,浣纱人去剩飞禽。石公石姥常相对,坐话沧桑阅古今。”读着这样的诗,似感清风拂面,凉意顿生。似乎可以看见乡间两老在林边赏鸟、溪头私语,心情多么悠然自在,精神多么愉悦爽快,哪有“苦夏”之忧?
王子彦的《夏夕》就是农村夏日的水墨画:“夕阳场圃树荫凉,麦豉瓜姜豆粥香。人坐晚餐牛吃草,蚊烟影里说家常。”
炎炎夏日,品读这等脍炙人口的夏暑诗,仿若有清风吹走了燥热,又如清凉的山泉浸透暑热难耐的躯体,令人感到爽快惬意。
夏天虽然酷热难过,夏日却又机趣多多,宋代诗人蔡持正喜欢躺在竹床瓦枕之上,以书催眠消夏,“低屏瓦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宛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读书足以消夏品茗可以静心,数首古诗,几杯新茶,细品慢吟,凉生暑去,禅味会心,诗思岂止在灞桥风雪驴背上。
记得黉园中,红石坡前,竹一行。草一坡。清风一缕。幽独一处。夏暑一天。荫凉一地。茶一瓶。书一摞。蒲扇一把。散人一个。快哉!快哉!
                      2015/7/23

发表于 2015-7-24 11: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幽幽,凉意散生。一份安静的情绪,一颗淡定的心,一本有味的书,足够。很好的消夏妙招。问好居士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辽阔之海 发表于 2015-7-24 11:27
古诗幽幽,凉意散生。一份安静的情绪,一颗淡定的心,一本有味的书,足够。很好的消夏妙招。问好居士老师。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