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8857|回复: 2

襟怀浩然气 秉笔写春秋——邵其昌《与共和国一起成长》序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30 14: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襟怀浩然气 秉笔写春秋                                                    —— 邵祺昌《与共和国一起成长》序言  
                                
    “襟怀浩然气 秉笔写春秋”,这个标题猛一看很大,再一看挺小。“浩然气”就是胸中之正气,只要是正派之人,谁都可以胸怀一腔浩然之气;写春秋,不过就是自己记录自己的春秋岁月罢了,并没有上升到“春秋大义”高度的意思。
邵祺昌是位退休的中学历史教师,刚过耳顺之年,却是满头飞雪,不见一根黑发。中等身材,偏瘦,黄白的四方面皮,慈眉善目,乍看上去像是哪一路仙家的尊容。说话轻声细语,和善,低调,谦虚,内敛,一看就是老实人。好人都老实,老实人比聪明人并不缺仨心眼子,只是心存良善。邵祺昌头顶两大光环:“淄博市劳动模范”“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他今生的最高行政职务是“班主任”和“历史教研组长”,据此认为,他的“劳模”荣誉和“劳动奖章”,肯定不是花公款买来的跑来的要来的,也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的。那只有老老实实出大力流大汗拼命工作用扎扎实实的“劳动”挣来的这一条路。2002年,我任周村区总工会主席,主编《周村先模人物名典》,其词条入编,那是我首次知道邵祺昌其人。
知道邵祺昌会写文章是从网络上,比知道邵祺昌这个名字稍晚。我们都属于大龄“博友”,七八年来一直不停地耕耘博客,在这场“马拉松”的长跑中,不知有多少“博友”玩腻了博客半路撤下。社会越来越浮躁,好多人已经沉不住气扒拉下一碗荷包鸡蛋下挂面早餐,和坐下来写完一篇“千字长文”了。“汉堡包”和“微信”填充着多少人的皮囊和大脑。邵祺昌退而不休,在一家民办学校做着兼职教师,每天乘公交车跑几十公里上下班。还利用休息时间,参加“五老志愿者”义工活动,凡创建文明城市,上级号召的突击任务,诸如上街清扫卫生、到政府广场树林除草、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表演广场舞、老年大合唱等,都是积极参与者。难能可贵的是,多年如一日,坚持博客写作,发表了近千篇文章。现在,精选出305篇,郑重其事,申请来国家正式出版社书号,付梓印刷。对他而言这是一件与获得“劳动模范”同等重要的大事件。他亲临寒舍,盛情相邀为其新书写序言,我敬重邵老师的为人,不敢不从。
有人写大文章,有人写小文章,大与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虹展七彩,花开五色。只要敢写肯写会写,写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作品,都应该是“作家”,“著名”“不著名”无关紧要。邵祺昌的文章都是小文章,所谓小,不单是指篇幅短小,其题材小,主题小,口气也小。在他的笔下,没有史诗般的宏篇巨构,有的是“人生五味瓶”“教坛七彩虹”“生活万花筒”“社会三棱镜”。他做过半世的农民,是个在苦水里泡大的苦孩子。初中毕业后回农村,干遍了“提耧撒种,扬场上垛”所有农活,学会了木匠、泥瓦匠等手艺。曾经一场意外,从盖房子的架子上摔下来差点丧命,尝尽了人世间酸咸苦辣。机遇改变了命运,进城当了公办教师,但是他的骨子里依然流淌着农民的血液。他的观念、眼界、立场都是民间的,思想纯净的有些天真。他之以所玩命似的工作,本质和性格决定因素以外,他感恩一切他认为应该感恩的人和事,才是更大的动力。当年他这样的真正老实人能被层层推荐授予省级荣誉,真是老天有眼。他的文章与其说是文学创作,不如说是情感地宣泄表达之需要更加准确。
他的文笔质朴、纯真,毫不装腔作势,矫揉造作。如一泓清泉,自由流泻,清澈见底。他的笔触饱蘸浓浓的乡情、亲情、友情,在时间和空间的坐标上准确定位,自由驰骋。他所思所写,几乎涉及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所经历的一切。凡政治事件、风土民情、社会变革、逸闻趣事、稼穑五艺、喝拉撒住、婆婆妈妈、家长里短无不在他笔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可谓一部鲁中乡村社会生活万象的“小百科全书”。
我和邵祺昌都是王村镇人,地缘和年龄的趋同拉近了情感距离,产生强烈共鸣。他的文章不布道,不说教,不居高临下,就如和邻家大哥茶余饭后的拉家常。阅读他的文章,始终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情绪状态。就是写苦难,都是温情脉脉。《饲养员二三事》写了自己年轻时“自告奋勇”当生产队饲养员的旧事。本来是想当上饲养员解脱被“拧在”庄稼地里机械地劳作管制,挣得一点儿自由,偷偷地打几件家具好娶媳妇。结果这看着容易做着难的饲养员的差事并不好干,弄得“牛吃猪食闯了祸”“青犍差点要了我的命”,最后把生产队里的猪们养成了“瘦肉型”,惹得干部社员有意见,只好辞去饲养员的“美差”,再去下大力推小车。“媳妇”也因为干了这不光彩的饲养员“拜拜”了,读来令人莞尔。《我们的婚礼静悄悄》,回忆1977年元旦结婚时的境况,那时候结婚是“为革命结婚”,既不放鞭炮,又无锣鼓喧天,几个好友用自行车把媳妇带到家门口了自己还不知道,急急忙忙把新媳妇接进四嫂的房间“坐时辰”,就算结婚了。现在的年轻人,打死他会相信吗?《长虫也是仙》讲了一个“人与蛇”的真实故事。由于老伴打死了一条蛇,从此厄运降临,长期生病。在“神人”的指点下,上了大供还是不见好。在民间,狐狸、黄鼬、刺猬、蛇、老鼠,谓之“狐、黄、白、柳、灰”五仙,是有灵性的一方仙家,不能惹的。老伴的病老来不治自愈,长虫的魔咒再也不起作用。作者以诙谐的笔调娓娓道来,意蕴深长。《麦地瓜》《晒地瓜干》《地瓜母子》《地瓜沟子和灯芯绒布》等十来篇“地瓜文章”,使我深深陷入40多年之前那段种地瓜、吃地瓜艰难岁月的记忆不能自拔。读着这样的文章,心的涟漪微澜起伏。现在,我们应该感谢那些苦难的日子,苦难教会我们做人。
“故乡系列”数十篇文章,承载着作者浓烈的化解不开的一怀乡愁。故乡的山,故乡的河,故乡的桥,故乡的路,故乡的井,故乡的树,故乡的林,故乡的庙,故乡的门,故乡的街,在作者笔下,深情描绘,美不胜收。董大将、虎头石、镇山的宝塔,村中的王坟,神奇而幽秘的故事,父老乡亲辈辈渲染,口耳相传,终于在作者的笔下凝结成文字。这些就是组成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的基础细胞。今天邵祺昌将其付诸笔端,传之后世,既是一种自觉的人文道义,又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尤其在他的故乡,以诸多冠冕的理由被无情地夷为平地之后,才更显这些文字的珍贵!
邵祺昌的文章行文质朴、平易,文字不加任何修饰,遣词造句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地运用方言俚语、俏皮话、歇后语,使得文章接地气,通人气,活泼自然。比如读着读着,突然窜出来一句“黑虱子布”“青庄子搬家——捣鼓地瓜”,就使我这样和作者生活在同一片文化土壤上的人,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还有如“披(pei)布”“乏炭”“炭泥”“拾楂子”“地瓜母子”“老鼠剩”“棘针狗子”“地瓜沟子布”等等,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有亲切温馨的王村土话冒出。这可能给外地读者设置了“拦路虎”,但于本土读者无疑挣得了人气。
当然作者在“自序”里有话在先,“本集子中的文章虽是精挑细选,但由于水平所限或者说性格使然,不可能从根本上突破自身致命的缺陷,其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都难于取胜”,这话虽是自谦之语,却也是自知之明的襟怀坦白,仍然是老实人的作为。所以,有理由相信邵其昌先生的文章提升空间依然巨大。
是为序。

                                                                                                               2015525日 于周村坐忘斋
发表于 2015-7-1 19: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序言很好,作者文笔精炼,社会知识丰富,评说恰当,值得我辈深刻领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 21: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文章与其说是文学创作,不如说是情感地宣泄表达之需要更加准确。
大与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虹展七彩,花开五色。
赶来欣赏孙主席美评,为邵老师喝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