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4643|回复: 5

诗书咏梅品自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9 14: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不系之舟 于 2015-6-29 14:06 编辑

                                                                            诗书咏梅品自高
                                                          ——读陈东升先生新著

       陈老又出书了。得到这个消息,我并没有像前几年获赠他出版的《竹兰书屋诗集》《竹兰书屋古风》等书时那般惊异。因为这些年来,这位年逾八旬的老报人总在不断给我们制造着一个又一个叹为观止的奇迹。在别人看来,这也许是不可思议的事,然而到了陈东升先生这里,似乎再正常不过了。
      此刻,我手里捧着的这本《诗书咏梅五百首》,精装大开本,沉甸甸的份量,像陈老的其他书籍一样,精致而典雅,厚重而丰富;但不一样的是,书中的诗都是陈东升先生亲自用行书、楷书书写的,也就是说,五百首诗,就是五百帧精美的书法作品,于是这些诗仿佛带着诗意的温度,带着陈老的精气神,带着那么一股浓浓的艺术范儿。
      我市著名书法家王颜山先生这样评价陈老的书法:“陈公之行书见随缘放旷之适意,无匠工炫术之油习,任情随性已得一半,书挟文气,则可近上上之境界焉。”著名画家于受万先生也赞扬道:“陈东升先生的字,最大特点是率真,随性,自然,不事渲染,也不刻意追求什么。正因为如此,他每当弄墨挥笔,心情总是放松的,自由的,因而他笔下的毛笔字,也和他的钢笔字一样自然、流畅、大方,规范而不拘谨,放纵而不张狂,自成一家风范。”
     捧着这样一本书,尚未翻开,便似有一种翰墨幽香扑面而来。这五百首咏梅诗,分为“感受梅韵”、“境由心生”、“坚贞高洁”、“效梅品格”、“梅香暗度”五个单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情怀,咏叹了梅花的独特韵致和崇高品格,体现了中华传统的人文精神,启示读者以梅为师,感梅品格,效梅之德,高洁人生。陈老在书的《自序》中这样披露心迹:“步履古人之芳痕,情寄梅花之诗魂,觅句咏梅,扑捉灵感,遐思翩跹,境由心生,或风雪茫茫,绽蕾怒放,梅傲寒而生辉,或皎月泻辉,清风轻拂,梅浮影而无尘,或独攀悬崖,凌寒不屈。梅捷足而迎春,或薄暮降临,暗香浮动。梅幽香而醉人,诸如意境,灵感涌来,即泼墨题句,日积月累,历时三载,余作古风咏梅诗五百首,并以书法写就,刊二百五十幅梅画,结集出版《诗书咏梅五百首》。”
      三年时间,仅仅咏梅,挥笔便是五百首,陈老足以成为当代我国写梅诗第一人。
      我对于诗词歌赋是门外汉,写不来也不会写,但并不妨碍我喜欢读,况且这本《诗书咏梅五百首》图文并茂,诗书画联璧映辉,读来养眼又怡情。在读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诗词的高雅,还能醉心于书法的魅力,更可以分享到绘画的精彩。这个时候你似乎不是在读书,而是穿行于一片片梅林花丛中,这里既有“冰雪消融日,残梅化春泥”的胸襟,也有“春寒料峭梅愈俏,旷野荒村竞艳娇”的韵致;既有“冰冻不畏冷,雪压又何妨”的孤傲,又有“圣洁离凡尘,品格唯高尚”的境界;既有“窗外梅花暗度香,倾倒美人醉卧床”的娇憨,更有“静卧深山无尘染,洁身自好重德行”的独立……
       一页页,一句句,一段段,一行行,婉约而豪放,雕琢而天成,抒怀不流于矫情,咏志不落于俗套。读罢口留余香,耳畔余音绕梁,眼中娇艳绽放,脑际辽远澄明。
         自古以来,梅花以笑傲冰雪的气质、沁人心脾的暗香,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心仪,借梅言志书怀,寄托情思,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在历史的天空中,如星辰闪耀,光照后世。无论是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陆放翁的“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还是杜甫的“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王维的“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都赋予了梅花卓然的品格和深广的精神内涵。而陈东升先生的咏梅诗,在继承前人写梅的基础上,对于诗的意境、思维及审美情趣又有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
       好马配好鞍,好诗配好图。纵览《诗书咏梅五百首》,一些梅画都出自大家名家手笔,有齐白石、张大千、于希宁、关山月、乍启典等诸大师,有北京邢久海、王文郁等画家的梅花佳作,也有齐辛民、李波、于受万等淄博画家馈赠的梅花佳品。写意,工笔;长条,斗方,神韵各异,各领风骚,让一部梅书洋洋洒洒,蔚为大观,诗情画意,气象万千。
       陈老36年的新闻工作生涯,23年的图书出版经历,撰著、编著出版的新闻、言论、报告文学、村志和奇石图书25部(套)计39本。这些数字的背后,蕴含着艰辛与辉煌,浸透着汗水与希望。对于陈东升先生而言,艺术已不单单是一种兴趣,而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离休后的他,远离世俗,不愿赋闲,珍惜光阴,埋头笔耕,挥毫泼墨,吟诗养竹,赏石植兰,著书立说,在各个领域都有建树,仅古体诗就写了4000余首,已发表了3000多首。陈老的执着认真,智慧豁达,健康矍铄,注定他无论做什么,都会做到一流,都会做成“重量级”。他的每一部作品问世,都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体现,同时也是珍贵的艺术贡献。
       我一直相信,人的艺术年龄是不会变老的,反而会随着岁月的流逝,阅历的丰富,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富于激情。今天的陈老,正用行动践行着他半个多世纪以来 “埋头笔耘苦为乐,不用扬鞭自奋蹄” 座右铭。
       松、竹、梅是岁寒三友,向来为人所敬慕,它们也成为陈老笔下寄物抒情,表现自己理想和追求的象征。相信常与“三友”为伴的陈东升先生,一定融入了松的常青,竹的坚韧,梅的风骨。


发表于 2015-6-29 14: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识过陈老的现场书写,确实不错。也曾给陈老拍过一张照片,可惜当时不知怎么弄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9 21: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人生,让人生充满光彩,是一种坚韧不拔,更是一种持之以恒。人生有限,艺术无边,愿这份来自艺术的快乐常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0 07:32: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梅于淄博,并不多见。写梅诗人,更少。三年咏梅诗五百者,唯陈老。大赞!楼主多才,荐书具详,诱人品端。唯华词罗列,引用繁甚,似嫌官文。小子呓语,宽恕则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 13:21: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虽未见过陈老,却久已孰知他的大名。缘自我与他的儿子曾是多年的同事。老先生退而不休,勤力笔耕,著述丰厚,是我们敬仰和学习的前辈。通过老师饱含感情的叙述,对于陈老的创作成就又加深了了解,更添几分敬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 20: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艺术年龄是不会变老的,反而会随着岁月的流逝,阅历的丰富,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富于激情。

老师洋洋洒洒一番解读,让我们对陈老的为人,为文增添了几多敬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