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4757|回复: 9

前进的动力 永久的思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7 04: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店;黄丰年
题记:今年是父亲逝世二十周年,在父亲节到来之际,以此代表全体家人对父亲深切缅怀与悼念。
前进的动力     永久的思念
             ————怀念亲爱的父亲                 
1995年重阳节后,在张店工作的我突然接到家中的电话,得知父亲病重。当时我就有预感,因为做了一个父亲向我辞别的噩梦……我不相信迷信,这莫非是人们所说的心灵感知,是否父亲他……我不相信自己的判断。我知道父亲长期以来工作和家庭的压力,心力交瘁,在中年之后染上了多种疾病,曾做过两次大手术,晚年又得了帕金森综合症,还有高血压、心脏病等,走路蹒跚行动不便……莫非……我急忙向领导请了假,并向有关同志交代了工作,又和家属简单地嘱咐了几句,便乘车急匆匆赶回家去。到家,全家人守护在父亲身旁,我泪水涔涔左呼右喊,没有把父亲唤醒,更没有说上一句话,便询问医生,医生只是摇头,已无回天之力,只是说现在输水也就是尽上儿女的心意罢了,并建议赶快准备后事。我听后不禁失声,盼望父亲睁开眼再看看儿女一眼,张开嘴再对儿女说上几句话,这已经是根本不可能的了。只见他老人家象平时睡觉打呼噜一样,红彤彤的脸膛是那样安静慈祥,可谓寿终正寝。一九九五年(农历)九月二十日晚上七点二十分父亲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他走的是那样的从容,那样的安详。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年了,每当我回家,看到父亲画像中慈祥的面容,和蔼的神情就象又和我在一块说话一样,随即一幕幕往事呈现在眼前。
     积极的进取   不懈的追求
父亲走时七十四岁。他的一生虽没有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壮举,但在五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贡献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贡献的一切。在他的身后留下了有形和无形的丰碑。他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一个为群众鞠躬尽瘁的好干部;是一个为邻里排忧解难的好长者;更是一个为子女做出表率的好父亲。他在一九三九年秋天抗日战争极度困难时期入党,作地下交通工作,为新中国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为村里的发展,经济建设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贡献了自己的一生。父亲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一)十八岁入党
一九三七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华北,步步为营,侵略的魔爪伸向山东,伸向博山,伸向南部山区。博山这个小小的县城也被日本鬼子占领,就连几千人口的小镇石马和离村十几里的北博山村也修起了炮楼,飘起了太阳旗。他们在金牛山东侧修上了巨型碉堡,一些卖国求荣的地主劣绅,地痞流氓也当起了汉奸,成了鬼子的鹰犬。白色恐怖笼罩了整个南部山区,笼罩了金牛山下,淄水河畔。鬼子汉奸三天两头来烧杀抢掠,抓壮丁,搜民女无恶不作,全村陷入了苦难的深渊。每个有正义的中国青年面对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淫威和汉奸走狗的媚相,义愤填膺。在这白色恐怖之下的老百姓敢怒而不敢言,盼望有人领导,起来和汉奸鬼子干,并坚信总有这么一天,日本鬼子汉奸会彻底完蛋。那时父亲才十八岁,在伯父黄振奎的进步思想的影响下,父亲进步也很快。那时在村里教学的教师赵炳焘(字晓亭,后来被党组织调往邀兔崖村,以教学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由于叛徒出卖,被鬼子抓去,至今无音信)不断向父亲讲一些穷人当家做主的道理,讲外地热血青年奋起抗击日寇的故事,大大激发了父亲的爱国情感。在苦水中长大的父亲正盼望有这样一个引导自己走抗日救国的知己,更是劲头十足。赵炳焘向我父亲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些知识,父亲更是如饥似渴的积极要求进步,1939年春天由地下共产党员赵炳焘介绍加入了地下党组织。从此他的命运和党的事业及全村老百姓联系在一起了。
(二)党的地下交通员
那时在白色恐怖下入党,就等于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党。党的活动都是单线联系,父亲和伯父虽然都是共产党员,但兄弟两人谁也不知道。伯父不时到外面干事,父亲只知道他干的是一种特殊的工作,但不知道他被调到中共博山县委做战工会工作了。父亲因为年轻,组织上让他担任地下交通员,每次把敌战区地下工作者送出的情报,都由他们这些秘密交通员送到我党组织或县独立营的手里,使党组织及时掌握了敌人的动向,狠狠的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并从内部深化瓦解了敌人。淄井村炮楼敌人小队长唐云方,就是我父亲转送地下党组织的情报,使上级及时掌握了他的活动情况,以及他的枪支弹药数量,实施了有力的政治攻势,瓦解敌人。那时父亲除送情报之外,还亲自配合区中队对敌人喊话,把敌人包围起来,使炮楼上的敌人畏于我强烈的政治攻势,最后向我方投降。拔掉了日寇在金山区的一颗钉子,孤立了石马和北博山的敌人。他送情报不管天寒地冻,还是烈日酷暑;不管是白色恐怖的白天,还是野兽出没的黑夜;不管是农活多忙, 还是家里多紧要的事,只要上级布置的任务一到,他都马上克服一切困难,准时把情报送到上级手里,圆满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三)配合部队锄奸
石马的地下党组织几次建立起来,又惨遭敌人破坏。特别是博山县党组织出了大叛徒李振之父子之后,金山区东石村的党组织,更是多次遭到日伪残酷的破坏。一批批的党员被杀,家属被捕。有的被拷打致死;有的被押往东北本溪下煤井。家中房屋被焚,血雨腥风弥漫金山地区,南部山区的根据地越来越小,金山区只剩下三沙井盆泉是我方活动范围。为了打击日寇汉奸的嚣张气焰,扩大地下党的活动范围,鼓舞抗日士气,我博山县委遵照上级指示,坚决除掉大叛徒李振之父子。经过周密侦察,我地下党组织获悉李奉魁带着自己的小老婆,准备清明节回家上坟。中共博山县委根据这一情报经过周密研究,决定派出我县公安局及区中队精干人员,坚决除掉这一祸害。这天天不亮潜伏到我村堡垒户岳长祥家,我父亲是地下党组织公安员,肩负着给区中队锄奸人员警戒任务。在严密的组织下,这些锄奸人员由父亲带路,从金牛山进淄井,再向北插入东石村李家陵附近的地里埋伏等候。父亲完成带路任务后返回。李奉魁果真下午带着他的小老婆在其他汉奸的簇拥下,大摇大摆到陵上坟。我锄奸人员在他们脚跟未稳的情况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李奉魁,并生擒了他。由于其他汉奸趁势逃跑,李奉魁被我锄奸人员焦念生带出不远,企图逃跑,被我锄奸人员就地正法,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鼓舞了金山区人民的抗日斗志。
父亲就是这样和其他地下党员一道,除转送情报之外,还积极配合党组织发动民兵,保卫村庄,运送军粮,支援前线……每次都出色的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受到党组织的好评。
                   
建国之后,党组织公开了。那些在人民群众认为是自己的知心人,替老百姓排忧解难,大敌当前勇敢地站出来的人,原来都是共产党员。他们对这些党员由衷的佩服。建国以后的几年里父亲和其他党员一道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干好党交给的各项工作。由原来的地下治安员,成了村里的治安员,负责村里的治安工作。1958年大跃进,父亲又调往当时郭庄公社砖瓦厂任厂长。当时白手起家,一无技术,二无资金,困难重重。父亲靠党组织的支持,靠群众的智慧,靠自己的意志和毅力使砖瓦厂得以投产。一车车砖,一车车瓦运往各地,支援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1960年自然灾害时期,全村人民生活极度困难。集体积累没有了,群众手里没有粮食,饿得皮包骨头。有的群众外出逃荒要饭,山上、河边所有的树叶(除桃叶、柏树叶外)都吃光了,有的吃了三茬,支部陷于瘫痪。全村群众盼望有一个带领他们度过难关的带头人。在这极端困难时期的1961年秋后,父亲被公社党委从砖瓦长调回到村里任党支部书记。和秦宗堂、秦玉俊、于永清、栾尚同、于学端等同志组成了新的领导集体,从此父亲和全体班子成员开始了艰苦的第二次创业。他们首先统一思想,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团结群众,依靠群众,走集体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上。由于三年的自然灾害,群众思想情绪低落,集体的底子薄,他们就克服困难,以身作则和群众共度难关。由于党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农村工作“六十条”等政策的落实,群众思想逐渐统一,情绪日趋稳定,积极性不断提高。
党支部、管委会(那时村称大队,管委会主任称大队长)一班人首先抓了教育、卫生。那时村里唯一的公办教师病故后,没有公办教师,父亲和公社文教助理员商议调来了有渊博知识的老教师蒋翼民老师,并新做了课桌凳,和原来的民办教师于芳辰、赵翠英一道,让适龄儿童都上了学。同时根据村里群众到外村看病不便的情况,成立了卫生室,培养了中专肄业的秦克厚同志为医生,他边学习、边实践,因陋就简,很快就开展了工作。由于他勤奋好学,又有为群众服务的热情,临床经验不断丰富,卫生室的工作进步很快,成了远近数得着的卫生室,除本村看病外不少外村的群众也来就医。
1964年谢家店变电站在国家的支持下,架设到石马的高压输电线路,由于电线从村北绕过。这一消息传来,父亲和党支部、管委会一班人商量讨论,决定抓住这一时机,克服一切困难办电。没有电工怎么办?自己培养;没资金怎么办,发动群众集资。在群众的支持下,采取集体出大头,个人摊小头,这样多方筹资办电。群众热情很高,达到了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并提供一切条件保证办电工作顺利施行。在上级的支持下,经过全体党员群众半年的努力,于1964年的秋天使全村通上了电。从此结束了老百姓世世代代点油灯的历史,揭开了全村电气化的新篇章。村里陆续上了面粉机、饲料机、榨油机、挂面机、轧花机、抽水机等电器设备。群众生活日益提高,集体积累不断扩大。1964年冬为了使村庄不受洪水威胁,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在党支部村委的带领下,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修建护村大堰的治河工程。第一期工程修建了村西栾家堰至村东的护村大堰,村里的老百姓从此不再因淄河、石河爆发洪水而担惊受怕,达到了“一村保障,百代屏藩”。不但护了村也保护了农田。由于集体积累的日益扩大,村民生活日渐提高,村中盖新房的多了,购缝纫机、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的多了。家里的“三转一响”成了当时人们生活提高的象征。1965年村党支部又在兴修大堰的第二期工程的同时,又平整了沙滩,新建了学校,所有的学生告别了关帝庙的黑屋子土台子,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校舍。学生发展到200余人,就连莱芜的老姑峪村的学生也来我村就读,民办教师由原来的二人发展到七人,教育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党支部、管委会又群策群力,合理制订规划,在修建大堰的基础上,又发展水利。修建了八亩地扬程站,北山压河工程,水浇面积不断扩大。1966年又修建了下河“东升塘”扬程站,环山水渠至桃花峪、南峪,北山二级提水工程的水渠,西到北山后坡,东到于家台后,水浇面积达到了全村土地的80%。粮食产量大大提高,群众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由于工作政绩突出,村党支部多次被公社评为先进党支部,父亲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受到区社党委的表彰。父亲并没有因此而骄傲,他更是谦虚谨慎,领导群众改山治水,封山造林。为发展集体经济,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于七十年代初,村又成立了鞋厂、电表加工厂。父亲大胆起用年轻人,让年轻的同志任书记,他担任厂长,致力于发展经济。他在掖县拖拉机厂一蹲就是几个月,家里的事全抛到脑后,为村购买了拖拉机。集体经济扩大了,群众生活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目睹十几年来的巨大变化,都由衷的称赞我村党支部是一个坚强的党支部,有一个好带头人。是他带领全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山治水,使全村的山山水水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的生活提高了,成了附近的富裕村。
         密切联系群众  做群众的贴心人
父亲除和全体支部成员,村委委员一道带领群众改山治水,发展经济之外,多年来他养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凡事都和群众商量,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每件关系村计民生的事情,他都注意倾听群众的反映,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则改之,无则加免。特别是大的建设项目,他首先在脑中形成蓝图,然后再细致的考虑。他除了在支部、村委会上充分讨论之外,他都和群众商量,虚心争取群众意见。把群众意见一条条记录他的小本子上,在支部村委讨论的时候,作为依据和参考,尽量减少失误。一次他从坡里查看植树造林的情况回来的路上,看到放羊的于大爷赶着羊回来,他便和他边走边谈,当父亲提出到山前建设羊圈的意见时,他非常支持。于是在1965年秋后,每个生产队在山前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建起了一座座羊圈,解决了运肥的困难,发展了畜牧业,并且扩大了植树造林面积。每至冬天来临,特别是春节前他都走访村里的困难户,询问他们的生活,除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之外,对特别困难的,和支部村委商量从大队公积金中拨出专款予以解决,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把党的温暖送到他们心中。每年大年初一,一早他首先到军烈属、老干部和困难户家拜年。他不仅是走访,更重要的是新春伊始征求他们对支部工作意见,把心里设想和他们推心置腹的交换意见,听取他们的反映,做到心中有数。他常说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春天做不好计划一年来就好像是无头苍蝇东撞西爬,这样既没有计划又浪费集体财产,弄个劳民伤财。由于及时听取群众意见,所以群众有什么想不开的事,都乐意找他,说说心里话,把他作为知心人。1964年为人民做出贡献的荣誉军人秦宗福由于在战斗中受伤,胳膊中的子弹未及时取出,到了60年代初不断发炎,以至疼痛难忍,在父亲的劝说下到济南军区荣军医院治疗,父亲和村里的一班人帮他筹足盘缠送他去济南后,又专程和他的哥哥秦宗宜(老党员、老干部,曾任盆泉乡乡长,郭庄公社制修厂厂长,村林业队长等职)代表全村群众专程到济南去看望他,使他深受感动。顺利出院后,自己一根胳脖在70年代初担起了革委会主任重担,为村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村里的老革命军人,曾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建立卓越贡献的福州部队炮兵师师长的赵景槐(字清河)在文革中由于“四人帮”迫害,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被“遣送”到博山白虎山医院“养病”。父亲听说后和秦宗福同志专程从家里自费购上土特产去博山看望他。当赵景槐看到专程远道而来的老乡亲老战友时,热泪长流,久久握住他们的手说:“想不到咱村乡亲还没有忘记我这负“罪”之人,我要感谢你们,代我向全村乡亲问好。我赵景槐为革命出生入死,全村人民是相信我的,党是相信我的。”一直到他落实政策后,担任井冈山军区司令员时,还不时来信了解村里的情况。退休干部于子厚、苏言铭年迈多病,每次生病都去看望他,并嘱咐村卫生室大夫秦克厚同志要及时给他检查身体,保证就医。照顾好他们的生活,他们是为革命做贡献的人,我们应该力所能及的照顾好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幸福地渡过晚年。
村里的孤寡老人秦宗槐,晚年生活困难,自己没有住房,父亲就和村里商量让他搬到村委的院子东房居住,使他感受到了党的温暖。
 楼主| 发表于 2015-6-17 04: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廉洁奉公  率先垂范

父亲的照片

父亲的照片
父亲从入党到村领导岗位上,一直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廉洁奉公,一心扑在工作上。特别是走上领导岗位之后,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从不沾公家的便宜。三年自然灾害之后,经过全体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群众的生活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还是解决不了温饱问题。那时我家兄弟姊妹多,共九口人,只靠父亲一人挣工分。每年向队里找不少钱。村干部有的建议,对我家进行救济照顾,父亲坚决不同意,说要把钱给那些比我更困难的家庭。就这样在极困难的情况下,父亲母亲挺过了一个个难关。一直到了我和弟妹能挣工分了,才慢慢的每年多少分点钱,有时只有几十元,上百元的情况很少。他虽然在书记的位上,从不挪用公款,更不去想分外之利。那时村里的下派干部到村里指导工作,例如书记、社长等领导或其他办事人员,开完会急于传达到基层,来不及到户下安排饭,父亲就留他们在我家吃饭,吃着糠煎饼、地瓜、瓜干窝头,就着咸菜在一块儿研究工作,这样一年不少于十几次,但从没有喝酒之事,他们非常感激。他总是说:“只要你们不嫌我家穷就行,小孩小,屋里挤一点,你们就不要客气,我们是为了一个目标,一家人嘛”。有一年冬天村里放电影,电影放映员都是区派的,挨村放映,那天正好下了大雪,放映员不能再到他村,也不能回区电影队。那时公路不通车,雪又大,一连数天路上无行人,更不用说推车了。这样每天的三顿饭有时在村里吃,没有蔬菜,饭食也单调。他们非常着急,已经二十多天了还回不去,期间父亲为了安慰他们,多次在家里炒上点豆腐,拿上软和煎饼给他们送去,作为生活的改善。到了最困难的时候,没有办法,只得把豆子煮熟作为菜来改善他们的生活,使他们感激不已。那时村里乡亲邻里有时结婚、就亲,让父亲陪客,父亲总是婉言谢绝。就是有些老干部或村里的长老,他从工作上考虑,父亲应允和客人说几句话、谈工作,还按照上级文件要付给主人家五角钱。就是粉碎四人帮之后,特别是八十年代初,农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鼓舞下进行改革开放,父亲从长远考虑,自己年纪大了,应培养年轻人,多次向上级要求从主要领导岗位上退居二线,当好年轻人的参谋、助手。他的请求批准后,自己还是一如既往的严格要求自己,从不搞特殊。我们兄弟姊妹有时在一块儿讨论起来,都深有感触:父亲一生给我们最大的财富就是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的精神。在全村的群众中,在周围的乡邻中,尤其是在我们做子女的心中竖起了丰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1984年上级关心多年在村工作的老干部,下达了退休政策。父亲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办理了干部退休手续,他常说组织对我们这些老党员、老干部照顾得很好,体现了党的关照,比起战争年代牺牲的同志,我们就是很幸运的了,哪能向国家向上级提一些额外的要求呢?
退休之后,他并没有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还是和往常一样积极参加党的组织活动,关心国家大事,对农村里的发展向现任的干部提出自己的建议。每天的新闻联播节目他几乎不拉,家里没有报纸,他就让我给他找最近的看。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也吹到了我们偏远的农村,改革开放的力度更大了,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更是高兴,镇上修从北博山到石马水库的柏油公路,他几乎每天都去看,还不时提出建议,说什么这是大事,香港九七回归,台湾再统一就好了。
          五    邻里的长者  子女的严父
父亲在长期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扎扎实实,政绩突出受到了上级表扬和村民的尊敬。但是他从不以干部自居,颐指气使,或高人一头,而是成了邻里百家的贴心人。在乡邻中他既是长者又是参谋。邻里百家谁家有难,他都是前去排解帮助。一次邻居家不慎失火,他带领群众奋力扑救后,又把家里的柴草挑去,找了泥瓦匠和其他乡邻一道很快的把房子修好了,主人噙着泪水,拉着他的手说,多亏了你和父老乡亲帮我克服了这一困难。
一次邻居的小孩在大门里玩,不慎把大门扳倒,门把他压在下面,腿骨被压折了。他听到后,二话没说骑车到几十里外的马家沟找来骨科医生谢采言来给孩子正了骨,使小孩顺利恢复,家里人感激不尽。有时邻居因琐事闹纠纷,或者两口子闹不和,他都是不论工作多忙,家里活多累,便去排解,消除矛盾,和睦家庭。我家从村里搬到村边住以后,西南角的老百姓推碾不方便,都盼望有个撑头的集资修盘碾,他便以身作则多出钱,并走东家串西家集资修碾,圆了附近住户就近推碾的梦。他就是这样热心肠,自己的饭不吃给别人,自己的钱不花先给有困难的乡邻。那是1964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他从石马水库研究工作回来,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在村边哭。父亲便问他,他也说不清是哪个地方人,怎么办,天已大黑了。为了不让小孩害怕,他便把小孩领到我家里,让母亲给他做了好吃的,留他住下。他知道家人是多么着急,第二天一早又问孩子,小孩还是说不出,又过了一天,小孩有点熟悉了,怯生的差了,便无意中说出岳庄二字,父亲当时半信半疑。岳庄离我村近三十里,小孩怎么来了这里,于是他便借了自行车,带着小孩飞快的奔向岳庄。当到岳庄街头的大湾边上时,看到围了不少人,有的还在水里打捞,以为是小孩溺水,家人都急坏了。一看到小孩被送到,全家人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小孩的父亲眼含热泪,紧紧的握着我父亲的手久久不松。非留我父亲吃饭,父亲谢绝便快速回家了。第二天小孩的父亲专程送来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从此两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父亲不但勤勉工作和睦乡邻,而且对我们做子女的更是严格要求。从小就教育我们兄弟姊妹要走正道。他是党员教育我们热爱集体,团结同志,关心他人。特别是把精力用到工作上。在家要好好干活,在外要扎实工作,不要对工作不负责任。我在外工作每次回家他都询问我工作怎样,要服从领导,认真教好学。我结婚后有了小孩,还分了地,家庭负担重了,每次回家他都嘱咐我不要挂念家里,家里他会照顾好的。农忙了,自己地里的活不干先去帮我把地里活干完,好让我在外安心工作。特别是晚年他的身体很不好,还是时常关照我全家。就是我的家属“农转非”之后,家里的房子坏了,他都是及时找人修缮,        以免影响我的工作。由于后方安定和父母的教育鼓励,所以我在外工作安心,不断的进步。1980年被团区委评为“新长征突击手”,1985年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出席了淄博市首届优秀班主任表彰大会。1985年出席了淄博市第一个教师节表彰大会,受市委市政府表彰。同年走上了领导岗位,并被选为博山区四至六届政协委员,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党员。这一切除了党的教育培养之外,与父亲的教诲、支持、鼓励是分不开的。
不但我这样,对其他弟妹也是如此。三弟有一年因小不知好歹和生产队长顶嘴,父亲知道后严厉的批评了三弟,并亲自领着三弟去给队长陪情道歉,取得了队长的谅解。二弟也是在乡镇企业工作并担任领导。1995年受乡镇党委派谴来村任支部书记,父亲对他严格要求,不仅把工作经验传授给他,而且对他的工作中的缺点及时指出。并告戒他,当干部首先要自身正,要为老百姓办好事,为村民利益着想,不要轻浮。这些谆谆教导,鼓励二弟宏年扎扎实实工作。到任第一年就克服重重困难给村民安上了自来水。第二年硬化了村里的大街小巷,水泥路真的变成了“水泥路”。既而垒了波罗洼的大堰,西沟的水泥大道,安上了程控电话,有线电视,金牛山架上了电线,发展了旅游事业。2001年又建了宿舍楼,把河北岸建成了“金三角”受到了受到了村民的赞誉,都说我们兄妹不论在外的还是在家的,都干得很好,是父亲教子有方。
他对家庭更是节俭,从不铺张浪费,每天的开销他都一笔笔记在日记本上,把钱花在刀刃上,做到勤俭持家。
由于父亲的熏陶、教育、支持兄弟姐妹都能特严格要求自己,团结群众,尽力干好工作和事业、他常说你们在外好好工作,作出成绩,我就很高兴了,咱家三个党员,如果不严格要求自己.群众会戳咱们的脊梁骨的。就是身体极度不好的情况下,有的好心人劝父亲早点修坟好有所准备。他淡淡一笑,和我们说咱不去干那个事,我们是党员,咱怎能带这个头。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年了,这些年来,每逢村里乡亲,外面朋友,和他一道工作过的同志,夸起父亲对村里做出的贡献和为人处事时,我们感到由衷的骄敖和自豪。感谢父亲给我们兄弟姊妹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忠诚党的事业,一心为集体,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廉洁奉公,和睦邻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尊敬和爱戴。想起这些,看到各个弟妹家家都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生活幸福美满,仍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是全村人羡慕和钦佩的。所以,每逢看到父亲的遗像,就有一股暖流在心中奔放,激励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靠勤劳的双手建设国家,建设咱们美好的家园。
父亲走了,走的是那样的从容,一座无形的人生丰碑在他的身后,在村民的心中,在我们子女的心中高高矗立……


初稿2000年9月2015年6月1日修订
黄丰年:山东 淄博职业学院教师。 爱好文学写作,喜欢散文、纪实文学、诗歌创作。在多家报刊媒体发表作品三百七十余篇。专著《金牛山大观》、《绿洲沃土》、《雪落无声》、《金牛山大观》增修版(与丁恩昌先生合作)《五谷杂粮》、《瑞雪映春》并参编多部文史书籍。

      通讯地址:淄博职业学院张店佳和园生活区  
      世纪路北首阳光花园西佳和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7 06: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父亲给我们前进的动力,给我们永久的思念,愿故去的父亲们在天堂一切安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7 08: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玉军的关注与吾思绪同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7 09: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父亲用铁骨顶起蓝天,父亲用热血为国旗添彩,父亲用正气赢得民心,父亲用严慈和柔肠养育儿女,父亲是庄稼人和汗水的化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7 14: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丁老师的关注及评价。父亲是山,父亲是河,父亲是树,父亲是海。在父亲节到来之际祝天下所有的父亲逝者平安,生者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7 21: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为党的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父亲,一位只在心里装着乡亲们的父亲,令人敬佩,令人怀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8 03: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黄老师,感受老人家的人格魅力,心中平添几多敬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8 05: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玉国、俪红老师的关注与点评,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道理即在此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5 08: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父亲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