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黄学友 于 2014-9-24 16:05 编辑
小议“抬杠”
在我们沂蒙山这个地方,“抬杠”是指说话偏激,不转弯,口气硬,认死理,爱钻死牛角,撞到南墙不回头,大有贬乏之意。其实,“抬杠”也大有讲究,会“抬杠”的人,总能找到“杠眼”,几句话就会让人哑口无言,只有瞪眼和生气的份儿。不会“抬杠”的人,说话总不得要领,尽管口气极硬,想占上风,却适得其反,有时遇上对方也是一个“抬杠”之人,还会被对方占了上风。
这“抬杠”也可谓是地方的“特产”。我这样说的意思是,它不仅运用很多的方言,而其内容也与当地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有关。“抬杠”的对象也不分男女老少,亲朋好友。“抬杠”的目的和动机当然也不同,有的人在某种场所与人“抬杠”,是想借此话题活跃一下气氛。要想达到这一效果,你就得把“杠”抬的很艺术,甚至让人觉得有点小幽默。还有的人“抬杠”是出于对对方有看法,存有偏见,想借此话题压倒对方,杀杀对方的锐气,让对方感到尴尬。一般来说,晚辈与长辈“抬杠”就有不敬之意,与十分亲近的人“抬杠”就有无礼之嫌,而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引发别人的议论。
作为喜欢“抬杠”的人,不管他“抬杠”的对象是谁,也不管“抬杠”的方式如何,都应该把握一个“度”。其实,通过“抬杠”也能看出一个人的文化水平、自身修养、视野宽窄、身份地位什么的。有文化的人“抬杠”就会“曲线救国”绕弯绕道,“抬”了对方一“杠”,还让对方不知所云。一般职工再喜欢“抬杠”,也不敢与上司“抬”,因为他再笨,也不会为一句话丢了饭碗。晚辈与长辈“抬杠”你的水平再高也不行,你赚来的只能是顶撞和不敬。我就听说这样一个关于“抬杠”的故事。说,夏天的一个晚上,父子俩坐在门口的一棵树下吃饭,两个人吃着饭,嘴里却没误了说话,不知不觉两人说到了太阳。父亲说:“太阳真是个好东西,不管是动物、生物,还是植物,离开了它的光照都不能生长……”父亲正说的得意,儿子猛然插了一句:“蚯蚓在地里从不见太阳,照常生长,相反在阳光下时间长了,就会被晒死。”父亲听了立刻瞪大了眼,嘴里的饭很长时间才咽下去,气的一晚上没再和儿子说话。其实细细想一下,儿子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
有的人爱“抬杠”,这与他的经历、地位、处境都有关。比如:有的人原来在单位上是领导,有职有权,平时说一不二,特别是有求于他的人,在他的面前更是表现出唯唯诺诺。一旦退下来,人们不再巴结和奉承,有的还会当面顶撞。在他还没有适应的情况下,就会用“抬杠”的方式来反击。
“抬杠”也就是两个人对话的过程,有些话还得看从谁的嘴里说出来。同样一句话,从领导的口中说出来,那就是指示。从记者的口里说出来,再用笔写在纸上,就成了新闻或言论。从平民的口里说出来,就成了“街谈巷议”。从泼妇的口里说出来,就成了嚼舌头。当然,什么东西也不是绝对的,再说多了就是“抬杠”,打住。
山东省沂源县鲁村镇徐家庄责任区:黄学友
邮编:256116
xjzhxy@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