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5445|回复: 0

乌河:前世今生 第六章:乌河古槐 作者:巩本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8 23: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乌河:前世今生  
巩本勇

引子……
      河流是指由一定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狭长凹地流动的水流。
      乌河是一条河流,从鲁中山区流向鲁北平原。
      许多年以来,所谓专家、学者、草根探讨乌河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从河流的形成、发展、作用到河流的基本功能、永续利用,以及乌河文化的地域影响。作为乌河岸边土生土长的一位诗人、作家,地域文化研究者,参与其中,可能是一件有趣而更有意义的事情。像《易中天读城》,差不多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讲述。
      《乌河:前世今生》不是史书,不是小说,也不是散文,在我看来,属于什么体裁并不重要。我尽量让它融入齐文化、黄河文化,从不同侧面描述,如同串珠。像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堪比“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乌河,不奇特,也不神秘,只不过是祖国灿若织锦中的一个花纹,一个色点而已。但就是这样一个花纹,一个色点,却承载起一座城,一方地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第六章  
乌河古槐

1
      乌河的上游起点,发源地临淄区矮槐树有棵古槐——“矮槐树”;下游终点,入小清河处博兴县湾头村也有棵千年古槐——“媒仙”。
      蹊跷。
      说起来,这个词倒也一语双关。
      这些槐树,我们不难体验到一种亲切感,更是有一种乡土情结。
      矮槐树村,位于临淄区辛店街道办事处驻地西4千米处,周朝立庄,历史悠久。原村名为“宣王店”,宋朝时改为“矮槐树”至今。据《临淄区志》记载:“传说齐宣王曾经留宿该村,初名宣王店,宋时村西有唐槐一株,赵匡胤尝挂袍其上,从此槐树不再长高,故改名矮槐树,宣王店也遂改名为矮槐树村”。
      村庄地处黄山脚下,东临乌河源头。临淄八景诗中的“矮矮槐荫夏日浓”句指的就是矮槐树村的古槐景色。矮槐树的神奇传说,吸引了很多名人雅士前来实地探访。据有关专家分析,矮槐树村可能是山西移民到山东后的集散地。可惜的是,宋太祖挂袍的矮槐树,在1965年主干中空枯死,枝干被当地村民拿回家当柴烧掉了。
      可喜的是,在2008年,矮槐树村决定修复“矮槐夏荫”景观,全体村民及外地热心人士捐资近10万元,成功移植一株直径一米的国槐,立碑3座,开辟了一处游园。2009年10月1日,矮槐树景点重新恢复,临淄老干部书画协会名誉主席高广举同志书写的明朝诗词刻于碑上,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志民题词“矮槐夏荫”。
      刘衍丰曾撰文《矮槐树村趣闻多》。他说,人杰地灵的矮槐树,文化蕴涵丰厚,它是宋太祖挂袍的所在,是葬有战国时期孟尝君食客、名士冯谖的灵地,也是近代清河平原打响抗日第一枪的地方,许多趣闻让人难以忘怀。
      矮槐树村有很多历史故事可歌可书。如:春秋时期齐鲁干时之战,就发生在溡水河畔;咸丰十一年(1861年),临淄知县张逢生调集的县团练与捻军在村西发生激战;1939年3月,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十团在矮槐树村南胶铁路上进行了大规模破袭战;1940年7月25日,三支队基干二营在村南胶济铁路埋设地雷,炸毁日军东驶列车一辆;1946年秋,临淄独立营营长郭俊忱率领战士在飞龙桥附近对敌人实行伏击战,取得胜利;1948年夏,华东野战军七纵与国民党吴化文部在矮槐树发生的战斗等许多可歌可泣的战事,都展现了矮槐树村的辉煌灿烂的历史。国家没有忘记矮槐树村在历史上作出的贡献,矮槐树战斗遗址被确认为临淄九大革命遗址之一。1999年,该遗址被公布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过境迁,如今的矮槐树村,正如原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志民为矮槐树村题赠诗句一样,“矮矮槐荫千年树,汩汩溡水百泉源。当年临淄说八景,而今旧貌换新颜。”

2
     湾头村位于博兴县城南3.5公里,南依麻大湖与桓台县接壤,北靠小清河。西汉初置村,因地处“龙湾”之北,故名湾头庄,1912年曾名湾头镇,后简称湾头。
     湾头村原来属于湖滨镇,后来划归锦秋街道办事处,是山东省“旅游特色村”,2013年成为全国 “淘宝村”。该村拥有全省最大的蒲草交易市场,有草柳编工艺品企业50多家,产品涉及30大类2000多个花色品种,网店1200多家,网络销售额4.2亿多元,年销售额过百万的网店有100余家。全村草编电子商务直接从业人员3000多人,间接带动周边村民就业4万多人。催生纸箱厂、配件门市、模型制作、实木加工等配套产业,拉长了产业链条。柳编和草编分别入选了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说,湾头村是汉孝子董永的故里。在湾头村中央的十字路口正中间,有一棵千年古槐。古槐正北侧矗立着一座碑,上刻“媒仙”二字,当地传说该古槐为董永的媒人。
       "先有老槐树,后有湾头街"。
      古槐胸围4.85米,需三人合抱。树干已枯空,树冠的一半枯死,另一半却生长着繁茂的枝叶,堪称是一个生命的奇迹。树干枯空的树洞,宛如怪石嶙峋的岩洞。扭曲的树身、苍翠的树容,令人悠然回想它生命萌芽的久远年代、漫长的生长历程和传奇的经历,不禁心驰神往,肃然起敬。远远望去,古槐像一个昂起的龙头,又如一把撑开的巨伞,映衬在蓝天白云之下,显得苍劲、挺拔。传说有千余年的历史,已成为幸福吉祥美好的象征。
      古槐被称"媒仙",是因为他是董永与七仙女的"月下老人"。在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天仙配》中,天宫仙女羡慕人间的美好生活和秀丽景色,结伴来到麻大湖游玩。七仙女听说当地人董永卖身葬父,深为感动,毅然下凡变为村姑,许婚董永并助织还债。老槐树为七仙女的诚心感动并为其做媒证婚,董永七仙女遂成百年之好,老槐树从此更加繁茂,且惠及同类,故有"山东无死槐"之说。据考证,汉孝子董永确有其人,故里在博兴,更为老槐树作媒的传说增添了神话色彩。
      博兴的董永传说是以孝为核心内容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卖身葬父”。董永是东汉时期青州府乐陵郡千乘县(今博兴)人,小时候母亲去世、父亲患病卧床不起,为给父亲治病,董永家贫如洗。父亲病逝之后,家徒四壁,董永只好卖身葬父。这段故事,使董永成功上榜“二十四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九龙撰文《“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竟与博兴麻大湖有深厚渊源》。在岁月的传承中,民间传说总是朝着越来越丰富的方向去发展。关于董永是否真实存在、家乡在哪等争议还有很多很多,博兴当地关于“董永与七仙女”的各种传说,也必然有不少演绎的成分,至于古槐做媒的故事,更是一种美好的向往。然而,博兴人口耳相传的故事里,那种重情重义的精神内核,至今依然具有教育意义。

3
      明隆庆年间,临淄区召口村边氏一族迁往西部立新居,村名为西召口,原村落改为东召口。西召口村里有棵古槐,传说是清道光年间所栽。槐树每一大枝生九小枝,人称“九枝树”。据说,“人无十足,树无九枝”,所以被人传为神奇之树。损坏它对人不吉,故无人敢损,保留至今。现在,古树的树身已经干枯,外围仍鲜活,树头枝叶繁茂。
      距离南高阳村北六公里的地方就是北高阳村。村中有棵古槐,直径两米,树的主干全空,只有东西两侧苍老的树皮,顽强的支撑着高大的树冠。东南向的一枝枝叶繁茂,西北向的一枝残枝虬曲苍劲。古槐树干有一个粗大的树洞,四五个孩子一起钻进去。古槐的年龄,至少在六百年以上。
      原来乌河是从临淄区六天务村入桓台县东沙村境,去年桓台县有20个村划归淄博高新区高端装备中心后,果里镇西傅村成了乌河入桓台县境的第一个村子。西傅村东靠面窝村,西邻杨桥村,北依乌河。在村中路南,有一棵古槐,为吴姓先人所植。树高10米,树径0.8米,相传已有300余年树龄。树干下部中空遍布疤结,上部虬枝横斜,枝叶繁茂,树冠如盖,生机勃勃,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无声地诉说着远去的岁月。此树已经被列为淄博古木。
      乌河两岸村庄的槐树多了去了,还有杨树、柳树,以及一些不知名的灌木。
      怀恋是人类通有的情愫。
       “苏三离了洪洞县……”,山西洪洞县之所以声名远播,首先是因了一位天资掩蔼的青楼女子那段凄婉哀凉的吟唱。有一种说法,我们的老祖宗都是从山西洪洞县的老槐树下背井离乡迁徙而来,与生俱来有种根的感觉。
       一条河流被树木牵着,上中下游一路奔流。似乎谁也无法否认,对故里的沿波讨源是国人天性使然,乌河的确显现独特强势的地域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