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有缘的荒草 于 2019-5-6 21:42 编辑
大山里的守望
桓台 胡华业
林峪村,以前是叫“邻峪村”,后来由于村子里植被繁茂、树木茂盛,又改名为“林峪村”。
林峪村,是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的一个自然村。该村2018年秋被授予“山东省传统古村落”,也是一个贫困村,位于淄川区岭子镇南八公里博岭公路西侧。据说,在明朝初期就有人在此耕作、繁衍生存了。目前村子里共有村民七八百人,该村三面环山,古风古韵和自然生态美景,相映成趣,尽显神韵。
伫立在林峪村的山脚下,仰望蔚蓝的天空,薄薄的轻雾漂泊在云端,似仙境一般。这时,一条绿色的巨龙映入你的视野。她面朝东,时而呼啸,时而颌首微笑,恰似在迎接远方的客人。这条巨龙据说是“振村之宝”名曰“龙头寨”,朝着日出的方向,驻守着在这里,一守就是400多年。
这里的石屋石墙,独具特色。如同走进一座石头城堡,充满神秘感。村子的房屋坐西朝东,依托大山的地势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感,错落有致,层次鲜明,井然有序。清白的石头,显得古朴沧桑,默默地驻守着古村落。
走进林峪村,沿着蜿蜒曲折山路西进,时而看见一个妇女骑着电动三轮车,带着农具上坡播种劳作的身影。时而看到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婶,肩扛着锄头,篮子里盛满了各种野菜,有苦菜、青青菜、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野菜,见到我们挥挥手,笑脸相迎。路口处,有几个白发朱颜的老人在休闲的晒太阳,畅聊着家长里短,还有老人在家门口用簸萁处理花椒叶子。从他们穿着打扮看,虽有点儿陈旧、不够时髦。“累了吧,来家里坐坐,喝口水吧” 但一句山里话,定能让你温暖几辈子!是啊!是他们祖祖辈辈披星戴月,日出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不管风吹雨打、数九寒天,勤勤恳恳厮守着这方热土,才让这大山如此多娇!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林峪村有七口老井,不知道是那个年挖掘的,静静的守护在这里,供人们繁衍生存,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又是一抹乡愁。这七口老井自然分布在村子里,与天上的北斗星日夜辉映。养育了一代代村子里的人们。虽然是在大山里,但老井的水位很浅,井水清澈,浅的用扁担就能提上水来。其中有一口老井,井水清凉甘甜,沁人心脾,村民们称之为“山泉水”,也有的叫“龙奶”。顾名思义,龙的“奶水”。前来的游客看到“龙奶”,禁不住诱惑,躬身亲自尝试提水的艰苦与快乐。此时,真想用“龙奶”沏一壶茗茶,煮一壶酒,吟诵一首《将进酒》,“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此时该是何等的潇洒,何等的豪放!不觉自己已是一位诗人了!
循着古径幽幽的青石板路,走进一家农家院,这跟北方的四合院差不多,院子里种着大葱、韭菜、菠菜,鸡犬相闻,恰似陶渊明的“桃花源”。村子里面有一盘石磨和一盘石碾招来游人的围观。走近石碾观看,碾面上有米面的痕迹,证明有人刚刚用过。游人们纷纷抄起磨辊,躬身推碾,有模有样的,留下了一张张笑脸和美丽的倩影。岁月匆匆流过,石磨磨出了白嫩嫩豆腐,石碾碾过的谷子,玉米,养育了几代人,却没把这份守望的信念碾断……
其实,村子里的年青人,为了生计,为了孩子上学,都离开大山沟,在外面打拼。村子里只剩下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每天,日出日落,辛勤耕耘者这片土地。时隔多日,村支书靖宁波说的那句话,还在我耳边回荡。“每次回家,看到村子里没有大的变化,我的心,在隐隐地疼痛,因为这里的泉水养育了我,我对这片土地是有感情的。习主席讲过“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2018年我回到家乡,被选为林峪村的领路人,这是一份责任和使命。我不想让乡亲们发大财,只想让留守的村民们过上好一点的日子,我陪乡亲们一块保护、发展古村落,留住这份亲情与乡愁”这就是朴实的林峪村人,这就是模范党员的先锋,这就是林峪村的父母官。
在林峪村村委附近,矗立着两颗古老的大松树,刚劲挺拔。它孤独、正直,不怕严寒,四季常青,是一个真正的强者;它坚强不屈,不畏风霜雨打的精神,更代表了一个个坚贞不屈、敢于吃苦耐劳,守望着林峪村的村民!
青青石板路,悠悠古村情。斑驳墙壁感知岁月流逝,记载着林峪村的沧桑岁月,是自然村落的“活化石”,更是乡村文化的守望者,这守望或许并不孤独,而是一种从容,一份恬淡和宁静,一份不与风尘争纷扰的淡然和豁达,是从旧时光、新时代的缝隙中遗落下来的美好。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