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1996|回复: 0

那些麦香飘逸的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8 17: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马平川 于 2018-5-28 17:08 编辑

桓台  马玉涛

转眼六月,又是一年麦香飘逸的收获季节。脑海里忽然闪现一幅风吹麦浪的壮观画面来。这个时节,正值麦香飘逸,老家那一片片希望的田野上,金黄麦田,一望无垠;风吹麦浪,绵延起伏。阳光倾泻下的麦田,一眼望去有种烘烤的错觉,此刻却又那么真实,仿佛在天地之间的大熔炉里慢慢炙烤着。

夏风不再温柔依人,反而变得更加热烈奔放了,滚滚热风一遍又一遍汹涌着垂头的麦子,就像海水拍打着沙滩一样波澜壮观,引人遐思。麦浪随风翻滚不息,一股股清甜的麦香随热浪扑面而来,萦绕心头,触景生情,竟久久挥之不去。滚热的夏风,又一次随乡愁情愫涌动,那珍藏在记忆深处的麦香飘逸故事。

我是打小在农村里长大的孩子,记忆里总是和那些曾经的农活紧紧系在一起。如今的麦收早已实现机械化,联合收割机驶进麦田,不过多长时间就能满载而归。麦收的劳作已不再艰辛,可我却对儿时沸腾的麦收深深地眷恋着。时时回忆起一家人在麦田里挥镰收割的场景,时时回忆起滚烫烈日下打场晒场的欢歌笑语……

记得那时上小学,麦收季节学校里都放麦假,时间为十多天。如今时常想起母亲挂在嘴边的一句谚语:麦收一晌,龙口夺粮。由此可见麦收季节抢收的紧急和重要。记忆中的麦收,需要六道工序。记得第一道工序,提前几天准备压制打麦场沿。在没有联合机收割小麦以前,每年一到麦收时,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好一片空地,俗称为场沿。场地先用水泼湿、洒上麦穰后经石滚碾压、溜光硬实的。

等场地结实了,第二道工序,小麦该收割上场了。那时候记得割麦子的那天凌晨三四点钟,总会被院子里赫赫磨刀的声音给惊醒了。那是勤劳的父亲早早起来霍霍磨刀的声音。这声声磨刀奏响了麦收开始的序曲。凌晨四点钟,趁着毒辣的日头还没有露面,天气凉爽,一家人就匆匆叫醒了我。随后父母在水缸里浸上一大捆草腰子,带上铮亮的镰刀,拉上地排车就出发了。到了地里,父母一人一垄地,挥舞镰刀,借着晨曦,埋头向前割麦。我尾随他们身后,捆着一个个麦秸子。

就这样不知不自觉中天已大亮,我放下手中的活,一路小跑回家给父母做饭。回家做完饭后,抓紧把饭送到地里。这时候叫停辛苦劳作的父母,用水壶里的水给父母冲洗一下手。一家人就坐在田间地头,闻着麦香,就着菜蔬,吃着馒头,香甜的滋味,幸福涌遍全身。此时此刻,几声清脆的布谷鸟叫声悠扬传来,麦浪随风滚滚涌动丰收的喜悦。风吹麦浪,烈日炎炎下,戴着斗笠草帽的一家人坐在一起,聚餐于繁忙的劳动之余,这是多么温馨而值得回味的一幅记忆油画啊。

吃完饭然后接着继续再干,一直干到日上三竿,气温如蒸笼,一家人也累了,割麦子就此告一段落。于是一家人手搬肩扛将一个个麦秸子搬运到地头上,然后再装车。车子装满了,由父亲驾驭着车,我和母亲一左一右用绳子拉到自家的场沿里。去场沿的路上,会经过一个很大很陡的土坡,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将车子拉上去。常常记得拉麦上坡的艰辛和不易。但那时的民风淳朴,到坡下总会有热情的路人给你推车帮忙,让你感动不已。

把麦子拉到场沿里,麦收才算完成一半,因为后头还有很多的活还在等着。那时还没有联合收割机,只有小麦收获机。第三道工序,记得是母亲用固定在木头上的菜刀朝下,将一把把的麦穗切割下来。然后把麦秸留下,一捆捆的系起来。其实这些麦秸也是宝贝呢,家里房屋搭顶,造纸厂收购造纸,还是一项不错的经济收入。麦穗随之晾晒在场沿里,晾晒干了,就要抓紧进行小麦脱粒。

由于麦收时节是和老天进行竞争,为了抢时间,小麦脱粒需要白昼不停的作业。第四道工序就是打场了。记忆中很多次打场都是在夜里进行。忘不了那皎洁的月光,那深邃的夜穹,以及那明亮的灯光。场沿中白炽灯旁飞来飞去的飞蛾,打场的人们各就各位,按部就班的忙碌劳作着,好似一幅丰收的精美油画,那场景叫人永生难忘。

有时机器坏了,或者停电了,场沿里顿时寂静下来。电工师傅在抓紧维修着,这时人们终于捞着歇歇了,霎时都来精神了。场沿里谈天说地,个个争先恐后,毛遂自荐献歌表演,顿时欢声笑语,掌声喝彩声,这场景,这架势,还真不亚于一台歌舞晚会呢。记忆中麦收时节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整劳力往往两三个昼夜不得合眼,待夏收夏播结束,人人都瘦了一圈。但那时的人们艰苦奋斗,以苦为乐的创业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

打完场后,就要进行第五到工序晒场了。第二天要把麦子摊开晾晒,要整整晒上两天,才能装袋入仓。烈日下晒麦子的那种滋味,让人一辈子都难以忘怀。没有亲身经历过是难以体会的,更是无法想像出来的。麦子经过两天高温辅以人工翻晒,终于晒干了。第六道工序就是扬场了。在起风时,借助风力将粮食和糠草分离出来的过程,就叫扬场。

扬尘一般选在临近傍晚起风的时候。通常需要二至三个人来完成,一人站在下风头,用木锨将粮食与粮糠的混合物迎风扬起,在风的吹拂下,粮食会非常均匀地散在空中,这时候风一吹,麦糠随风会吹走,而麦粒会落在原处。另外一个人,用扫把将麦粒和周围的麦糠扫走,就可以了。

扬场是一道非常有艺术画面的农活。夕阳西下,伴随着有节奏的洒落声声,一道道金黄的影子随风飘扬,然后一道道优美的弧线随风坠落,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乡土舞蹈艺术啊。扬场完后麦子终于收袋入仓了。最后还有一件最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去乡里粮库交公粮。记得那时父母总会把晒得最干的,打得最干净的好麦子拉去交公粮。儿时最愿意跟着父母拉着一地排车麦子去邻村粮库交公粮。那时父母交了公粮后,会在粮库附近买冰糕、西瓜吃,回家后还要改善生活,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如今,麦田里的农活已不再辛苦,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坦然而富足了。轰轰隆隆,伴随着大型联合收割机的机器轰鸣声,那些曾经记忆中的农活渐渐走远。现在麦收季节已不再繁忙,大量的农业机械化使人们摆脱了忙碌和劳累。土地的集约化,转租化,大批的农民工转入城镇打工,农村人一股脑都扎堆去城里安家落户了。现在农村里都盛行把土地转租给种粮大户,他们再雇人进行机械化收割作业,那种过去在烈日下挥镰收麦的繁忙景象再也看不到了。

记得宋人范成大有诗云:麦头熟颗已如珠,小厄惟忧积雨余。丐我一晴天易耳,十分终惠莫乘除!俗话说:三秋不如一麦忙。难怪过去农民说,麦子七分熟,十分收。麦收季节其实是农民在和老天抢收成。现在又到了麦收季节,每每回忆起记忆中与老天抢收割麦的辛苦场景,竟感到发自内心的由衷欣慰。那些烈日下挥汗如雨的滋味,那些风雨中的感人抢收故事,那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喜悦和满足,将深深镌刻在岁月芳华里,永远闪烁奔腾不息。

现在的孩子已经无法想象我们当时干过的那些麦收农活,在麦田里捡了麦子可以换西瓜,换馒头!那时的我们多么快乐,现在路边的麦穗有多少人会看它一眼,更无法体会那些流汗的辛苦与劳累。

又是一年麦收季节到来。老家那一片片希望的麦田里,丰收在望。风吹麦浪,绵延起伏的壮观画面又一次涌动乡愁。心海在麦香飘逸中,追随乡愁情愫,涌起一首难忘的旋律来:“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就在那里曾是你和我,爱过的地方,当微风带着收获的味道,吹向我脸庞。想起你轻柔的话语,曾打湿我眼眶,嗯…啦…嗯…啦………”



微信图片_20180528165916.jpg
微信图片_20180528165923.jpg
微信图片_20180528165928.jpg
微信图片_2018052816593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