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劳丁 于 2017-6-11 18:33 编辑
爱心痴情唱民歌 ----邹錡淄博民歌独唱音乐会四大亮点 丁恩昌 黄丰年 崇乐笃礼民族音调奏黄钟, 尚德诚爱俚曲声腔歌大吕 。 由淄博市文联等主办的邹錡淄博民歌独唱音乐会11月18日晚7点在淄博剧院隆重举行,21个节目,两个半小时观众倾情欣赏,笔者认为这是淄博历史上第一场民歌独唱音乐会,也符合音会必须俱有艺术歌曲或歌剧选段;原创作品;经典或其他歌曲三大版块。看完整场音乐会,感觉主要有四大亮点。 一、显明的淄博地域特色。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整场节目突出了淄博独具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特别是刘洪早老师作曲的《淄博,我可爱的家乡》《盼情郎》《手扬鞭儿唱山歌》等作品旋律清新、香醇醉人。《坐花桥》《拐磨子》《淄博谣》《赶牛山新编》等吸收了淄博民歌和聊斋俚曲音乐元素创新发展而成,内行人一听就知道是淄博人自己的音调。邹錡此场个人专场音乐会是在2007年他首次开办“聊斋俚曲”个人演唱会;2009年他出版了“聊斋俚曲”专辑;2015年11月《齐风蒲韵》演唱会的基础上举办的。为选择好音乐会曲目,今年一月他到济南拜访了著名作曲家刘源及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刘强等,八月份邀请了著名音乐家刘洪早、陈倩、蒲章俊等对曲目进行论证筛选。为唱好曲目,九月又请国家一级演王濮琴、《财经新报》苗露、市电视台王晶明、小树林合唱团艺术指导王世釜等近10位专家一首首听他演唱,精心征求意见。“乐有志,声有容” 。邹錡演唱的《手扬鞭儿唱山歌》《山乡牧歌》音质圆润,纯净明亮, 他以美声为根基融合了民族唱法,行腔落韵收音恰到好处,满堂的人气和观众的掌声是最好的认可。 二、突出的原创音乐作品 这次音乐会推出的《泱泱齐风》、《赶牛山变奏曲》、《淄博谣》等都是近年新作,主创人员刘洪早、陈倩、丁恩昌当年曾为彭丽媛、殷秀梅等打造了成名作,刘洪早是《赶牛山》的收集整理者之一,陈倩、丁恩昌曾为彭丽媛创作了《微山湖荡起采莲船》(金西曲)《牡丹美》《我的家乡在山东》等,1980年5月彭丽媛就是唱着《微山湖荡起采莲船》《赶牛山》等参加文化部全国民歌调演,并获一等奖轰动京城。1981年丁恩昌为殷秀梅作词的《小小桂花香》(魏群曲)是第二届中国金唱片奖作品之一。 《赶牛山变奏曲》的曲作者孙正是原前卫歌舞团团长省音协副主席,他以《赶牛山》的主体音调发展变化而来的《赶牛山变奏曲》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鲜明的时代气息。演唱快板的旋律简捷、朴素,听起来极具个性。《淄博谣》的曲作者王世釜是位业余作者,作品经名家点拨曲调简明易学好唱,以饱满激情描绘了家乡风貌与自然景色,已在淄博小树林合唱团教唱。前中国音协主席付庚辰曾说过:”没有原创作品,算什么独唱音乐会”。近几年我市专业、业余多人举办过个人娱乐演唱会,笔者手中有多张节目单,虽冠词独唱音乐会,多是翻唱老腔熟调,加上几个助唱,基本没人能驾驭原创。有些人对什么是独唱音乐会的概念还弄不懂,这是一大缺憾。 三、发出了别人喉咙里没有发出的声音 淄博民歌是淄博音乐的魂,是祖先留给我们音乐创作的根!剧作家、音乐人陈倩下午四点就来到淄博剧院,看了采排感慨地说:邹錡下了真功夫,发出了别人喉咙里没有发出的声音,好多人能唱淄博民歌,但多年来没人干这个事,一味去摹仿翻唱别人的老调,这没什么大意义。淄博民歌就象我们的母语,是任何语种也替代不了的。这次市文联大力支持为传承本土音乐文化办了件实事好事。《泱泱齐风》的曲作者李华野是知名音乐人,他与丁恩昌为邹錡创作的这首歌大气磅礴,演唱能够把民族与通俗唱法糅和在一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歌词是: “亲亲的故乡荡齐风,悠悠历史三千冬。 巍巍牛山笑看沧桑变,滔滔淄水洋溢复兴梦。 励精图治称霸业, 尊贤尚功四海留美名。 博纳兼容诚信久, 稷下学宫百家鸣” 。 歌词突出了齐风的神韵和内函,邹錡的演唱吐字行腔运用自如,稳健大气。《赶牛山变奏曲》具有欢快节奏特征和较大演唱难度,特别是“#4”的出现使音乐的色彩对比更加丰富;节奏及旋律做缠绕式的上行级进,也极具个性,把牛山庙会的欢快情绪及热烈的场面恰到好处地展现在听众面前。《赶牛山新编》(王兵编曲)音乐华丽、流畅,如行云流水,衬字“流流流流流” 的演唱很有韵味。邹錡现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合唱协会会员等,《黄河口的汉子》《走大路》是两首音域宽广、音色独特难度较大的艺术作品,有作曲家刘源量身作曲,邹錡的演唱情感真挚高音区极具魅力。 另外助唱蒲章俊、崔娟、史小春、谷文文、小歌手王婧瑶、伴舞石丽君、杰伲、沈静、淄博中学等为音乐会大添光彩。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的贺信、书法家孟繁水、王遵义等现场赠送的墨宝更活跃了晚会气氛。 四、 传播传承新花绽放 淄博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市,历史悠久,民歌分布与流传十分广泛,平原、沿河、南部山区可供开发的文化资源丰富。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地方音乐正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们所遗忘,青少年中不少人不了解自己家乡的民歌,加上流行音乐的盛行,一些民间珍贵的地方文化也即将失传。在这种情况下,邹錡感悟到只有传播传承淄博民歌才能后继有人,只有创新发展民歌才有生命力,他果断选泽举办淄博民歌独唱音乐会更显得意义非凡,《赶牛山变奏曲》《手扬鞭儿唱山歌》等是创新发展的佳作。11月18日《淄博日报》周末头版三分之二篇幅,以 “民歌梦的舞台绽放” 刊发了陶安黎的专文,15日《淄博晚报》杨秋云以 “邹錡:俚曲里的艺术人生” 整版推出,11月20日《淄博财经新报》头版,苗露以“悠悠民歌唱淄博 声声绕梁韵味长” 刊登了大幅图片及介绍,11月25日《新老年生活报》用半个版面以“丹心痴情唱俚曲”介绍邹錡,市电视台等也分别介绍邹錡民歌独唱音乐盛况,使人感悟到了淄博民歌的精彩神韵和痴情传播传承的意义。 举办一场独唱音乐会不易,肯定会有些不尽人意之处。我们认为这场音乐会曲目过多,两个半小时时间太长,中间穿插领导专家讲话不妥。一场晚会的成功关键在艺术质量,不要在请领导上多费神,水平不高,请谁观众也不买账。晚会若压缩三五个节目,演出一小时五十分钟左右最佳。 邹錡的音乐苦旅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多年来,他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弃闲言碎语,倾情传播聊斋俚曲和淄博民歌,虽经坎坷挫折,但痴心不改。他用坚实的脚步走出了别人没走的路,他顽强的毅力干成了别人没干的事。从邹錡身上我们感悟到,要办成几件事,少了谁都不行,但缺了谁也可成功。邹錡是个有主见有奋斗目标的人,他看准了的事业,再大的困难也能想方设法完成。他走着自己的路,用事实让别人评论他的背影。 ( 丁恩昌:国家一级编剧、淄博首位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黄丰年:淄博职业学院教授、出版专著五部、知名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