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宋庆法 于 2017-1-28 11:50 编辑
粗 雕 采 矿 者 临淄 宋 庆 法 我半路出家迈进了矿山的门槛,此前对矿山工作一无所知,初来乍到便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隔行如隔山啊! 从未接触过的专业术语什么奥陶系、侏罗系、褶皱、断层;三不放过、一坡三挡,读一遍味同嚼蜡。一道道迈不过去的坎横在那里,就像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山脉,要一座座的翻过去,不仅需要时间和体魄,更需要胆量和智慧。这时才彻底明白,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没有容易事! 时间久了,慢慢品味着矿工生活的苦辣酸甜,我对矿工有了一种敬慕感。整个矿山像是一台转动的机器,哪一个部件也缺少不得,井上井下的每一道工序、步骤,简直是九九连环扣,来不得半点马虎,都要慎之又慎,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是要命的头等大事。下井前矿工们个个就象即将上战场整装待发的将士,不同的班组,谁该带什么东西一样不能少,谁不该带的东西一样不能多,在井下走街串巷敲帮问顶,入户进室“嘘寒问暖”,每一位矿工如同矿山的医生一样,“中医西医”都要懂,井上的提升系统“悬丝诊脉”、井下的采掘者牢牢把握着矿坑内跳动的脉搏,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循环往复一刻也不能间断,他们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在矿井上下忙碌着。 矿工们辛勤的劳作成果是矿石。井下开采也不是盲人摸象,首先要探明情况,尔后是用什么方法采,里面的学问可就多了,要不然是劳而无功,也没有人去那样做。还要分辨出哪是矿石、哪是岩石,除了已探得的技术数据外,非得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般的眼睛才行!我跟随着师傅们在井下往复了多少个轮回,揣摩了半天也分不清哪是矿石、哪是岩石,好比西天路上的唐师傅,陡然分辨不出妖和怪。那些有经验的师傅们不用磁铁吸,用手摸一摸就知道它的含金量,单凭肉眼就能分辨出矿石岩石,并大体说出矿石的品位。这些眼中指间的功夫,不是一时一刻能掌握的了的,都是日积月累经验的积攒。 当看见提升到地表的矿石上晶莹的水珠,你就会想到那是矿工们付出的汗水。细细想想,每一吨矿石里边都蕴藏着一段说不完的故事,故事里边讲述着对未来的无限希望。矿石经过一道道工序,被一步步加工成型,或走向田野,或升往天空,或牢牢地凝固在国境线上…… 矿工们一个班次下来,汗水和着泥水印在衣衫上,脸上堆满了用泥浆塑成的朵朵泥花,他们也爱美,不照镜子就知道自己啥模样,工友们的面庞就是自己的影像。他们你看看我、我望望你,相互之间会心地笑笑,就是这不经意间的一笑,表达的是一句最好的祝福。他们若站在那里不动的话,分明就是一组组活着的雕像,很难分辨出哪个是老李、哪个是小张,身上穿的“行头”会告诉你,他们都是普通的矿工。
写到此处,我竟然没有了敲击键盘的勇气,与矿工们的胸怀比起来,渺小得一无是处。谁要真正了解了我们的矿工兄弟,也会自觉不自觉地伸出大拇指: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之举,他们用那双辛勤的手,挖掘出深藏地下的矿石,他们是美好未来的奠基者,难道不也是最可爱的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