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宋庆法 于 2016-11-20 08:35 编辑
这个愚公不移山
临淄 宋庆法 大多数人的脑海里,只要输入愚公这两个字,恐怕搜索引擎大都会浮现出“愚公移山”的画面,然则此愚公非彼愚公也。 在齐国故城西十余里的地方,南北走向横卧着一座蚕状的山丘叫愚公山,山不高也没有特别之处,它犹如一个历经风雨雕饰特立独行的厚道长者,无时不在注视着历史长河的匆匆过客;在山的中东部有条俯卧的沟壑,斜纵延伸向东北方与流经此处的乌河山水相连水,这就是富有传奇色彩的愚公谷。令人心痛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地方军阀王砚田占据此山武装割据,愚公谷被他当成了临时战壕,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滴流如河。 附近民宅旁曾有一座愚公墓,造大寨田时期已土崩瓦解,墓碑也可能早已粉身碎骨,墓冢遗址被列省重点文物保护级别。 愚公山远古时期叫什么名称无从考据,一则奇异的故事记述了姜齐桓公狩猎进入谷中,偶遇一老者询问地名,老人答:“愚公谷”。 桓公的好奇心使这位老人讲了一桩往事:“我家养母牛生一犊,犊卖后买回一马驹。有人以牛不能生马为由,把马驹抢走。人们从此管我叫愚公,此谷也就为愚公谷。” 回宫后桓公把这当作一个笑谈说与宰相管仲听。管仲说:“这是我愚。如果尧帝当政,皋陶掌刑狱,这种事就不会发生啊!老人知刑律不公,所以甘受欺凌。我应当好好整顿刑律。” 就是这个愚公,假托解释地名出处,转着圈讲了一个傻得荒唐、意在讽刺齐国司法的故事,这个老人不愚,是大智若愚。然而齐桓公不经意间钻进了“愚公”为他布设的套子;管仲的智慧毕竟高人一等,听出了老人对世事讽谏的弦外之音。 还有一种说法是,相传秦始皇有赶山填海的天威,当他赶着一群小山去填东海时,别的山峰都像乖乖听话的绵羊,按照秦始皇鞭子所指的方向走,唯独愚公山不听话,恣意妄为往斜道上走,还带领着一帮追随者,说从这儿入渤海是近道。秦始皇见状大怒,挥起赶山大鞭打将过来,鞭落之处山崩石裂,现在看上去这山的东面是有点陡峭,或许是鞭刑时留下的痕迹;旁边还被打出了一条乌河,河就在山阴急掉头左转弯,似条乌青蟒蛇一溜烟西去,钻进了小清河的怀里。 不管是哪种说法可信,愚公山的名称沿用至今,现在山上布满了柏树、荆条、刺槐等植被,遍野的灌木丛和呆头呆脑的乱石堆,都以愚公这个名字为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