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唐天子 于 2016-10-9 10:57 编辑
我的家乡有条河 博山 李福源 我的家乡有条河,名叫孝妇河,她蜿蜒曲折,穿城而过,自南向北流经淄博的大部分地区,也滋养灌溉了淄博文化的土壤。 河的上游,有一座风光秀美、历史悠久的小城,这就是博山。博山地处鲁中腹地,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博山文化秀外慧中,既具有丰厚独特的内涵,又具有形态多样的有形载体;各文化层面的相映相融,各文化群落的相依相伴,构成了博山自古至今色彩斑斓的、迥异于他乡的文化情韵。 在这里,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流传全国,赵振业除恶扬善的故事感动天下,一代帝师王让耿介不阿万世敬仰,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鞠躬尽瘁永为传颂……。而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就是孝妇颜文姜的故事。 没有人知道,孝妇颜文姜的故事究竟兴于何时,就像没有人知道,孝妇河水已经流淌了多久。但是她所流经的每一个地方,都承载了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一个凄婉感人的美丽传说深深印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上,也让这座小城有了崇仁重孝的文化内核,博山“华夏孝乡”的名号更加响亮! 颜文姜“忍辱负重、孝敬公婆”的故事世代相传。各种神话、演义、戏曲、庙会、史志等互相塑造,表达着善良人们对颜文姜的喜爱和敬重,逐步形成了博山历史悠久的孝文化传统。孝文化始终滋养着博山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气质,润物无声地催生出博山人纯朴厚重、尊老爱幼的性格特点。 然而,把孝发挥到极至的却是博山的一位现代人物,他就是人民的好儿子,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焦裕禄一生热爱人民,热爱事业,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一座坚实的精神丰碑!他的遗言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他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国家的忠,对人民的孝,这是“孝”的最高表现形式。 我的家乡有条河,她的名字叫孝妇河 。一条河流,点亮了博山的整个历史;一个“孝”字,连接了博山的过去与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