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14622|回复: 18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推荐教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4 09: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晓春 于 2016-7-24 09:45 编辑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是中华诗词学会专门为第一届中华诗词研修班学员编写的一份读物。作者越齐先生受中华诗词学会委托,准确并精练地概括了诗词格律的相关基本知识,既适合初学者阅读,也是一本普及诗词格律知识的好教材。对于在格律诗词方面有相当造诣的诗词家,为贯彻好朱总理关于「希望多做一些诗词评介、普及与群众化工作」的批示,此篇也是一件有力的武器。真要把有关问题都弄得了如指掌,随时回答学诗者问,穷透此篇的内容,还需要认真学一下才能办到。
在这里贴出来,希望大家喜欢!为普及中华诗词教育而共同努力!
目 录
(一)概述
(二)平仄
(01)关于近体诗
(02)平仄的基本格式
(03)“对”和“粘”的规则
(04)五言绝句的其他格式
(05)五言律诗
(06)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
(07)格式以外的规则
第一、“一三五不论”
第二、“孤平拗救”
第三、“三四字互救”
第四、“对句相救”
(08)简便的公式
(09)非格律的技巧性追求
(10)小律和排律
(三)对仗
(01)律诗的结构
(02)对仗的基本含义
(03)对仗在一首诗中的位置
(04)工对的追求
(05)宽对的必要
(06)“合掌”之忌
(四)诗韵
(01)关于押韵
(02)诗韵和新韵
(03)诗韵的由来和延续
(04)关于平水韵
(05)现代人用诗韵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06)关于邻韵
(07)关于诗韵改革
(五)关于词
(01)词的起源和多种称谓
(02)词的平仄
(03)词的句子长短
(04)词的对仗
(05)词的押韵
(06)词韵
(07)词的一些专门术语
 (一)概述
  本文的目的,是为想要学习诗词格律的人,提供一条准确而又简捷快速的途径。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块绚丽的瑰宝。世世代代的人们热爱它,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思想的熏陶和历史的启迪。可以说,它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延和民族特性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的。
  当代人也普遍喜欢诗词,不少人想从事诗词创作。但我们常常看到,有的诗貌似律诗,或五言或七言,内容、意境也不错,却不合格律。这是因为不少人对诗词格律不太了解,甚至不知道律诗是要讲平仄的。开国领袖、也是伟大诗人的毛泽东就说过:「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讲平仄、论格律,这对写诗的人来说,当然是一种束缚。但如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它也会带给你乐趣,一种创造性的乐趣。正如复杂的象棋规则,对喜欢下棋的人来说,既是约束也是乐趣。如果车、马、炮任意走,那就不成其为象棋了。又如,喜欢踢足球的人,自然也都以遵守它的规则为乐。随便踢就没有意思了,没有规则就没有球艺。
  我们不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待格律对诗词创作的约束,掌握诗词格律并不难,只要有兴趣学,只要学习得法。本文试图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尽可能少的文字、方便记忆的表达方式,来讲清诗词格律的全部主要内容。掌握诗词格律,需要了解的东西固然很多,但应着重弄懂的主要是两点:一是平仄,一是用韵。这两点又是互相联系着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09: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平仄
  诗、词都要讲平仄,现在我们先讲诗律的平仄。
             (01)关于近体待
  我们要讲的诗律,指的是近体诗的格律,不涉及诗经、乐府中的那种古体诗。近体诗是唐以后逐渐形成的,它对平仄、对仗、字数有严格的要求。近体诗,从体例划分,有三种:绝句(每首四句),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排律(每首十句以上)。基础是绝句,明白了绝句,其他就好懂了。
            (02)平仄的基本格式
  平仄排列最基本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后加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后加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前加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前加仄)
  所以要说这是「基本格式」,是因为其他各种格式(包括五言和七言的,包括绝句和律诗,共16种),都可以从它推导出来。学习中,一定要先把这个「基本格式」背熟,记住。从基本格式推导其他格式,是学习的一个窍门。如果把全部16种格式都开列出来,机械硬背,那是不容易记住的。
  这个「基本格式」中所说的「平」,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中的「阴平」字和「阳平」字:「仄」,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里的「上声」字和「去声」字。这里所以只能说「大体上」,是因为并不完全如此。对这个问题,后面还要专门讲述。
  上面说的这种基本格式,其实是五言绝句的一种。试举两例。
  例一: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
  (诗中第一个字,本应用仄声字,却用了「天」字,是平声字,但在此处是允许的。原因,后面会讲到。)
  例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一」字,在唐韵里是读仄声的,后面会讲到。)
  (03)「对」和「粘」的规则
从上面所举的基本格式中,可以看出,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平仄是相反的,这叫「对」。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平仄也是相反的,这也是「对」。然而第二句和第三句,从头两个字来看,平仄却是相同的,这叫「粘」。律诗要求做到这种「对」和「粘」。如果不符合这个要求,就叫「失对」、「失粘」,就是毛病。
  按照诗律学的术语,从一首诗的开始算起,每两句叫做一「联」,每联中的上一句叫「出句」,一下句叫「对句」。这样也就是说,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对」,上一联的对句和下一联的出句必须「粘」。
  「对」和「粘」,看一句诗的头两个字,由于第一个字有时可平可仄,所以
实际上主要以第二个字衡量「对」和「粘」的标准。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第一句中的「日」字是仄声字,第二句中的「河」字是平声字,符合「对」的要求,第二句的「河」字与第三句的「穷」字都是平声字,符合「粘」的要求。
  第三句的「穷」字是平声字,而第四句的「上」字是仄声字,又符合「对」的要求。掌握了「对」和「粘」的规则,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本格式很容易地推导出其他各种平仄格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09: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04)五言绝句的基他格式

  绝句和律诗,都有一个要求,即偶句必须押韵,单句不用押韵(首句是个例
外,押韵或不押韵都可以)。拿绝句来讲,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和第四句的最后
一个字必须押韵。如《登鹳雀楼》中的「流」字和「楼」字就是押韵的。押韵的
字又必须是平声字。当然,也有押仄声韵的诗,但很少,不属于一般情况,在此
暂且不论。

  按照偶句平声押韵的要求,再加上对和粘的规则,我们就可以从上面讲过的
那种基本格式,推导出其他各种不同的格式。如前所述,基本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这个格式中(共四句)的每一句,都可以做首句。每换一种首句,就是一种
新的格式。如以基本格式中的第二句(平平仄仄平)作为首句,那么,下一句必
须与之相「对」,又必须以平声字结尾以便押韵,那就只能选「仄仄仄平平」。
第三句必须与第二句相「粘」,又必须以仄声字结尾,那就得选「仄仄平平仄」。
第四句要与第三句相「对」,又必须以平声字结尾,那就只能选「平平仄仄平」。
这样就产生了第二种格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举例:
  南山宿雨晴,春入凤凰城。

  处处闻弦管,无非送酒声。

            ——刘禹锡《路旁曲》

  依此类推,如以基本格式中的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作为首句,就可以推导
出第三种格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例诗:
  岸芳春色晚,水影夕阳微。

  寂寂深烟里,渔舟夜不归。

            ——司空曙《黄子陂》

  如以第四句作为首句,又可推导出第四种格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例诗: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

  以上是五言绝句的全部格式,共四种。其实就是基本格式中的四句倒换先后
次序产生的。不同的首句,导出不同的格式。

  对这四种格式,当然也可以机械地硬背硬记。不过,还是把硬记和掌握规律
结合起来,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05)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单就平仄。句式而言,把五言绝句按照「对」和「粘」
的规则继续往后延伸四句,变为八句,即成五言律诗。因为五言绝句有四种格式,
所以五言律诗也有相应的四种格式。

  第一种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可以看出,这实际上就是把前面讲过的基本格式重复两遍。举例: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此生随万物,何处出尘氛。

         ——桂甫《观李固清司马弟出水图》

  需要注意的是,例诗中常有一些字,表面上看似乎并不完全符合格式的规定,
这都是有原因的,将在后面逐步说明。

  第二种格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这种格式首句入韵。举例: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沧州。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水流。

  锡飞常见鹤,杯渡不惊鸥。

  似得庐山路,莫随惠远游。

           ——杜甫《玄武禅师屋壁》

  第三种格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举例: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第四种格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这种格式也是首句入韵。举例: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09: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06)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

  前面说的都是五言诗,现在开始讲七言诗,包括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简称
七绝和七律。七言诗的平仄格式,就是在五言句子的前面加上两个字,这两个字
的平仄,要与该五言句子前两个字的平仄相反。

  以五言诗的基本平仄格式来讲,变成七言诗就成了这样: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也就是七言绝句的第一种格式。在实际运用上,七言诗的第一个字,平仄
要求不严格,平仄两可。举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七言绝句的第二种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格式首句入韵。举例: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鲁迅《悼杨铨》

  七言绝句的第三种格式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举例: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七言绝句的第四种格式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种格式首句入韵。举例: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客中行》

  现在讲讲七言律诗。七言律诗也有四种格式,并且和五言律诗的四种格式是
相对应的,只是每句诗的前面多了两个字。

  七言律诗的第一种格式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举例:
  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将秉烛游。

  风月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

  诗听越客吟何苦,酒被吴娃劝不休。

  从道人生都是梦,梦中欢笑亦胜愁。

            ——白居易《城上夜宴》

  七言律诗的第二种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格式首句入韵。举例: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晏殊《寓意》

  「达」字在诗韵中读仄声。关于韵的问题,后面还要专门讲。

  七言律诗的第三种格式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举例: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黄庭坚《清明》

  七言律诗的第四种格式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此格式也是首句入韵。举例: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干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毛泽东《答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09: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07)格式以外的规则

  前面讲过了五言诗(五绝、五律)和七言诗(七绝、七律)的全部十六种格
式。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律诗,包括唐诗、宋诗以及后来的作品,很少有每个字
都符合上面所讲的平仄格式的,几乎每首诗总有些字不符合。这是因为,上面讲
的乃是标准化、理想化的格式。这些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但除了格式之外,
还有其他一些规则起作用。这些规则也都是历史形成的、公认的。主要有四条。

  第一、「一三五不论」

  关于律诗的平仄格式,历来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意思是讲
,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个字、第三个字、第五个字,平仄可以不论,用平声字或仄
声字都可以,平仄两可,可平可仄: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的平仄,必
须分明,必须按照平仄格式的规定选用平声字或仄声字。

  第七个字当然都必须分明,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涉及韵脚。如果就五言诗而
论,那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第五个字当然也属于不言而喻,是必须分
明的。这个口诀,简明易记,很有用处。但必须注意,它只是大概的说法,并不
完全准确,掌握的时候,要加上一些修正才行。抛开变格先不说,最重要的修正
有两点(以五言诗而论):

  一是:「平平仄仄平」这一句式最须注意,其第一个字决不可不论。如果不
论,误用了仄声字,使这一句变成了「仄平仄仄平」,那是大错误,诗论的术语
叫做犯「狐平」(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科举考试时,犯了「孤平
」,诗就不及格了。此是大忌。

  二是:「仄仄仄平平」这一句,第三个字也应当论。如果不论,最后三个字
都变成了平声,这一句就成了「仄仄平平平」,这叫「三平调」。「三平调」是
古风的特色,对律诗来说,被认为是比较大的毛病,应当避免。

  另外,「平平平仄仄」这一句式中,第三字也可能不用仄声,以免形成「三
仄脚」,但这不是格律的硬性规定。

  我们还是以五言诗的四句(种)基本格式来看,把可平可仄、可以不论的字
加上括孤,即变成如下的样子: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诗的基本平仄格式则变成: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可以看出,七言诗的各种句子,第一个字的平仄一律可以不论;第二个字的
平仄,一律必须分明。后面五个字的平仄要求,和五言诗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0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孤平拗救」

  前面讲过,「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的第一个字(七言句为「仄仄平平仄仄
平」中的第三个字),平仄不能不论,必须用平声字。如果用了仄声字,则为
「犯孤平」,是写律诗之大忌。

  但有时根据诗意的需要,第一个字不得不用仄声字,或用仄声字于文意更好
,那怎么办呢?有办法:就是在第一个字用了仄声字之后,把第三个字改用平声
字。这样整个句子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句则变成「仄仄仄平平仄平」
),这是允许的。这种变格,叫做「孤平拗救」。举例:

          宠深还若惊(王禹称《五更睡》)

          鸟鸣春意深(陈与义《寒食》)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江上女儿全胜花(王昌龄《浣纱女》)

  总观唐、宋名家之诗作,犯孤平者极为罕见,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但孤平拗
救的诗句则非常普遍,说明这是诗界历来公认的规则。

  第三、「三四字互救」

  五言诗基本格式中的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也是有变格的。这个变格就是
把第三字和第四字的平仄位置互换,达到互救的效果。这样,这个句式就变成了
「平平仄平仄」。如为七言,就由「仄仄平平平仄仄」变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举例:

  落花满春水,疏柳映新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愁来理弦管,皆是断肠声。(崔垣《春怨》)

  朱实出传九华殿,繁花旧杂万年枝。(崔兴宗《和王维敕赐百官樱桃》)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

  这种句式,是平仄格式的一种变格。值得注意的是,它突破了「二四六分明
」的口诀。五言的第四个字(七言的第六个字),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这
种句式虽然是变格,但在唐、宋以来的律诗中,用得非常普遍,甚至并不比正格
用得少,连应试诗也允许用它。

  第四、「对句相救」

  以五言而论,对句互救主要适用于下面这一联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这也就是基本格式的前两句。在这两句中,对句(第二句)的第三个字如果
用了平声字,那么在出句(第一句)中,不仅首字可平可仄,而且第三个字、第
四个字都可用仄声字。这样出句就有可能全部是仄声字。整个这两句的格式就变
成了下面这样: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括弧里的字,平仄两可。还可以反过来加以说明:出句(即第一句)的第三
、第四个字按正格本该用平声字,而如果用了仄声字,可以在对句(即第二句)
中加以挽救,办法是把对句的第三个字改为平声字,而对句的第一个字,按「孤
平拗救」的规则,照样可平可仄。七言句,依此类推,只是在前面按正常规律加
两个字。

  举例: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

  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孟浩然《裴司事见寻》)

  以上两例,都是用对句的第三字救出句的第四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李商隐《乐游原》)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杜甫《送远》)

  以上两例的出句都是仄声。唐宋名诗中这样例子很多,在此不多举。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李白《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李商隐《落花》)

  以上两例,不仅出句的第三、四字全是仄声字,而且对句的第一个字也用了
仄声字。对句用了「孤平拗救」的规则。对句第三字的平声字,既救本句的孤平
,同时也起了救上一句的作用。

  再举几个七言的例子: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十」是入声)

  宦游何啻路九折,归卧恨无山万重。(陆游《桐庐且泛舟东归》)

  马蹄踏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方岳《梦寻梅》「七」是入声)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陈师道《绝句四首》)

  应当注意的是,这种「对句相救」的变格形式,也突破了「二四六分明」的
口诀。所以必须记住,「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不是很确切的,用时须有若
干修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09: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08)简便的公式

  前面已经讲过了近体诗的各种平仄格式,基本格式只有四句,又讲了正常格
式以外的四条规则。这四条规则,主要是讲拗救和变格,也都是诗律不可缺少的
部分,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研究诗词格律的权威北大王力教授有一个比喻很好,
他说:「谈诗律必须兼谈拗救,这等于法律上的『但书』;『但书』应认为是法
律的一部分,并非法律以外的东西。」他又说「拗而能救,就不是病。」

  拗救,或统称变格,在诗词创作中,大有用处。首先,它可以扩大遣词用字
的自由度,从而保住某些必须用的字,提高诗句的质量。例如杜甫的诗句「远在
剑南思洛阳」,其中的剑南是地名,很难改动这个「剑」字,因而就在后面用一
个「思」字来救,自然而又和谐。又如「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山」。

  (李白《过崔八丈水亭》)其中「宛溪」、「敬亭」都是地名,出句用了「
三四字互救」的变格,解决了用字的困难,诗句合律而又流畅。毛主席诗句「我
欲因之梦寥廓」,用的是「三四字互救」的变格,总不能为了凑成正格把「寥」
和「梦」调换位置吧。变格的妙用,实不可不知。

  其次,有时只有用变格才能完成某种高难度的精彩的对仗(对仗问题,以后
还要专门讲)。特别是涉及到数字的对仗,常常得用变格。因为按照诗韵,所有
的数字,只有「三」和「千」是平声,其他都是仄声,不用变格就很难对了。前
面引用的一个例子,「马蹄踏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对得很好,若不用
变格,就没有这种效果。唐宋名作中类似诗例很多。

  平仄格式和格式以外的变格规则,并不难懂,但初学的人普遍觉得难记。为
此我根据自己的体会,归纳出一个简便的公式,与大家共酌。

                一变格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

                基本格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二变格

               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

  上列基本格式与一二变格的关系,包括了前面讲过的关于平仄格式和变格的
全部规则。四个基本句式,四条变格规定,可在这个公式表格中一览无馀。

  中间部分,是平仄基本格式。其他格式,包括五言和七言诗的平仄格式,都
可由它推导出来。括弧中的字,是适用于「一三五不论」的字,是平仄两可的。

  上边一变格是对应基格格式一二句的可变成的形式,即与之对应的单句变格
形式。下边第一句是对应基本格式第二句的变格,是「孤平拗救」。第二句为对
应基本格式第三句的第二个变格是「三四字互救」。

  左边是两句同时变化的变格形式,(用了大括弧来联接)即前面讲的「对句
相救」那种形式。

  初学者,在写诗或研究诗的时候,可以随时拿这张表来对照,比到书中去查
找规则,省事多了,快捷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09: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09)非格律的技巧性追求

  关于律诗的平仄法则,上面已全部讲完。总的就是四个基本句式(加上「对
」和「粘」的要求),四条规则(格式以外的)。掌握了这些,写诗就不会违反
平仄的格律。

  前面讲的是历代公认的格律规则,写律诗时必须遵守。除此之外,还有一些
属于某些诗人在格律之外的艺术追求;还有的属于一家之言的主张。这些并不是
格律的组成部分,诗词作者不一定遵守,但了解一下也是必要的。

              第一、广互救

  就是本来可以不救的,也去救。七言诗的第一字、第三字,除了犯孤平的句
子以外,本来都可以不论,不必去救,但有的诗人为了使诗句的音调显得更加抑
扬顿挫、铿锵优美,也尽可能去救。有的在本句中第一字与第三字互救。如:

  若非群玉山头见。(李白《清平调词》)

  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

  有的在对句中一与一互救、三与三互救。还有的除本句互救之外,同时在对
句中又救。如:

  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杜牧《移居言溪馆》)

  楼上凤凰飞去后,白云红叶属山鸡。(王建《九仙公主旧庄》)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许浑《西湖亭宴饯》)

  由于采取这种多重互救的方法,「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联句
式,变成了下面这种形式: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这种形式,在中晚唐以后诗作中非常普遍,并不比正规格式用得少。

  第二、避「上尾」

  诗律讲平仄,而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有人认为,上、去、入三声应交
替使用。同一声连用,如「上上」、「去去」、「入入」,则是应该避免的。还
有,一首律诗的四个出句(尾字),最好上、去、入都有,至少不要连用两个上
声,或连用两个去声,或连用两个入声。连用了,就叫「上尾」。唐诗的许多大
家,对这一点还是比较注意的,尤其是杜甫。如: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平)?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入),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去),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上),常使英雄泪满襟。

                曲江

  一片黄花减却春(平),风吹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上),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去),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入),何用浮名绊此身。

  从写诗的技巧上讲,「上尾」的毛病应当尽可能避免。但避「上尾」不是诗
律,不是必须遵守的。

  第三、不重字。

  许多诗人都很讲究这一条,在同一首诗中决不用两个同样的字。当然,有的
诗人为了造成双声叠韵,或为了特别强调某一点,而故意使用重复字,则不在此
例。如:「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月光如水水如天」
(赵嘏):「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故园更在北山北,佳节可怜三月三
」(王至)。等等。

  这些诗句中使用重复字,追求的是一种特殊艺术效果,不是无心之失。但也
有的诗,显然不是有意使用重复字的,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
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中用了两个「卧」字,诗人对此可能并不在意,也可能是疏忽。但毕竟这
是一首好诗,一首很好的诗。话又说回来,在同一首诗中,对于并非有特殊效果
的重复字,当然还是尽量避免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09: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10)小律和排律

  前面讲过,凡按照律诗的平仄要求写的诗,每首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和七
绝):八句的叫律诗(五律和七律)。此外还有两种:每首只有六句的,叫小律
,也叫三韵小律(即使首句入韵,仍称为三韵小律);超过八句,达到十句或十
句以上的,叫排律。也有人只承认绝句、律诗、排律这三个品种,而把小律作为
律诗的一种。小律和排律,这两种诗都比较少。

  三韵小律举例:

              寒闺夜白居易

  夜半衾稠冷,孤眠懒未能。

  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送羽林陶将军李白

  将军出使拥楼船,江上旌旗拂紫烟。

  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

  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绕朝鞭。

  排律的写法,就像五律或七律一样,只不过要按照「对」和「粘」的规律一
直写下去。除了首联和尾联以外,中间各联都用对仗。排律常以用多少「韵」作
为标题,如杜甫的《上韦左相二十韵》,刘禹锡的《武陵书怀五十韵》,等等。
二十韵,就是说。全诗共四十句。五十韵,即一百句。排律很长,在此就不举例
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09: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对仗

  运用对仗,是律诗的一项基本要求。对此需要着重掌握以下几点。

  (01)律诗的结构。

  一首律诗,通常有八句。这八句的结构是怎样的呢?《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讲到林黛玉教香菱写诗,她说:「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
起承转合,是一首诗』的布局结构。两副对子,就是两联对仗。

  起承转合,也有人叫起承转结。起,指的是首联,它是起始,要求平直。承
,是指颌联,承接上文,承上启下,要求有重量,有分量。转,指颈联,要求有
转折感,有变化。合或者叫「结」,是指尾联,要体现结尾性,要求含蓄而意味
深长,从前有的诗评家,特别注重和强调这个起承转合。

  其实这种起承转合式,只是律诗的一种结构,也许是一种比较好的结构,但
不是唯一的。每首诗的内容都不一样,还是应当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结构既
要合理,也需要多样化。

  律诗结构的另一要求,就是中间要有两副对子。也就是说,颔联和颈联要用
对仗。

            (02)对仗的基本含义

  所谓对仗,就是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之间,除了按照平仄格式使之平仄相对
之外,对应词的词性还必须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
词(在对仗中,形容词常与动词作一类而对用),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举
例:

              送友人入蜀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这首诗的中间两联,都是对仗。领联中:「山」和「云」是名词对名词:
「从」和「傍」是副词对副词:「人面」和「马头」,是名词性词组对名词性词
组:「起」和「生」是动词对动词。颈联中:「芳树」和「春流」,是名词性词
组相对:「笼」和「绕」,是动词相对:「秦栈」和「蜀城」也是名词性词组相
对,而且「秦」和「蜀」都是古国名,是地域标志,对得很好。

          (03)对仗在一首诗中的位置

  绝句不要求用对仗。用对仗当然也可以,但不是必须的。

  五律和七律,都要用对仗。对仗的位置,正例是在中间两联即领联和颈联。
一般的律诗,都是这样。初学写诗的,应坚持这种形式。但也需要知道,还有一
些例外。

  第一、在一首诗中,两联对仗是基本的,多则不限。

  有的诗,有三联对仗,也有的四联全用对仗,这都是允许的。一首诗中,除
了中间两联之外,首联也用对仗的,颇不少,尤其多见于首句不入韵的诗。举例


               送友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咏怀古迹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以上这种包括首联在内的三联对仗诗,非常普遍,比正例少不了多少。首联
不用对仗而尾联用对仗的三联对仗诗,则比较少些。

  举例:

               悲秋杜甫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

  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四联全用对仗的律诗,唐人有一些,后世模仿的很少,但也有。

  举例:

              登定王陵朱熹

  寂寞番王后,光华帝子来。

  千年余故国,万事只空台。

  日月东西见,湖山表里开。

  从知爽鸠乐,莫作雍门哀。

  第二、作为变例,律诗的对仗也有单联的。

  这种只有一联对仗的诗,盛唐时期比较多见。仅有的这一联对仗,一般用在
颈联,颔联则不用,诗评家称这种首联、颌联都不用对仗,直到颈联才出现对仗
的诗为「蜂腰体」,谓其腰细,「若已断而复续也」。

  举例:

              送贾至舍人李白

  翦落梧桐枝,濉湖坐可窥。

  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

  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

  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

  王维、杜甫、元稹等大家,都有一些这样的诗,在此不多举例。

  第三、还有一种变例,诗中虽然存在两联对仗,但不是都用在中间,而是用
在首联和颈联。有的诗评家称这种形式为「偷春格」,因其把本应在颌联出现的
对仗用在首联,「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

  举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总之,凡一首律诗中有两联对仗,而且这两联处于中间位置,即颔联和颈联
的,这是正例。也可以说,只要保证中间两联是对仗,即为正例。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其他地方(首联、尾联)多用了对仗,仍属正例。但是,只要颔联和颈联
有一处不用对仗,即为变例,这种变例唐以后是很少见的。现代人写诗最好不用
变例形式。

  前面讲的都是适用于五律和七律的规矩,至于绝句,是可以完全不用对仗。
当然,要用对仗也可以,用一联或两联都行。例如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居住时写
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
万里船。」就是全用对仗。排律,前面讲过,除了首联、尾联可以不用对仗外,
中间不论有多少联,都要用对仗。首联,尾联当然也可以用,特别是首联用对仗
的十分普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