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方寸读城 于 2016-7-8 12:54 编辑
为了那红色的记忆 周村 徐铭强 1942年前后,正值抗日战争最困难最艰苦的时期。山东是抗日的主要战场,炮火连天,到处有敌人的碉堡,处处是封锁线。当时,各战区的分散和战争形势的复杂多变,急需有一个传递党内文件、军事情报和发行报刊的工作机构,以沟通山东各战区通讯需求的部门。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便利敌后抗日军民之间的相互联系,中共山东分局决定将各机关所属的交通机构合并,组成统一的战时邮政机构,简称“战邮”。1942年2月7日,山东战时邮务总局在沂蒙山区鲁中政府驻地沂南县宣告成立。 为完成党报《大众日报》的发行,山东战邮职工提出了豪迈的战斗口号:“只要党报能出版,我们就能发出去!”、“党和人民政府活动到哪里,党报就发行到哪里!”、“前线在哪里,党报就送到哪里!”。战邮职工还广泛收集人民群众对党的机关报《大众日报》的意见和要求,使党报编辑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紧密结合起来,使党的路线与方针深入到老百姓心中。有的群众还把散发到敌区的这些报纸称做“文化炸弹”。 山东战时邮局的职工,在当时险恶的环境下,英勇奋战,奋不顾身,不怕牺牲,冒着枪林弹雨,靠两条腿,怀着誓与文件共存亡的坚强信念,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线,把党中央的指示及时传达到各个根据地,沟通了各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其中,有468名战邮同志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铸就了不朽的“战邮精神”,这就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坚定立场;保守机密,人在文件在,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排除千难万险、勇往直前完成传递任务的坚强意志;严守纪律、艰苦奋斗、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山东战邮,从一个侧面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山东战邮彪炳青史的光辉业绩,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山东人为之倍感自豪,山东战邮精神也深深感染与鼓动着我这个70后。尽管我的生活经历与那个年代相距甚远,但对这段历史是有一些了解的。我收藏有1986年至今的大多数邮政部门为战邮印发的有关书籍及草稿本。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这些事件已经很少有人关注。山东战邮研究专家王景文先生也曾这样感慨过:“2000年之后,仍然进行战邮研究,继续撰写文章者,几乎只剰下我和另外一两人了,怎不令人心酸!”也许是与“战邮”有缘吧!2011年初,随着纪念山东战邮七十周年活动的到来,为了继杨这段红色的记忆,缅怀齐鲁战邮先烈的雄风,省内一民间组织把执行主编《纪念山东战邮七十周年战邮征文资料专辑》一书的任务交给了我。 我不揣浅陋,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一编撰任务。好在自己藏有原先积累的资料,并广泛的向全国范围内的专家请教征求,得到了很多熟悉与不熟悉的朋友的无私帮助。历时10个多月终于完成了《纪念山东战邮七十周年战邮征文资料专辑》这本16开22个彩页260个页码的书稿,其中的困难与艰辛自不待言。 书稿接近尾声,民间组织准备自费付梓之际,突然接到了一个好消息:山东邮政集团领导接受了山东战邮专家与民间组织的提议,以邮政集团名义与民间组织共同合作出版这本纪念山东战邮新作,并欣然作序。 通过主编该书,我体会到了,大家为了铭刻心中那缕红色不逝的记忆而拧成一股绳的凝聚力。后人的追思增记,思苦感恩,将是对山东战邮精神最好的传承与发扬。 历史总会随着岁月的流逝,与我们渐行渐远;经历总会随着记忆的消失,而湮灭在烟尘里。我们更应不忘初心,用一种历史的责任感,时时去追忆那些曾为我们幸福生活历尽千辛万苦甚至牺牲生命的先辈们的各种不凡业绩,缅怀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居安思危,和谐共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