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香茗 于 2016-5-23 01:19 编辑
母亲的“咸食” 临淄/李秀芹 母亲很能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但不会做饭。 母亲并非完全不会做饭,说她不会做饭是因为:她做饭的水平仅限于将菜炒熟,蒸熟馒头或者包子。小时候,由于物资比较贫乏,能吃上白面馒头和菜就很满足,所以,从未质疑母亲的做饭水平。有时,为了奖励我懂事,母亲会烙一种叫“咸食”的菜饼给我调剂口味,我觉得,既能当菜又能当饭的“咸食”,比馒头可好吃多了,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咸食”就是将萝卜或西葫芦擦成丝,用盐杀出水拌上面和成糊,放油锅里烙。盐不能太多,多了太咸不能单独吃,又不能太少,少了味道很淡,没滋味。烙出来后两面金黄,脆而不酥,每块都油滋滋的冒着热气,绿色的菜、黄黄的皮既好看又美味。隔断时间馋了,就吵着要吃“咸食”,母亲便爽利的做上一盘子,很满足的看着我狼吞虎咽。后来,上中学后住校,每周回家一次,母亲也都是做好了“咸食”等我回去。再后来,去外地上学、上班,回家的日子越来越少,吃的美食花样越来越多,逐渐忘记了母亲的“咸食”。 结婚后,偶尔会想起母亲的“咸食”,自己如法炮制过几次,但味道寡淡难以下咽便放弃了制作。孩子上学后,没人接送,母亲便和我们住一起接送宝宝上学。每天勤快的母亲都做好饭等我们,但一日三餐都是馒头、稀饭和两盘青菜,雷打不动,天天如此。我含蓄的告诉她把冰箱里的鸡啊、鱼啊、肉啊的炒炒炖炖也无济于事,即使偶尔做了,也都是加水炖,让人没有吃的胃口。我不说什么,日子长了,孩子开始抗议饭菜不好吃,母亲有些诚惶诚恐,总觉得亏待了孩子,于是,“咸食”在时隔多年后重新出现在了饭桌上。看我和孩子吃的津津有味,母亲满意的笑了。母亲脸上满足的表情,刹那间让我恍然回到了小时候:我在狼吞虎咽,母亲在旁边满足的看着,也忽然记起,那时,母亲几乎没吃过自己做的“咸食”,都留给了我。忽然就明白母亲不吃是想把好吃的都给我,也领悟到母亲看我吃的畅快时那份满足:在母亲的观念里,三餐就是馒头、稀饭,“咸食”是她唯一会做的花样和好吃的东西,每次她都精心做不同菜料的“咸食”来表达对孩子无尽的爱和呵护。 有种爱常常被我们忽视,或者已经习惯了这份爱从而视而不见,等某天我们也做同样的事情被忽视或者被某个场景触动时,就会突然顿悟,原来我们错过了生活中那么多细小的美好,错过了岁月中那么多定格的风景。 母亲的“咸食”不止是美味,还烙出了满满的爱,她这份无声的爱从我身上扎根,也必将通过我的宝宝延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