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9423|回复: 2

推荐国承新文章——一位挑动世人记忆的诗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8 09: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苗得雨:一位挑动世人记忆的诗人
——读苗得雨先生诗文十卷有感
国承新
    在山东乃至全国,一提起苗得雨三个字,一些六十岁左右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说,我是读着苗得雨的诗成长起来的,里边不乏一些省、市级领导,没有半点娇揉和造作,而我也是怀着仰慕的心情,自2005年到2010年,用5年左右的时间研读了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就闻名抗日根据地,闻名于全国的“孩子诗人”《苗得雨六十年诗选》上、下卷,《苗得雨散文1-5集》以及他那本早就闻名于世的文学理论《文谈诗话》等10本书。这虽不是苗得雨先生诗文的全部,但它是精品中的精品,选本中的选本,透过这10本书,我们仍能看到苗得雨的文学之路,仍能感受到他在中国诗坛举足轻重的独特地位,读他的诗文每每有一种被牵挂的作用,仿佛总是放不下,难忘怀。苗得雨的诗文之所以有如此魅力和引领作用,这主要是由他诗文的艺术特色和历史地位构成的冲击波和震撼力。
读他的诗也好,文也罢,都会时不时的,有意无意的浸洇出一种民族性、时代性、现实性、历史性、传奇性和预见性,让人读着不是热血沸腾,就是浸透灵窍,给人一种彻悟之感。
打开《苗得雨六十年诗选》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写的33首诗。不管是《陈老三》也好,还是《走姑家》也好,都带着明显的说唱味,而《旱苗得雨》这首成名之作,风云于各抗日根据地的“苗得雨,苗得雨,从小受穷又受苦。爹爹逃荒下关东,家里撇下几亩土,全靠奶奶拉把着过,吃的穇子煎饼稀糊涂。//鬼子汉奸没人心,逼粮催款猛似虎,揭去大锅还不算,小绳拴了奶奶去。一家大小哭成泥,鬼子汉奸笑嘻嘻。得雨跺脚暗发誓:‘长大报仇剥你的皮!’//今年二月晴了天,炮声一响人心恣。八路军解放了俺家乡,全家烧香又烧纸。苗得雨,心欢喜,旱苗得雨旺嗤嗤。有朝一日苗长成,棵棵庄稼黄金米,军粮送到前方去,慰劳辛苦的好同志。”
您看这诗写的自由、流畅、传神、有味。他既写出了一个孩子的心态,又写出了未来和现实,用活灵活现来形容恐不为过。而那一句:“旱苗得雨旺嗤嗤”更是把形象二字推向了极致。一个12岁开始写诗,14岁成名的“孩子诗人”为什么对民歌、民谣有如此深的了解。从书中我们得知,这都得益于诗人的奶奶,他从奶奶的《姐儿》《五更》里受到了影响,吸取了营养。加之,沂蒙山这块到处充溢着民歌民谣的土地的浸泡,一下子就使民歌、民谣这些民族的诗歌在苗得雨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以至于影响了他一生的创作。这些在他的上百首带有歌谣的诗和他对歌谣的研究、收集的记录里到处都可以找到影子。因着这些诗歌都真实的及时反映了那个时代,因而他的时代性,便是不言而喻的了。
与时俱进,文学当随时代的现实性,又是苗得雨诗文的一大特色。全国解放了,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当国家经过了1959年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国民经济基本好转之时,苗得雨又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写下了轻松活泼脍炙人口的《柳哨》。诗说:“柳哨,拧自柳条,是孩子的巧手制造。他是朴实的艺术,是真挚性格的光彩闪耀。//生活中,有悲壮,也有美妙;有号角,也有柳哨。孩子们不懂乐理,柳哨没有一定曲调,但它的声音自由、活泼,只有春天才能听到。//吱唔唔,吹柳哨,把小燕儿吹来了,把田野吹绿了,把春意吹浓了。//把童年的记忆吹醒了,苦的记忆,甜的记忆,都与春天一起醒来了……”你看这诗写得多好,一句“都与春天一起醒来了”既包含了政治,也包含了经济,既写了自然,也写了人的心态。这是苗老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诗。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了,岂是一首《柳哨》可以涵盖了。此时此刻,苗老又以他的独特视角以《燕》为题写出了燕那种“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小燕儿,衔着春光飞来。”短短四句话,却写出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那种拿不准、左观右看、等待的心态,给了人们一次温暖的规劝和提醒。这又成为他新时代的代表作,并被收入《中学生课外读本》《中国当代文学教材读本》和《中外名诗三百首》便成了势所必然。
从以上举例,我们不难看出苗得雨诗的时代性、现实性、民族性。假如分开来看,他的散文则打着浓浓的历史性。从他的散文中你能读懂沂蒙山,读懂山东近70年的抗战史、建设史、文学史,一个孟良崮他能七写孟良崮,回回都不同,不仅能写出“每登山一步,都会有更多的思考和想象。”更能写出“胜利的歌,是历史的,也连着今天”,给人一种“留住历史,连着未来”的启迪。他透过写人物,写历史,把山东的抗战文化、文联、作协历史娓娓道 来,如数家珍,滴水不漏,让人感到他的散文是山东历史的活化石,他是山东文化近70年来的活字典,尽管浩繁,但读着不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散文不仅是山东文学史的写照,也写出了他自己的传奇人生。
从苗得雨简介我们看到,苗得雨193235日(正月二十九)生于山东沂南苗家庄。他1944年开始写诗。1946126日《大众日报》发专文,《鲁中大众》报1213日出专辑与延安《解放日报》1947225日发电讯介绍称为解放区的“孩子诗人”。他的诗作和简介先后进入《中国新文艺大系》各诗歌卷,《解放区文学书系》诗歌卷、《中国四十年代诗选》、全国《三十年诗选》《五十年诗选》《山东新文艺大系》。作者进入国家各种传略和词典,五次见到毛主席,30岁以前就有文学专论《文谈诗话》问世,不能说不风生水起。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因为《文谈诗话》受到错误批判。他1962年写的《柳哨》被人讽刺为“一位诗人本姓苗,得雨以后名望高,凭着号角你不吹,吱吱唔唔吹柳哨。党报应该为大众,岂能拿着开玩笑。”又一说“趵突泉的水,苗得雨的诗,水管子一拧呲呲呲”等等这些断章取义,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谬论,使苗得雨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批为十二个“黑帮分子”之一,遭受批判长达几十年。今天看来,这些得意一时,个别人留下的“佳作”,恰恰印证了苗得雨的文思喷涌。试想,一个人写诗能像趵突泉的水一样,水管子一拧呲呲呲,还有什么样的传世之作不能写出来呢。恰恰因为这些歪曲和恶意攻击,让我们看到了苗得雨的诗文,了解苗得雨的创作之路,领略一下这个到目前为止“发诗4000余首,其他文学作品400万余字,出版各种结集43种(约700万字)的苗得雨便成为了人们的一种众望所归。
诗文的特色,影响着、决定着苗得雨在全国在山东的历史地位。从苗得雨的启蒙老师牛玉华先后采写的《“孩子诗人”——苗得雨》和《从工农通讯员到孩子诗人》几万字的介绍文章,再到著名评论家刘锡诚写的《瓦釜之音——评苗得雨的诗作》,吕铭康的《老干虹枝叶青青》,刘志军的《苗得雨  根深叶茂》,张洪波的《苗得雨写“苗味”诗》以及丁玲、田间、臧克家、贺敬之和山东省委历届领导的讲话中我们不难发现“苗得雨是我国一位土生土长,努力学习深造全面发展有独自特点并在理论上有创见、受广大读者喜爱的诗人。他确实很不一般,在当今中国的诗歌界甚至整个文坛还没有人能够取代。”见《华夏诗报》2002325日《齐鲁名人》2002.2期。这与诗论家周良沛曾在《文艺报》一文中说:“我相信:郭沫若的《女神》绝不能顶垮刘大白的《卖布谣》;艾青的创作成就再大,也不可能取代苗得雨。”虽是异曲,却有同工,都印证和评说了苗得雨“孩子诗人”的不可取代性。“孩子诗人”这一桂冠是近百年来中国诗坛的前无来者。(见《文艺报》1981年第二期。)
民歌收集、传承发展的集大成者。从史料得知,世界上一切成功的诗人和文学家都是从民间文学中走出来的,不管是俄国的普式庚,还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刘半农,四十年代的李季。但从四十年代开始至今,以民歌为蓝本、为根基,把民歌作为研究和继承发展的,并且被诗歌界所公认的只有苗得雨。从书中我们看出,苗得雨不仅在童年时接受了奶奶民歌的影响,从他写诗到现在他一直做着民歌的收集、整理、研究、发展、创新工作。在青少年时他就能背诵200余首民间歌谣,上世纪五十年代,经手收集、整理出版了《山东民歌》。从他的诗集中我们不难发现以谣字为题的诗不下数百首,研究歌谣的论文不下几十篇。其中尤为罕见的有婆媳怨、姑嫂怨、婆媳的主从关系、歌谣里的婚姻大事,不应当的改动、让人乐的趣歌、不孝歌的现实意义、颠倒歌的味道,《沂蒙山小调》终极探源、《不止一朵茉莉花》、《历史的留记——地域谣》等都从多角度、多层次对民歌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从而得出了“有曲为歌,无曲为谣”、“民谣,民之谣,有民在,就有谣之生。所以,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最是永不消失的”结论。实践也告诉我们,臧克家、贺敬之在中国诗歌界的影响大大超过了苗得雨的分量。但从他们的诗文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在他们的诗文创作中都接受了民歌的启蒙,都有民歌的影子,但当臧克家投笔从戎后,他的诗便转入了自由诗、长诗。贺敬之奔赴延安后,便受到了苏联马雅可夫斯基的影响,打上了陕北信天游的烙印。这三位从山东走出来的抗战诗人,唯有苗得雨一直坚持了以民歌为蓝本、为根基。他的诗民族化的元素几乎无处不在。因而他的诗大都活在人民的口头上。从这一点看,苗得雨在民歌继承和发展上似乎占了上风头。
由此上溯,从抗日战争开始,苗得雨是《抗战名作百篇》的作者,是“抗战功勋诗家”,在抗战诗人中留下了最精彩的一笔“孩子诗人”。(见《苗得雨散文五集》)。
除此之外,他还是地域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大量吸收了沂蒙文化,受到民歌、戏曲、小调的影响,从而进行锻打、创新,然后创造出带着“苗味”的诗,成为从沂蒙山中走出来的诗人。因此,他的诗无不打着沂蒙山的烙印。而一本《沂蒙山——故乡的歌》和散文《沂水情》则以上千首的诗歌歌颂了故乡,以上百万字的散文展示了蒙山情、沂河爱,书写着沂蒙精神,给人们提供了浩繁的诗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读到了“歌谣总像满山遍野的鲜花”一样的苗诗,而苗得雨诗文,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青少年追求诗歌的成功之路,让人们一提起苗得雨三字就会一下挑动人们的记忆,去追赶苗得雨的诗,苗得雨的文,和他那坚韧不拔、锲而不舍、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的拼搏人生。

发表于 2016-5-18 16: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致大气!向作者和苗老送上晚辈的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8 16: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亮起!问候夏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