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羞涩的小虎牙 于 2016-5-3 08:51 编辑
“孙三娘”和她的菜园子 沂源县 李宁宁 去年从网上看到一则“新鲜事”,说全球著名学府耶鲁大学北部原先一处杂草丛生的荒地,如今却被中国留学生父母开垦为一块块菜园,长满了韭菜、香菜等美国百姓闻所未闻的“异域香草和蔬菜”。美联社甚至专门发文赞美这一行径,称此种菜行为不仅获得了校方的大力支持,并吸引了当地媒体和民众的目光,甚至美国网友们也纷纷点赞。看完我不禁莞尔一笑,并把这则新闻说给弟弟听,弟弟听完轻哼一声,淡淡地说了句:“小小‘蛮夷’少见多怪,他们要见识种菜狂人孙三娘的业绩还不得惊为天人啊!” 种菜狂人孙三娘是我和邻居们给那个老太太取的绰号——老太太姓孙,排行老三,又种菜成痴,故取此名。一喊孙三娘,大家就想起《水浒传》里那惊世骇俗的奇女子孙二娘,由此也能推及孙三娘这个女人不寻常。在我看来,老太太的确不寻常,柳眉杏眼模样周正,识字不多但善解人意,一把年纪却身段玲珑,能绣花种菜,会说媒拉呱且能勤俭持家。 孙三娘年轻时居住在农村,菜园子收拾的跟大姑娘一样水灵,后来招工进城,走到哪就把菜地“搬”到哪。刚搬新家那一年,工厂家属院前的水库因为大旱,水位急剧下降,孙三娘的玉米、大豆和小青菜们就在水库边的淤泥上“安了家”。那一年收成异常的好,孙三娘甚至用玉米秆跟工厂附近村里的养殖户换了一大堆农家粪,准备来年大干一场。无奈老天爷不眷顾,随着水位渐渐上涨,孙三娘的菜地慢慢变小,最后彻底不见踪影。 我们在叹息菜园悄然消失的时候,天赋异禀的孙三娘居然又忙活开了。正所谓“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一个春日的早上,她把目光瞄准了车库的平屋顶。她拿着编织袋,把农家粪和四处淘来的一袋袋土块,顺着竹梯运到了屋顶。她把土块砸碎、碾细、推平,找来砖块将四周垒齐,一块四四方方、平平整整的菜地就有了雏形。 下班的工人经过此处,只见车库顶上已经拾掇的条是条、垄是垄,一个个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而孙三娘则站在她的新菜地上笑得毫不矜持。 在此后的很多年,孙三娘在这块菜地上种了许多应季蔬菜,邻居们也分享了许多年她的劳动果实,直到她年纪大了,再也爬不上那架竹梯。 后来,我结婚搬到了一个新小区。搬到新家的第一天,孙三娘倒背着手,像个视察的领导带着我在小区里转悠,边踅摸边叹气:“可惜了,晚了!来晚了!”我知道,她不是叹我结婚晚,也不是叹搬家晚,而是叹晚了一步,没抢到一块“风水宝地”。因为搬来得比较晚,邻居们大多已经捷足先登,把小区里仅有的几块荒地变成了菜园,连小区围墙外巴掌大的空地上,都扎起了佛手瓜架子,更有神通广大的邻居在围墙上放上了几个花盆,里面种的是迎风摇摆的小葱或韭菜,这让孙三娘很受伤害。 好在孙三娘抗击打能力强,很快就“化悲痛为力量”把目光投向我的“一亩三分地”。一向麻利的她说干就干,家里的盆盆罐罐、酒盒子、泡沫箱子、矿泉水瓶子都成了她大展拳脚的宝贝,运土、选种、播种、浇水……忙的不亦乐乎。于是阁楼上、阳台上,泥土翻飞,泥渍横行。不几日,她的劳动有了回报,生菜、辣椒、蒜苗渐渐有了模样,莴苣、油菜也能迎风招展了。在她孜孜不倦的劳作下,我家终于成了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家庭——进门先“挤”进眼帘的是两棵茁壮无比、相互缠绕的黄瓜秧,黄瓜种在一个2号花盆里,瓜秧可着自己的心意自由发挥,它顺着竹竿爬到了电视机上,上面挂满了黄色的小花和寸长的小黄瓜,一看就垂涎欲滴,然后再就是满眼的莺莺燕燕一片翠绿。 一到烧菜的间隙,孙三娘或匆忙到阳台上拔棵葱,或到阁楼上摘个辣椒,转瞬间,便一室生香。偶尔,她会给我隆重推荐某盘蔬菜:“这是新鲜出炉的,纯绿色无污染,快尝尝!”我赶紧夹上一筷子,细细品尝,然后点头称赞:“嗯,香!真香!”她脸上的笑容仿佛在说:“老太太不打诳语,我说好吃吧!”然后连声叫我“多吃点”。我知道,在她看来,菜市场上买的菜再稀罕再金贵,也比不上日日亲眼看着自己种起来的蔬菜好。我更知道,爱种菜的她希望收获的,不仅仅是新鲜好吃的蔬菜,更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一顿饭。因为孙三娘,我家的房子没有面朝大海也能日日春暖花开。 对了,跟大家知会一声,孙三娘那个老太太是我亲娘。
作者系沂源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 联系电话:13465333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