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店:黄丰年
说明:本文是笔者在2010年去云南考察,被云南少数民族的各种民族风情所感动,其中书写了几个感兴趣风情片段,发表以飨读者,因文章较长分四次发表,敬请各位文友批评指正。现发表第一部分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掠影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团结是一家……”这支由乔羽作词,宋祖英首唱的歌曲,在二十多年前的中央春晚唱出之后,一夜之间响彻了大江南北。
祖国的西南云南、贵州、广西及四川一带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七彩云南”一点不假,就少数民族来说就有五十二个,昆明一市就有二十七个。曾以傣族、白族、彝族、纳西族、哈尼族、苗族等命名的行政自治州、县就有很多。这些少数民族大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特色和风俗习惯。单就类似于汉族春节的傣族泼水节,白族火把节等就有很多。这些少数民族在祖国的大花园里,都是一朵朵绽放的奇葩。
2010年深秋,学院组织我们一行五人,到云南职业学院考察,工作完毕,顺便放松一下,到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大理、丽江、石林、西双版纳去游览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短短的一周的行程很快结束了,使人流连忘返。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不时在脑海中浮现,为了让同事朋友共同分享这一美好的时光,以激发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就是这些众多的生活素材之中,促使我拿起笔草缀成文的是那些少数民族的风情,民俗和独特的生活环境及乐趣。她给我们留下了思索的空间,也给当地的经济建设增添了活跃的因子。下面就随我的思路进入联想的空间,去欣赏那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草以《云南少数民族风情掠影》一文给亲爱的读者打开一扇外面的窗户,供读者倚窗观览和思索品茗……
天气晴朗,空气清新,依着飞机的舷窗,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心情特别激动。火柴盒大小的民居,线一样粗的高速公路,那一个个蓝色巴掌大的明镜是一座座水库;一簇簇白色的塑料大棚在太阳的映照下闪着银光,一座座不规则的城市群体,犹如一个个变形的棋盘;一座座山峰好像一个个绿色的窝头。一阵白云飘过,那一个个绿色“馒头”,又变成了波涛中的群岛。当白云弥漫的时候,整个大地望不见了,看到的是波澜壮阔的海洋和皑皑白雪的大地。祖国是这样的美好,“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随着飞机着陆的轰鸣,我的思绪也渐渐平静了下来……
且不说春城昆明用斤出售的鲜花;且不说洱海、苍山金花的故事;且不说丽江古城的潺潺流水;且不说一年四季白雪覆盖的玉龙雪山;且不说驰名中外的客斯特地貌的石林;且不说西双版纳的椰林、霸王棕和不同于海南的原始森林;且不说人们在野象谷观看到树上的小屋和野象的踪迹,也不说充满神秘色彩的爱情故事——孔雀公主神话孔雀放飞地的发源地等等,这些都在我的脑海记忆的仓库里留下了众多写作素材,有道是“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百闻不如一见”。这些丰富的生活素材待我兴致来了之后,便从那里去撷英咀华,成为一首首乐章上音符。
(一)大理白族的“风花雪月”
“大理三月好风光哎,蝴蝶泉边好梳妆……苍山洱海边,金花是阿妹……”这是著名电影《五朵金花》的主题歌。随着这首主题歌优美的旋律,我们在阳光明媚的中午,来到了云南边陲著名的古城——大理。
当提起大理时,人们首先想到了大理石,苍山、崇圣寺三塔、洱海和蝴蝶泉。所以这里的人们把大理的风情概括为:“风花雪月”四个字来代表。
大理是白族聚居地。白族2000年人口普查为185万,绝大部分聚居在大理,其它分布在贵州、四川等地。大理白族占大理人口的80%,世代以农、渔为业。1956年建大理白族自治州。它既是文化古城又是历史名城。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大理的“风花雪月”。
“风”。大理是风口,一年四季风吹不断,很少有风平浪静的日子。因此大理多数的天气都是风和日丽,艳阳高照。蓝天白云更显得大理美丽多娇。这座具有七百余年历史的南宋大理国的古城和现代的城市,锦上添花,更加明镜丽天,璀璨夺目。她背依苍山,面临洱海,可以说是四面环山,中间是城与海。巍峨的苍山上,一个个洁白的“风车”星罗棋布,错落有致,缓缓地转着。这是中国科学院风能研究所在这里建立的风能发电实验基地。就是这些“风车”给大理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也给大理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风力能源。我在车上看到一个个山垭上不下几十个风车,旋转的车臂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好像白族少女头饰上晃动的珍珠,她把苍山打扮得更加婀娜多姿。
“花”,既金花。五朵金花就源于此。这里的青年男女的称谓别具一格。男的称“阿黑”,亦称阿哥;女的称“金花”,亦称阿妹。由于这里空气湿润,一年四季清凉怡人,也造就了白族少女的天生丽质。她们身穿白色上衣,外罩黑色或者紫色的丝绒领褂,下穿蓝色宽裤,腰系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面皮白净,和颜悦目。在街道上、商铺里,特别是酒馆饭店,这些“金花”,热情的为游客服务。动作干净利索,表现了白族少女的那种清纯和热情。不论在饭店酒馆,还是货栈商铺,只要你喊一声“金花”,她就会应声给你一个莞尔一笑。随着她响亮的嗓音,疾步赶来,为你热情服务。所以这里的称谓绝对不能像北方那样,称服务员为“小姐”。因为这里的“小姐”称呼对她们来说是大不敬的,具有“那种意思”。若真的不经意的喊一声“小姐”,就会引来重重的一巴掌。所以这里的“金花”是白族年轻女子的统称。
“雪”,是指苍山之巅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大理海拔三千七百多米,苍山又是大理的高山。她雄伟而陡峭,满山的树木丛林郁郁苍苍,把她打扮得更加秀美壮丽。她像一位妙龄女郎,下穿绿色的裙幅,上穿蓝色的短褂,头戴白色的帽子。在一年四季的风中,这位“少女”裙幅摆动,更加楚楚动人。山垭的风车是她项链上晃动的珍珠,更显得她摇曳多姿。山势陡峭,峰峦起伏可谓:“群峰耸立,嶂列千层”这些高低起伏的山岚,像少女裙幅上的皱折。再往上是皑皑白雪峰顶,在阳光的映照下洁白如玉,银光闪闪,与白色建筑色调的大理名城交相互映。整个白族崇尚白色,农村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都是白色的,上面墙画着精美的图案,表现白族崇尚文化和艺术。每年从苍山和其他山上融化的雪水,潺潺流进洱海,滋润着这一方子民。并把苍山这位妙龄女郎绿色的裙幅和洁白的帽子倒映在清澈的洱海之中,显得苍山更加年轻,更有青春活力。
“月”,指洱海。洱海即指人“耳朵”的形状,又指一轮洁白的“弦月”。洱海周围是田园和高山,大理古城在她的西北。新城区依山就势栉次鳞比的建筑、散落在下关和洱海的周围。洱海面积三万八千平方公里,是云南的第二大淡水湖(第一大是滇池六百多平方公里),平均深度为八米,最深为三十多米。水源来自苍山的雪水和周围远山的溪水。她像一面清澈的明镜镶嵌在崇山峻岭之间。这里的白族不少居民每天在这里打渔。这里的罗非鱼鲜美味香,所以大理的大小饭店地摊都有罗非鱼。特别是这里的烤鱼香飘四方,是大理有代表性的风味小吃,都是洱海盛产的,与杨梅、乳扇齐名。晚上洱海在月光的映照下,闪着粼粼波光,渔船的灯火若明若暗,与苍穹弦月倒映在洱海之中别有趣味。白天“品”字形的崇圣寺“三塔”与苍山的雪峰、风车倒映在洱海之中,更显得洱海娇艳多姿,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就是这“风花雪月”,浓缩成了白族少女的服饰:那帽子上垂垂的穗子是下关(大理自治州的驻地)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是苍山的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的月。
(二)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
纳西族聚居地是丽江,全称为玉龙纳西自治县。整个纳西族人口326791人,在丽江的就有27万余人,可谓大户。我们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古寨,丽江古城大小店铺的对联、门楣、山墙、壁心等显眼的地方都镌刻着一些似文似画的符号,吸人的眼球,令人驻足费心琢磨。看不懂,猜不透,只得怏怏离开。它不像我们汉字容易识认,因为它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一看就基本理解读什么音,表什么义。纳西族的这些字体是画,又不是画;是字又不是字;是图又不是图。若是字又不是横平竖直,这才想起在电视中曾介绍过的:著名的远古文化遗产——东巴象形文。是中国乃至世界保留下来的人类文明纯记忆的活化石,进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册。当我们在纳西古寨,看到了用当地植物特制的专用纸上,画着各式各样的象形文字。有的是木板套刻,有的是手抄,有的是一般印刷,就是这些经典书籍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多少代,纸已灰黄,封皮已呈黑色,况且是凸角少边,裂口卷棱。据讲解员说:这些文字是纳西族典型的象形文字,现流传下来一千四百余字,是靠纯记忆书画的文字,因此它又获得了联合国纯记忆文化遗产的桂冠。男的在家干杂活、喝酒、打麻将。女的在外劳作,挣钱供养着在家看孩子闲谈阔论的丈夫。特别是令她们倾心供养死而无憾的是那些书写东巴文字,传播东巴文化的“大教授”、“大学者”们,他们是纳西族妇女的偶像,是她们心灵深处的至尊。我这才理解到传播这些文化确实不易。特别是汉族语言的同化力,能够保留下来并作为本民族的“官方语言”和汉字、普通话并驾齐驱,是弥足珍贵的。
这些文字镌刻在茶具上,刀柄上,服饰上,门楣上等等,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感到这个民族确实了不起,有自己的独特文字,有用这些文字哺育出来的学者名人。这个民族的传播者有个戒律是传男不传女。男的是“学者”、“教授”,女的是“文盲”。男的在吃喝玩乐的同时,潜心钻研和传播东巴文化。现在能够传播的人都已年逾古稀,如不抢救和传播,可能这些优美的文字就成为了历史文物,真正成了“化石”。因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在这些地方规定: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东巴文字,学习汉语。在纳西一个东巴文字展示区,巨大的墙上镌刻着几十个有代表性的东巴象形文字。在纳西族导游的介绍下,我们感到很有趣,也认识了几个,也向我们汉字甲骨文中象形文字的雏形,只不过是汉字是单字单体,而东巴文字是一字多义。比如上面是三捺表示“云”,下面是三个“雨点”表示天下雨。再如一个大人的肚子里有一个小孩的画,表示怀孕。又如:类似我们汉字“目”的横倒,只不过两头开口,里面两竖,表示牙齿;上下两横,表示嘴巴,整个表示“笑口常开”等等。由于时间的短暂,虽然我们在这个展示之地,只有几十分钟,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禁不住在购物处买了两打印有东巴文字的信札,带回抽时间仔细揣摩和欣赏。
若说东巴文字代表这个民族的文化,而纳西族摩梭人的走婚,却是代表这个群体的有意思的民族风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