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5316|回复: 3

父亲的五十年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 16: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桓台作协 于 2016-4-12 10:49 编辑

    父亲讳传伦,字理堂,生于1922年12月30日(农历十一月二十三),卒于1997年12月10日(农历十一月十一日),享年74岁。他一生平凡宽厚,因了时代的波澜壮阔,1950年代成为他人生最辉煌的时期。
    父亲出身农家,祖父是地道的农民。父亲在世的时候告诉我,当时家里只有几亩薄地,有一些简陋的生产工具,土改时家里被划为贫农。小时候农闲的时候,他曾去人家的私塾中度过三个冬天。伯父从13岁开始就去如今的县城索镇学徒,出徒后一直在索镇谋生。当父亲成年以后,伯父也在索镇为父亲谋过几份差事。先是去一家牙科门诊学习镶牙,后去位于云涛附近的邮局当过邮差。工作之余,他也曾帮助跟随伯父在索镇做小买卖的伯母卖过煎饼。如果不是因为在老家务农的祖父祖母和家庭生活需要,父亲的人生轨迹极有可能就沿着这个起点向外延伸。
    父亲回到老家的时候,正值解放初期。如火如荼的生活,吸引着年轻的父亲。三个冬天的私塾生活和在外谋生的经历,使父亲很快成为村里的骨干,什么工作都留下父亲的身影。村里成立民兵连,父亲是排长。村里成立互助组,父亲是发起人。成立初级社,父亲是负责人。整个五十年代,父亲一直是村里最忙碌的人。
    互助合作是解放初期风靡全国农村的重大事件,我们村也不例外。那时候,村里是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生产条件相当简陋。为了发展生产,父亲挑头,我们家与魏思会、房兴席、王希恩、成希礼、成希泰等农户组成互助组。组内各家互通有无,生产工具集中使用,农忙季节,组内各家一齐帮忙。我没有见过当时热烈的场面,通过文学作品,能够想象得出当时热火朝天的情景;到后来我十三四岁的时候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麦秋二季农忙时经常跟着大人们加夜班,亲身经历的事情虽然与建国初期有了许多不同,但依然能够体会到当时在一起互助合作时各家融洽的关系。
    在办好互助组基础上,父亲又牵头成立了初级社,为了体现建社的宗旨,父亲与创办的人们商定把社名确定为“增援社”。不久,初级社升高级社的高潮到来,当时村里的“红星社”等另外几家初级社统一合并到父亲所在的“增援社”,原先的初级社晋升为高级社,由房兴席为社长,父亲担任社里的会计。不久,从县城学习回村的父亲担任了社长,擅长财务的房兴席担任了会计,几乎所有入社的村民全部加入了“增援社”,社址就设立在村东头一个后来成为粮库的院落里。为了增加社里的收入,父亲在村里设立供销社,建立木工组,开展经营活动,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大约1956年,当时的郭楼乡,后来改名为杨楼乡,成立会计股,通称总股,任增援社会计的房兴席调任会计股长,社里的财务一并归入乡总股,搬到了郭楼乡,父亲办公的地方也搬到了那里。后来,杨楼乡所在的桓城区兴办企业,房兴席调桓城区负责企业管理,郭家村的退伍军人李功文接任乡会计股长。
    断断续续三个冬天的私塾学习,不仅提高了父亲的文化素养,也锻炼了父亲宽厚、谨慎和无私的性格。在乡里工作期间,父亲与这些村里的朋友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许多保持了一辈子。我年龄小,父亲在那里工作的事情都是大哥告诉我的。大哥说,这些人有史继鹏、耿佃义、耿玉祥、董京湖、耿茂德、耿茂信、耿茂忠等人。他们中大多数人我不认识,小时候也经常见他们到我们家吃饭,给我留下的印象,都很善良。但是也有例外。我们家是贫农,六十年代“四清”时,有一个程序是重新核实家庭成分。父亲是“四清”对象,工作组的人去乡里外调,有一个外号被称作“汽车头”叫毕某清的人,与父亲在工作中有矛盾,于是借机在外调信上填上了父亲家庭出身是“富裕中农”的证明。父亲因此在后来的“四清”中吃了苦头,但他谨慎的作风最终还是还了自己清白。父亲有两个私章,一个方的,一个圆的。方的专门用于财务收支而由财会人员掌握,圆的则由父亲亲自拿着。所有他亲自签字盖章,都用圆的。“汽车头”提供的证明上虽然盖着父亲的私章,但那是方的,调查组获取的证明材料并没有经过父亲认同。当然这是后话。
    用风起云涌形容上世纪五十年代并不为过,尽管如今看来当年的做法很值得思考,那毕竟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经济基础建立的时期。年轻的父亲在成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过程中,逐渐成为村里的领路人,政治运动的风雨随即如影随形般伴随在父亲的身边。大哥告诉我,桓台博兴合并后,县委在博兴县小营镇召开会议,父亲按照要求参加了这次会议。按照当时的情形,村这一级参加会议的都是各项工作先进的。然而,“反右倾”的主题却令父亲极不适应,因为听到一些单位“放卫星”百思不得其解,说了一句“我们那里打不出那么多粮食”,被会议组织者“拔了白旗”,成为右倾的典型。虽然如此,那时的气氛还是“治病救人”为主,父亲只是作为右倾典型受到批判,并没有受到其他不公正的待遇。或许是父亲在当地区乡的威信,或许是上级为了保护父亲,从博兴开会回来不久,县里筹建四宝山钢厂,各区都派人支援,父亲作为“营长”,带领由一区各村200多人组成的“桓城大队”参与开发,一干就是一年多。与当年许多项目一样,四宝山钢厂最终被迫下马,“桓城大队”的其他工友们有的去了金岭,有的去了黑旺,父亲从那里直接去当时的博山酸厂担任了工会主席。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父亲为照顾家庭从后来成为县城的索镇辞去工作回家乡务农。五十年代末,为支援外地的经济建设带队出征离开家乡。整整十年,新中国成立后轰轰烈烈的脚步,成就了父亲当年的辉煌。几年后,父亲因为相同的原因再次回到家乡,成为村里的首任党支部书记,如影随形的运动,成为父亲一生的梦魇,也成就了父亲的辉煌。
    父亲离开我14年了,如果健在,他是一位年届九十岁高龄的老者。天不假年,父亲早早地离开了我们。许久以来,写写父亲是我的一个心愿。父亲去世的时候,除去老家的房子,其他的东西几乎都分给了在老家的兄长们,唯独祈求大哥一定要把父亲带字的纸保存下来,以俟将来能给父亲写一点文字。十多年过去了,最初的心愿却一直没有实现。今年清明回家祭祖,再次与大哥聊起父亲,大哥把他知道的详细说了起来。谈话是发散性的,主题却是父亲。虽然有些乱,大哥的述说我还是较为详细地记了下来。所说这些,只是父亲事迹的大概情况,见诸文字的,远不如父亲的经历精彩。现在整理出来,算作对父亲的纪念。
    注:2012年2月14日下午,我去县档案局查阅到父亲的党员登记,据《桓台县档案局永久卷(155)·周家乡党委1989年党员统计登记表》载:魏传伦,性别:男。出生年月:1922年11月。家庭出身:贫农。本人成份:农民。籍贯:桓台周家闫家。文化程度:初小。民族:汉。入党时间:1956年5月,转正时间:1956年7月。

发表于 2016-4-2 16: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父亲人生平凡不平庸,艰朴的一生人敬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3 05: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是共和国大厦的顶梁柱,没有他们当初的奋斗,就没有现在的经济发展。父亲值得一书,父亲的精神值得弘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3 20: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淄水金山黄丰年 发表于 2016-4-3 05:05
他们是共和国大厦的顶梁柱,没有他们当初的奋斗,就没有现在的经济发展。父亲值得一书,父亲的精神值得弘扬 ...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