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风不错,出去转了一圈,感受了一下春寒料峭的感觉,后悔了,好冷啊。不过我还是感觉到了那片生机,不经意间,地上竟然冒出了一丛丛的翠绿,心里顿时升起一股难以言述的感觉,不由又感慨了一回。
早春,春寒料峭中微透出一股暖意,可那委实与诗词中的描写相距太远,没有那样富有诗意和乐趣。因为春天的脚步是那样轻巧,那么细微,那么润物细无声,如果不去捉摸,不去追寻,不去品味,不去感觉,那可是不易察觉出来的。
它是一种潜在的活力和蓬勃的生机,她蕴藏在地底,蕴藏在六桥水暖处,蕴藏在柳色尚嫩时,蕴藏在“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诗句中,蕴藏在“早莺争树”,“新燕啄泥”的喧闹里,蕴藏在“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荫”的诗眼中。
古往今来的文人诗者词客,他们对春天充满了热烈的激情(也强算我一个吧),更凭着尖锐灵敏的视觉,嗅觉和触觉发掘出隐蓄在万物深处的早春景色,吟诗咏词间捎带出诗人欣喜的心情。也许是对冬天的寒冷心生惧意,以至于他们对春的到来充满了强烈的渴望。他们寻春,赏春,游春,冶春都喜至郊原田野,在他们笔下不论新泥,清涧,暖坞,细雨,微云,淡烟都是春意盎然,生趣洋溢。而诗人们几少渲染妖桃艳杏,蝶舞疯狂,也不叫浓红浅绿,莺歌燕舞轻易沾其笔端,只是从苔痕,草色,柳尖,燕翼等的描写中将春天的消息隐隐透漏出来,有种意淫的味道。但我也认同的是,如果仅仅是贪恋桃红柳绿,翠堤碧水,那还真是有些矫情的落于俗态了。
林和靖曾言:“人怜红艳多应俗,天与清香似有私。”春只是一个象征,尤其是早春,代表的只是那被多少人歌颂成俗烂的所谓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的希望。希望,现在多俗的一个词。真正会赏春,知春,懂春的人,不在乎“满园春色关不住”的春光,不在意“红杏枝头闹”的春意,而多在于“闲草野花皆是春”的意境。
苏东坡有句道:“春在先生杖履中。”有杖有履何处不可去?何处无春意?天地间浩荡之春无往而不在,无所而不包,只要能感到那浓浓春意,便是十分高兴幸运的事,何必拘泥于何为春光佳境,何为赏春圣地。走在天地间听春的声音,心也快乐了起来,于是乎附庸风雅成诗一首曰:“浓红浅绿偏有韵,远山近水自成图。一壶春风两三客,笑看春雨画中湖。”
当春浓的再也化不开,腻的再也冲不淡,看山堆青黛,水泄绿油,桃李争妍,杨柳笼翠,将天地间妆扮的红颜绿色,靓装盛服,酣歌湖光山色间,自会喜不待言,乐不自胜。只是那时,那早春的神迷心醉,灵犀一点也随着春风习习渐渐淡去了。
邢宝华,笔名流云,市作协会员,市诗歌学会副秘书长,喜欢用最真诚的文字记录最真实的生活。
QQ846934403
电话152693301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