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感受阳光 于 2014-11-21 06:46 编辑
故乡的冬天 周村 侯新
炊烟在夕阳的余晖里袅袅升起,饭菜的芳香在寒冷的风中感觉特别亲切。放学的孩子如归巢的小鸟,叽叽喳喳的打破了山村的宁静。高兴的欢呼着跳跃着奔向各自的家中,短暂的喧闹之后,夜幕下的山村一切如常。有的只是家家点点微弱的灯光,伴着几声犬吠几声训斥。
总感觉冬天的故乡很是苍凉,山脚下,小河边,美丽的故乡就掩映在一片翠色之中,娇媚的柳树,挺拔的白杨,高大的梧桐,遍布在村子的每个角落,各色的小花也时常出现在墙角和路边,惊艳着我们的视野。冬天来了,没有了绿色的点缀,故乡看上去孤零零的,一排排房屋看上去又矮又旧,有的墙皮已经脱落,一块块黄色的土坯就像一道道伤疤。大街上,小巷里到处都堆满了落叶,无奈的被风追逐着,从这边飞到那边。几株枯黄的茅草颤颤的立在墙头,东倒西歪的样子让人心痛。小小的村庄就这样展示着他原本的古朴和贫寒,苍凉的矗立在我的心中。
故乡的冬天是宁静的。蟋蟀没了,青蛙没了,爱唱歌的小鸟也飞走了,只剩下一群群的麻雀,或枝头或屋面,懒懒得享受着美好时光。故乡地处偏远,除了清晨和傍晚,路上几乎没有了行人。天冷了,庄稼收了,工地停了,大多数男人都躲在家里,安静的守着微弱的火炉。倒是村里的大妈大婶们,今天李家明天张家,凑在一起,或纳鞋底或做棉衣。若是天气晴好,村里的几个老人不由自主的聚在路边破旧的南墙根下,或闭目养神,或吧嗒吧嗒抽着旱烟,他们只是默默的坐着,偶尔抬起头来,浑浊的眼神看看天空,然后又慢慢的低下。时光就这样如飘动的烟,静静的悄悄的流逝着。
故乡的冬天总是特别的·冷,凛冽的寒风肆无忌惮的吹着。吹瘦了群山,吹暗了天空,吹裂了大地。家家户户,门前都挂起了厚厚的棉帘,窗户也被塑料布封的严严实实。自己盘的炉子虽然简陋,但很实用,就是煤有点少,细细的煤渣和粘土按一定的比例搅拌均匀,有一部分做成饼状晒干,做饭时候用,有一部分则晚上封火用。其实平时的时候,炉子只是象征性的燃烧,只有等到晚上孩子回家了才真正的看到那红红的火焰。炉子做饭可以,但取暖并不理想,冰冷的被窝需要借助暖水瓶的温度,才敢安心的躺下,把母亲做的棉衣放在两床厚被子中间,这样早上穿的时候才不会很凉。滴水成冰的日子,只有门前的咸菜缸依旧坚守,不畏风雪,不惧严寒。
其实故乡的冬天,还有很多的乐趣,村前的小河就是天然的溜冰场,不必担心危险,整个河床都冻透了。不过需要换成胶皮底的棉鞋才行,先是猛跑几步,突然停住,人就会在冰面上快速的滑翔,远的就算赢了,摔到了爬起来,接着滑。简易的滑车,应该是最受欢迎的,四四方方的木架下面安上几个废旧的轴承,一个坐着,一个在拉,飞一样的感觉很诱人。
若是大雪,兴奋的不会懒床,早早起来,喜欢雪花洋洋洒洒,漫天飞舞,轻盈洁白,美得让人心醉,痴痴地望着,竟不觉寒冷。有时候会捧起放到嘴里,甜甜的凉凉的。鲁迅笔下的罩麻雀,也玩过,只因性急,不曾有所收获。冬天村里麻雀多,平时用弹弓就可以,不过一直没有打中过,大多时候麻雀是懒懒的不为所动,看来准头实在不行。堆雪人打雪仗,我不太喜欢。喜欢大雪过后,跑到空旷的田野,看白茫茫的雪地里,一串串梅花般的脚印,据说是野兔的,跟踪过去说不定会有惊喜。
放假了,小小的山村开始热闹起来,总会有几个不错的伙伴早早的从被窝里把我拽起,凑到一起玩着各种游戏,最多的就是滚铁环,呲呲的声响从村东传到村西,要等到大人喊去吃饭这才悻悻的回去。若不出门,便围在火炉旁边,从地窖里拿出几块地瓜,放在上面慢慢的烤,看着地瓜鲜亮的外皮,渐渐的变成焦黄,一股香甜的味道,也悄悄的弥散在整个房间。
马上就要忙年了,打扫卫生,准备年货,大人们开始忙碌起来。不多的白面拿出来做成馒头,放到瓮里留着走亲戚。村头的广场上也经常会有推着小车下乡的货郎,各色的点心,热气腾腾的豆腐,还有新鲜的猪肉,平时难得一见。爆米花的老伯也来了,把玉米放在一个长圆型的桶里,盖好盖子,在火上慢慢的摇,差不多了,放到用轮胎和布做成的大口袋边,用脚用力一踹,砰的一声,香甜的爆米花便成了。狠狠的抓上一把,用力的塞进嘴里,幸福的要死。
又是一个冬天,安逸的享受着阳台上温暖的阳光,有时候也会想起,白雪皑皑下的故乡,想起那缕缕炊烟和火炉边红薯的香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