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月移花影 于 2014-11-7 09:16 编辑
与一朵玫瑰的对话 ——东鲁散人诗歌《神性》解读之二 (博山)邵 伟 当我解读完第一遍,回头再读这首诗的时候,我突然有种想推翻自己前面解读的想法。因为在诗歌的解读上,往往因为描述性语言的模糊,使得解读不能像其他科学著作那样准确与清晰。在意义的阐述上,需要伴随解读者在大量留白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才能进行下去。 首先我还能肯定,他就是诗歌中的这个孩子,而那个被他用心衔起的身影,则是诗人进入创作的抽离状态时,用生活中的映像开放出的一朵玫瑰。也可以说,是诗人心底居住着的爱神。“这个孩子悄悄转身/身影衔着她 /神殿的三十六根石柱何去何从/” 诗人在此,表达着自己在情感与现实的帷幕之间不断转换着的身份,在爱神居住的殿堂上栖息着诗人无数的怀想与祝福,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他却找不到送达的路径,他从现实中来,膜拜着理想,膜拜着诗意的梦幻与浪漫,而迷茫的情绪和缺少感应的属于石柱的痛楚,一直在诗人的心底纠缠。 “后半夜万有引力渐渐绷紧/云朵寻找她的白昼/而人/运转于她的心灵之上/如一只沉重的轮辐”端坐诗前的诗人,在半夜的灵感和思念之中,仍能感受到来自高远之处爱神的那种强大心灵吸引,他释放灵感和所有的触觉去回忆、想象属于她的一切,他倾倒自己,运行与她的感应之上,随着她芳香的呼吸调整自己。写到这里,诗人一气呵成,把情绪推至了高峰,“这个孩子走下天界/巩固她的脚踝/拥有玄武的黑翅/畏葸的眼神。”为了这朵心底的玫瑰,他甘愿改变自己、愿意放下伪装,摘掉面具,为了她的开放,他愿意把心血和珍惜之情化为土壤,让她的根系延绵,让她的姿容美艳,而他,用诗人的修为,用无尽的来自远古和来自灵魂深处的的意象,去敬畏这种情感,去无悔地付出! 如果,这也是诗人想要表达的主旨,那么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词、句值得再次重温:“衔着她”永远在诗人的心里;“运转于她的心灵之上”爱之深切;“巩固她的脚踝”心甘情愿的无悔付出……由此,这朵开在诗人心底的玫瑰,已经在读者的面前开放,而诗人也借助这首诗,完成了与诗意之中爱神得深情对话!
附原诗: 神 性 文/东鲁散人 这个孩子悄悄转身 身影衔着她 神殿的三十六根石柱何去何从
后半夜万有引力渐渐绷紧。 云朵寻找她的白昼。而人 运转于她的心灵,如一只沉重的轮辐
这个孩子走下天界,巩固她的脚踝。 拥有玄武的黑翅,畏葸的眼神。 解读一地址:http://www.wxxc.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93&extra=page%3D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