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全市的“两会”先后召开,一个令人颇为关注的事情是,市委去年提出的建设文化名城的部署列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一件值得期待的大事,围绕这个话题,媒体发表了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感言,纷纷就建设文化名城建言献策,表达出参政议政,建设文化强市的百倍信心。
然而,不论媒体的宣传如何铺天盖地,营造的气氛如何浓厚,也不论那些接受媒体采访的代表、委员把文化名城建设说得如何高,一个很重要的事实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与重视,那就是齐文化的概念到底包含哪些内涵。
关于传统的齐文化概念,学术界早有共识,虽然见解不尽一致,基本内涵是相同或相近的。但是,如果把齐文化仅仅局限在狭义的范畴,它对实现建设文化名城的部署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呢?我不反对建设一定数量的展示基地,也不反对把文化与产业化相融合,但是,如果把文化名城建设仅仅局限在建设几个项目上,把齐文化的目光局限在先秦时期,而把秦汉以降,及至明清时期其他众多具有国际影响的优质文化忽而略之,建设文化名城不说文学,打着文化的招牌,行消费文化之实,如何建设文化名城?
我是半路出家开始参与地方文化研究工作的,说是研究,其实还属于学习阶段。几年的实践使我认识到,淄博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虽然建制时间比较晚,鲜明的特色撑起了淄博文化的天空。从历史的角度看,淄博的文化同样呈现出“U”特色,先秦和明清是两个特色鲜明的高峰。虽然先秦时期的齐文化表现出更强的思想性,明清的淄博地区的文化呈现出更多的文学性,二者在内涵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在同一块土地上产生的文化必然存在内在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就存在于齐文化开放与包容的延续和衍变之中。明清时期淄博地区文化的繁荣,王渔洋、蒲松龄、赵执信以及琉璃、商埠文化的出现,客观上正是传统意义上齐文化流变与融合的结果。因此,说齐文化,不能不说各具特色的区县域文化,不能不说明清时期淄博的文学,何况这些文化的内涵本身并不仅仅是区域性的,很大程度上具有国际性,作为建设文化名城的指导方针,仅仅把齐文化局限在建设几个项目上,不把区域文化一同布局的主张和做法是极不严肃的,更是不全面和不科学的。
正因为如此,前年春天的时候,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的王教授曾带领相关人员前来调研,征求我们对建设齐文化的意见。当时也曾提出过类似的意见,目的就是如何把各区县的工作纳入齐文化建设的渠道。去年夏天,参加市政协建设文化名城座变会,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愿。后来与相熟的朋友说起来,都颇有同感。可是,堂而皇之登在报纸上的文件,总是那么令人失望。文化名城建设是全市的事情,齐文化研究同样是全市的工作,需要全市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我不能参加市里的两会,也听不到代表、委员的呼声。前天打开《淄博晚报》,看到一篇《用齐文化的精神研究齐文化》,文章把人们对于齐文化的思考作了详细分析。真是说出了人们的心声。我们期望百花齐放,我们期望文化的回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