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9243|回复: 2

春节散文三题:散文:祭灶节(外二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7 02: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流浪流浪去 于 2016-1-27 02:20 编辑

         散文:祭灶节(外二篇)
  
        文/张兆成
  
  天进入腊月以后,过年的气氛,即一天比一天浓了起来。
  过了腊月二十日,再过两天,就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三,糖瓜粘”。这一天是小年之外,还是传统的祭灶节。其实,祭灶的风俗由来已久。《礼记.月令》云:“祀灶之礼,设主于灶径。”灶径即灶边承器之物,以土为之者。那时祀守被列为五祀之一。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和“二三去,初一五更来”,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
  记得我小的时候,在我家锅头上方的墙上,揳上铁橛,担上一块窄木板。虽然没贴什么“上天言好事,回宫蒋吉祥”,和“一家之主”的条幅及横批,也没有准备糖瓜之类的,但也是很庄重的。似乎觉得一家人,老实忠厚的,不粘灶王爷的嘴,也不怕他上天见着玉皇大帝,说什么坏话的!大有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的架势。也是当时生活所迫。人能胡弄着吃饱饭不错了,哪有兴致整糖瓜,去粘灶王爷的嘴。
  当我们把一些老祖宗创造出的好的东西,弃如敝屣的时候,有的外国人确实如珍宝一样拿来申遗。而有的年轻人却去跟风地过什么不伦不类的洋节日。为了传承好的民族文化,是有必要恢复传一些统节日的。中秋和端午已经纳入节假日了,就很好。
  家里人吃饭以前,得先把家里好吃的,拾进小瓷碟子里,多是用油烙好的扁豆、咸带鱼之类的。在茶碗里装上草木灰,做香炉,三根香插进去,焚香祭拜。见父亲举着燃着的香,朝头顶的天上举两举,说两句吉祥话,这个祭灶的程序,才算完了。
  一家人才能坐下来,安安心心地吃着二十三小年的早饭。今天的年轻人,都勤劳致富,吃上饱饭,类似祈福求财的祭灶节等的过年民俗,几乎没谁去做了。
  小年过完,是二十五日,要打扫屋子,消除墙里院外的灰柴脏土。有利于干净卫生,和新年后接待走亲戚拜年的客人;更有利于一家人的健康,和心情轻松快乐。赶集上店的置办年货,买新衣服,忙得不亦乐乎!置备停当之后,只等大年初一那一天,闲下来玩个利索的!
  二十八日过后,再过两天,就是腊月三十。早已是,村村寨寨大城小郭的屋明街净,家家户户蒸炸煮炒的各样年货,也已备齐。大人们一是还要忙活些事情,还矜持着,没有穿上新衣服。孩子们不干活,二也是拱持不住,早把从头顶扎裹到脚后跟的新衣帽鞋,套在了身上。等中午十二点一过,各家的大门前,已经有人在往大门上,贴着春联和门钱。
  
       年夜饭
  年五庚的除夕之夜到来之际,那万里相衔,千里不断,百里可闻的抢年的鞭炮声,更是此起彼伏声可震天。在这一夜里,守岁兴奋的人们,几乎是彻夜不眠的!当地人叫雷子,或是火鞭,没有叫鞭炮的。等雷子响过之后,小到社会的细胞一样的各个家庭的餐桌周围,在欢乐的气氛中,吃着统一的千年万年,也不更改的总也吃不烦腻的水饺。水饺这是文明人的叫法,在当地,就叫下包子。上锅蒸的包子,叫大包子。在芦湖一带往北,上了年纪的人,也有叫扁食的。南乡人到北乡走亲戚,老人们说包扁食吃,感觉好奇,不知做啥好吃的。吃饭时,才知是自己家吃的下包子。人们常说三里不同音,五里不同俗。
  除夕守岁,还不到年五更,放鞭炮,吃饺子。由于是除夕到来前的小插曲,年夜饭不是多么讲究。除夕的饺子要提前包完,都是多包一些。为了早尝鲜,就顺便下顿饺子,做了年夜饭。家里有喝酒的爷们,则顺便整上几个现成的小菜,喝一壶小酒的。一家人团员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看着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一起守岁,才是主要的。当然,有条件有情趣,怕麻烦的人们,则早订了年夜饭,会约着亲人朋友去有档次的酒店,聚会守岁了。
  平时包饺子,图吉利有包上硬币的,盼望吃出个好前(钱)程;也有故意不放馅,水一煮气鼓鼓的,叫气包子。谁吃着,就笑话谁是个受气包。过年包饺子,都图个喜庆,谁家也不会包气包子。以图吃个好甜头,红糖水饺,家家户户还是要包的。水饺皮,都是小麦磨成的面粉,而里面的馅子,则可因个人口味的不同而不同了。可全荤可全素,亦可荤素搭配。荤馅又因民族信仰的不同,而不同。回族忌食猪肉,而汉族,就鲁北一带,则视牛为祖宗家千。年五庚的水饺,是先用来敬天祭祖之后,人才可以享用的。所以,荤馅是不能用牛肉的!农业机械化只是近几年的事,在以农耕为主的汉族先人,视牛为家千祖宗和图腾,一点也不为过的!
  今天,上岁数的老人,还将就这些,年轻人,大都随兴而食,很少讲究这些了。
  
       大拜年
  由家里长辈,在屋门右侧天地前的小饭桌边,将手上点着的几柱香,插进个盛了小米做香炉的茶碗里。又将手上拿着的一沓黄纸,折叠得就像古时的大臣面奏皇帝时,双手拿着的朝笏一样,朝头指上的青天煞有介事地举了举,嘴里还念念有词:“天爷爷,地奶奶,家千老祖门,过年了,来家和我们一起过年吧!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顺顺利利,身体健康!我在这儿给你们拜年啦!”之后,将手上那叠黄纸点着。抢年的鞭炮,也同时让家人点响了。
  这是一种,约定俗成延续下来的的春节习俗,和民族信仰、图腾文化的遗传密码,与迷信无关。少了这一道道工序,这个年就过得轻飘飘的,和少了些许庄重的感觉。
  之后,饺子虽然盛在碗里,却只能在晚辈们,给长辈们磕完头,行了拜年礼之后,才能吃。不能等吃完饺子,再去给长辈磕头!这是万万不可颠倒的!有时,多是七八十几岁的男孩子,放完雷子进了屋,借着过年的高兴劲,把给长辈磕头的事,忘在二门子后头,捧起饺子碗就吃。这时,长辈会用咳嗽声来提醒的!咳嗽声还不起作用的话,长辈就会脸色不好看地直接开口说!在过年这样的喜庆团圆的气氛中,长辈即使有气,也会压一压,不会发作出来的!在此时,没有结婚的本家的妮子们,是无须跪下给长辈磕头的;等到婚后,和自己的男人一道,给公婆家的长辈磕头。
  小的给大的磕头,大的给老的磕头,老的给天爷爷磕头。磕头顺序,也是要分长幼,和不能颠倒的!
  这之后,吃了饺子的人们,再出门随着磕头的人流,给村里长辈们拜年去了。多是家里有细心的老年人的家庭,会在屋里地上铺块蒲席,年轻的多不讲究这些。过去地面都是土的,看谁的膝盖上无土,还笑话这人磕头时膝盖没着地呢!一般不冲着本人磕,可以冲着上堂磕头;一般家里殁了人,儿孙才冲着帮忙和送纸钱的人磕头呢!
  平时有了芥蒂的村民们,在此隆重气氛里,大街上碰了面,兴许“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了呢!
发表于 2016-1-27 17: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写的三篇过年散文,与高青西部的年俗基本相似。问候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21: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山流云 发表于 2016-1-27 17:53
老师写的三篇过年散文,与高青西部的年俗基本相似。问候老师。

是的。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