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木一 于 2017-1-21 16:25 编辑
从小年开始,就得忙年了。“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 扫房子;二十五,蒸发糕,二十六,赶年集,二十七,杀鸡剖鱼,二十八,炒果子,二十九,炸丸子,三十,贴春联,包饺子,守岁,大初一儿,磕头作揖。”家乡的年大抵都是这样过的。 而我自小家里过年是没有那么繁琐的,因父亲的故乡在千里之外,爷爷奶奶去世,知交零落,所以过年的时候,不回老家,来往的亲戚都是母亲家的人。父母上班都辛苦,母亲粗枝大叶,凡事都怕麻烦,杀鸡宰鱼的事基本不做,都是买现成的来炖了吃,至于蒸年糕,炸丸子炒果子一类的事情也是不做的,我小时候的吃食大多是从姥姥家拿来的。母亲倒是会做衣服,很小时候,过年为我做新衣,做棉袄,后来,到了城里,凡是能买到成衣的她就不做。小时候,过新年,最盼望的最兴奋的事情,莫过于穿新衣,新鞋,能吃到酥糖软糖瓜子了,或者走亲戚,看小人书。 后来,结了婚,过年就在农村的婆家过,也感受到了那种忙忙碌碌的年味儿。婆婆常数落谁家的孩子过年没回家,或者在家待了几天等等。于是,老公每年腊月二十九就带着我回到老家,一直住到大年初五回娘家。老家很冷,屋子很大,即便炉火生的再旺,婆婆把棉被絮的再厚,我也依然觉得冷到伸不出手来。想起来王海鸰《新结婚时代》中的顾小西跟着老公回乡下婆家的情形,觉得真是写到我心里去了,我就像是那里面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的顾小西。虽然公婆明理,并不要我做任何家务,也是我从小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惯了,什么都不会做,只能在他们炒菜、炸煮食物时打打下手,比如剥个葱蒜、择个菜、拿个碗筷什么的。百无聊赖,每年节前便从手机上载了数篇小说来看。再就是陪着来串门的乡邻说说话,但是常如鸡同鸭讲,他们讲农事我听不明白,虽然也感兴趣,家长里短,乡闻轶事倒是更有趣些,可是又不知道他们说的人是谁。除夕照例包饺子,贴春联,上坟。除夕夜守岁,也是包饺子,看春晚,往往孩子等不到春晚结束就累了先睡,大人则等到子夜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放鞭炮,一瞬间,炮声齐鸣,礼花闪闪,响彻天空,照亮了黑夜,代表着辞别了旧岁,新年的伊始。 本地县城的风俗是初一一大早起来,本院子里各家各户的拜年(这也限于原来单位上盖的老房子,都是些本单位的人),大多是见了人,说两句新年好,起身就走,一上午把各户都转完,下午再到其他地方住的老领导、同事、朋友那里坐一下,聊聊近况和年节的事情,喝喝茶,吃吃瓜子,一下午就过去了。现在大家大多都搬去了小区住,在小区里住着的,只限于在本楼道内的住户间串一下,远亲不如近邻,亲戚不如邻居见的多,进进出出,抬头不见低头见,都熟稔的很。 农村也是早起在本村本家挨户拜年,我婆家村里是兴磕头的,小辈给长辈磕头,爷爷在的时候,他几乎是全村年纪最长的长辈,于是来磕头的就有一两个打头的,也都是当爷爷的老人了,在院子里说:“给叔磕头了”,后面小的都跟着跪了下去,黑压压的一院子,都说给爷爷(或者老爷爷)磕头了,蔚为壮观。爷爷并不拄拐杖,伛偻的肩背彼时却觉挺直了不少,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老怀欣慰的伸出手来扶,嘴里说着“起来,都进来坐坐吧。” 我自从去了婆家过年,省了大初一给领导同事拜年的环节,颇觉轻松不少,那些繁文缛节,人情世故,实在让人费脑筋,后来,有了手机,短信功能开通,短信拜年就成了时尚。除夕上午,就开始陆续的接到拜年的短消息,于是,挖空心思的在拜年短信上下功夫,力争出彩出新,倒是比写总结、写文章还用心些。朋友多了,认识的人多了,收到的拜年信息就越多,我十年前用的是小灵通,因其话费便宜,使用辐射小,可是到了农村信号就不大好,那时候年轻比较认真,怕耽误了给领导同事的拜年,就除夕夜跑到大门外去发短信,那里场地宽敞,能接收得到。 这两年的拜年,更方便些了,有了微信,加了微群,也不必每人一一发送,只需编辑了信息,在群里统一发送两遍,祝福一下也就是了,而且现在的年节祝福的小视频都编辑的好,图声并茂,喜庆红火的动感画面,要什么样的都有,比干巴巴的祝福语撼人眼球多了。何况,一岁年龄一岁心,现在也越来越明白,祝福不在于形式,更在于内心。 大年初二开始走亲戚,“初二姥姥,初三姑,初四姨,初五回娘家”。我娘家亲戚少,没姑没姨,过年只有姥姥家可以走,回姥姥家有四个舅舅,一天就走完了。到老公家之后,他三个姑姑,两个姨,两个舅舅,表兄弟、表姐妹几十个,过年了,三两天根本就走不过来。而且亲戚之间,也就年节才能正儿八经的凑一回,所以每次走亲戚,老公都要喝酒喝的尽兴才回。 我做新媳妇那年跟老公走了一圈亲戚,想来就头大,转了几个村子,村里那时候也还没修柏油路,骑摩托在土路上颠簸,我在后座抱着带去的酒和礼品,认亲时要挨个的叫人,被塞了些或瘪或厚的红包,然后呆头鹅似得任人看和摆布。后来,再叫,也不肯出去了,只陪公婆在家伺候亲戚。再后来,有了孩子,就更不出去了,在家看孩子。孩子两岁那年春节,话还说不很利索,老公出去走亲戚,问他:“带着你走亲戚去吧?”他就使劲往摩托车上爬,嘴里嘟囔着:“带着你走亲戚的,带着你走亲戚的。” 最近几年,为了照顾我的孩子,公婆也进了城。可是,每年春节,他们还是回老家过年。包括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儿子,对老家的春节也情有独钟。他们觉得,唯有在老家过年,才真正有年味儿。 2017年1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