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辽阔之海 于 2016-2-19 09:20 编辑
一抹晃动的灯影
高青 郭明晓
寒冬不怎么情愿谢幕,春天早已急不可耐。挡不住春节的热闹,元宵节的繁华。
印象中最留恋的元宵节,竟是博山的灯会。那时也就四五岁的样子,做了汽车坐火车,爬山过海到博山赏灯会看杂耍,那可真是人如潮灯如海。千山万水的远。博山白塔镇上有祖母的娘家,还有一个王熙凤般的人物,是祖母的侄媳妇。父亲领我去时,祖母年岁大了。父亲大多去小海眼的姨家,去拜望表哥表嫂,一大堆表亲。还小的自己分不清谁是谁,人都和气,口音不同,风俗不同,大多时候怯怯跟在父亲身后,不大敢说话。
去白塔镇舅姥爷家,还有一个白白胖胖个子不很高的舅姥娘,很热情,和父亲攀谈着,总是问祖母的一些事,家里吃啥,穿啥,从她不断得唉声叹气里知道祖母迫不得已流落到了北上。到现在还记得她为我做一碗炒面的样子。从那时再也没吃炒面,炒面的香甜却一直留在味蕾里,那才是博山的真滋味。那里人说我们的家这块叫北上。也奇怪,自己的外婆也是博山八陡镇。都是那些年一筐一担来北方,日子紧巴巴,不然谁家会把闺女发送那么远。在我跟父亲能走动亲戚时,博山已经吃穿不愁,境况很好了。表叔表大爷们都在矿上,井上,窑厂上班了,表婶子表大娘个个也都花枝招展,妩媚动人。
父亲每年都去一次他的外婆家,也都是在元宵节。小小的自己跟着表表哥姐弟妹们从小海眼一路向南,一路爬坡,自行车骑得飞快去看灯。好多具体情节都已忘记了,唯独那年的灯会还映在脑海。很大型的元宵灯都是一出戏,八仙过海,猪八戒背媳妇,吴刚伐桂,宝莲灯……每个灯都有一座大房子那么大,琉璃灯,纸绢灯,家家户户门前都挂得满满的,有一个街道上从这家到那家也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精巧纷呈的小灯笼。跟着人群向前游动,那不是走,而是被涌着向前,不敢低头,不敢蹲下系鞋带,使劲攥着大人的手,应接不暇的是半空中一道又一道美丽灯景。脂香粉浓,在薄薄的春寒中趁着夜风,一波一波涌动,盛装的女子们那可真是汗湿春衫,白玉灯,玻璃灯,无骨灯,把夜晚照的如白昼,每个人的脸上都浮动着一抹红光,摇摇欲动。“风消绛蜡,露红莲,灯市光影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萧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光彩迷离,衣香鬓影,玉树琼枝,满眼盛世繁华,现在想来仍如梦境。
最大的灯街在一条河边,那是孝妇河。走很久路,看无数的灯,美好景致早已超越了一个孩子的想象,满眼里处处都是新奇,都是狡黠的眼睛,都是无边的诱惑。东风浩浩荡荡长驱直入,元宵夜里花开无数,月色撩人,洞箫悠扬,一条龙灯在拥挤的人流里舞得人眼花缭乱……
回首往事,灯火阑珊。那些人那些事清新如左,即使繁华落尽,只剩一抹灯影晃动,美好依旧,那些场景如今已是更鲜亮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