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方寸读城 于 2015-8-19 05:37 编辑
行走沂源,读懂七夕 周村 徐铭强 小时候,七夕节是个看不懂的节日。爷爷给我讲完牛郎织女的故事后,指着天上感叹地说:今晚隔河相望的牛郎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了。我除了繁星、明月,啥也看不见;邻居家干丝织厂的五嫂,供奉了瓜果,穿新衣祭拜织女,不知何用意;有时还会和小伙伴一起偷看相依在葡萄架下的男女,竖起耳朵却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后来,随着长大,渐渐知道了:葡萄架下的男女,是在聆听牛郎织女的脉脉情话,也在窃窃私语自己的佳期;邻居家的五嫂,是在乞巧,求织女星赐予心灵手巧;至于爷爷,则是期盼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等明白了这些,却又禁不住去想,有中国四大爱情传说之首之称的“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哪里呢? 缘份天注定,往往有所思即有所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竟然有幸参与了一项七夕文化活动的策划。时间是2009年七夕节,受沂源县邮政局一位局长之邀,伙同几位朋友前往沂源大贤山考察”牛郎织女”传说。 行走在沂源,远远望去,流经燕子崖的沂河,长满松柏的大贤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大贤山的悬崖峭壁上,有个唐代修建的“织女仙洞”,隔沂河相望是牛郎官庄中的牛郎庙。据说每年七月初七,天上的银河与地上的沂河正好上下对应,牵牛织女星与地上的牛郎庙、织女洞也上下对应,乃在天成象,于地成形矣。原来人人耳熟能详的“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就在沂源呀! 短短的三天行程,热情的局长不停地向我们谈起沂源关于牛郎织女的民俗与渊源,感染了每个人,开拓了大家认知的视野。末了,主人很客气的布置了作业——为来年淄博沂源申请的《牛郎织女》邮票发行多写文章宣传。 记不清从何时起,我忽然就喜欢上关注与考证一些淄博民俗、历史方面的东西,也曾写过一些类似的文章,都是不起波澜之作。沂源归来后,我费时几个月,查阅了大量的关于“牛郎织女”传说的文章,并且一头扎进一些介绍齐国历史文化的书籍中,广泛取证,合理推断,梳理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称呼“牛郎织女”传说起源地的地方很多,这些地方不仅有自古流传的有关牛郎织女的民俗、风物、典籍记载,而且亦有当前政府源自文化、商业经济角度的强力推介,当时各地对于这一平民爱情文化资源的争夺正如火如荼。我把观点归纳分解成了5篇文章。在2009年末至2010年8月份期间,以《中国邮政报》为阵地,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关于“牛郎织女”传说起源的争论,最终力挺了淄博沂源的说法。 一连三届七夕情侣文化节,我都走进了沂源。沂源政府营造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七夕文化活动,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情侣与游客。游走在山水之间,大家都用全新的心情感受着古老传说带来爱情体验,在这个绿色清新、富有文化底蕴的县城里享足了浪漫涌动的气氛。 我多次登临了承载千年动人爱情传说的大贤山。混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总是满怀深情,静静地独味这方多情的山水。每当临顶远眺的时刻,我都想说:沂源的七夕节,我读懂了你!
徐铭强:笔名金石、羲和舞,淄川人, 出生于1971年,现居周村,9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淄博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有散文、小小说、诗歌作品散见于《淄博声屏报》、《鲁中生活日报》、《淄博财经新报》、《淄博晚报》等报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