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5
再读《水流云在百年情》
王桂兰
因为读了国承新老师的《找回流失的岁月》这本书,写了一点心得体会《我读国承新老师的书》在多家网站相继转发,认识了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原淄博市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国承新老师2021.10.30国老师又把他所写的散文集,诗集并逐一签名送给了我: 《臧克家诗文启示录》,《贺敬之诗文启示录》,《感受苗得雨》,《一路坎坷一路歌》,《风流孝妇河》,《美酒一杯声一曲》,《我们一同走过童年》
《让心灵拥抱祖国》 ,《找回流失的岁月》,《桃花依旧笑春风》,《风从故乡来》。
《水流云在百年情》只所以更加感人,是因为作者用《国之爱》《亲之情》《人之谊》贯穿了这本书的始终,是一本充满了《爱》和《感恩》的作者的倾心之作!第一次在读《朦胧的父亲》,《苦难的母亲》时就已经潸然泪下!之所以再继续读下去是因为这本书里面充满了满满的感人的故事,在这本书里作者把自己剖析的像一面镜子一样那样的晶莹剔透,把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对事业,对家庭,对同事,对朋友的爱和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从中看出了国老师感恩载德,忧国忧民,爱憎分明,知恩图报,饮水思源……的心灵之美,爱心之美。正如任启亮先生说的: "把一腔真情注入笔端"!
《国之爱》:
在《国之爱》中作者通过《军装》的回忆,把自己一个农村贫苦的农家孩子的成长如何在解放军大熔炉里历练成一个军政干部,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系在一起,这是何等的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对解放军大熔炉培养的感恩和青春无悔的信仰。
在《徘徊西铺话松龄》《冬日里的聊斋故居》……《地下的辉煌》的临淄……,《令人向往的马踏湖》……《故乡明月在》的东衣村,……作者穿越历史时空,纵观古今,浮想联翩,想到的是国家的繁盛和衰败,想到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先人的敬畏,想到的是劳动人民的疾苦安宁……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
通过《绿》色的树的描写,绿色的树叶,绿色的菜想到了它们是怎么舍身为人,视死如归用自己微弱的之躯无怨无悔的奉献给了贫困肌饿中人们的肚子,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在几篇关于台湾《听台湾》,香港,澳门的文章中作者的诗……"我仿佛感受到台湾像一座正在溶化的冰山,正在不知不觉溶入祖国的海洋;像一只远航的船,顺风的帆,正在一步一步靠向祖国的海岸;象一道祖国身上划破的伤口,正在慢慢愈合,与祖国共存,于祖国同在";…… 有时/我想/化成一片云/飘到台湾岛/下一场相思雨/哭透这多难的土地/有时/我想化成一根针/一头穿起大陆/一头引上台湾/缝合这诱人的江山/这就是我一个炎黄子孙的心声/也算小小的企盼"……一颗滚烫的赤字之心让人泪流满面!
在《家在何方》中作者
写到: "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要问家在何方?……就在出生的土炕上,母亲的怀抱里奶头上,村头,堰边,树上,山上,屋檐下,童年的记忆里……在我那偏僻的小山村,在我那废弃的屋脊上,在我祖辈的坟头旁"……,浓浓的家乡情,亲人爱!这就是一个农民儿子的乡恋!
诸多文章中作者把自然界的天地;太阳;月亮;春夏秋冬;风霜雨雪;花草树木;山海湖泊,地域风光……拟人化的描述娓娓道来,用敏锐的观察力去诉说和认知,并引用了诸多的名人古诗和自己即兴发挥写作的诗,从中看出了作者的知识渊博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对大自然的爱和敬畏,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一切,去释怀一切!
《亲之情》:
在《没有丰碑的丰碑》 中民国18年爷爷捡到当时能置200亩地的500块现大洋,三年后无人认领,后来给村里修建了2座红石桥;就这一名垂青史的事迹则给后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而国老师在后来的人生中继承爷爷的优良传统而形成了自己乐善好施的品格。
在《夜深沉》一文中写到1960年国家遭遇天灾生活困难时,12岁少年的自己(偷)煎饼夜行崎岖不平八里山路给母亲送救命粮;生自己的北屋亲娘,养育自己的南屋大娘都铭刻记心间;《义薄云天的二舅》中二舅在困苦中帮助自己,百般关怀照顾自己;在《最后的日子里》不计前嫌去百般照顾病重的二哥,劝告二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至今还照顾年迈生活困苦的二嫂,想到的是二哥让他读书上学的血脉相连的亲情;在《不尽的怀念》中对岳父关爱至极的感恩之情;在《贤妻良母》中与爱人高翠花的伉俪情深;在《雪花送来女儿》中的祖孙的天伦之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