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忆
成都 刘文嘉
端午很快要来了,街头巷尾充满过节的气氛,街边到处都是卖彩绳,卖粽子的,以及卖艾蒿的地摊。走在其中,记忆不禁被拉回到幼时。
小时候家里穷,每次过端午,全家人要提前两天就动手准备,父亲要骑半小时的车,赶集采买新鲜的苇叶,一买回家,奶奶就要动手清洗。隔日奶奶与母亲就要包,包粽子是技术活儿。她们将饭桌放摆在院子里,桌上摆有一盆糯米与一盆苇叶,奶奶与母亲就拿着小凳子坐于两边,先将苇叶拼接好,卷成漏斗一样的形状,再用勺子舀起糯米,倒进苇叶卷起的漏斗内,盛满后,再将苇叶顺时针包起来,直至将苇叶卷没了,也看不到糯米的影子了,要装多少米需要手上把握好,要做到滴米不漏,然后再卷上苇梗即可。
可是我家不用苇梗,而是用马莲,因为它长得房前屋后到处都是,可见就地取材,三角状的粽子就算包好了。年景好的时候,粽内会被放入一粒枣,或者一些豆沙。母亲缠马莲总是习惯性地缠两下,随手一系就完了。奶奶就不一样了,总是缠得匀称,不苟一丝,如同宽齿梳一样,系得也牢实。奶奶很讲究美,尤其是外在的观感。不仅是粽子,奶奶包得饺子也很有观赏性,包的褶皱整齐划一,就连缝补衣服的针脚也很一致……她无论干什么追求完美。然而这种完美终于未能遗传给我,我曾为此苦恼了很长时间。只能坐在总饭桌前观摩,有时帮忙添加糯米。粽子通常一个小时就能做好,再放入锅中闷熟。苇叶的清香四溢,惹人垂涎。
端午这天,一早父亲就会去山上拔艾蒿,再将艾蒿放在门前,母亲则忙着将五彩线脚搓好好,帮我们戴在了手腕上,母亲又煮了几个鸡蛋,奶奶则端出来热气腾腾的粽子,吃着香甜软糯的粽子,看着斑斓的五彩线,早晨也变得很美好。吃完了的粽叶,奶奶负责清洗晾干,以待明年再用。
之后才知端午的来历,以及屈原这位诗人,被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震撼。如今想来,端午节除春节外的较为重要的节日,因为它风俗多,情意也重,凝聚着人们对于屈原高洁品格的敬重,更承载了人们的精神理想。过去,人们工作繁忙,没时间包粽子,以及拔艾蒿。这些年端午节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的传承,更多的人开始亲自动手,包粽子,拔艾蒿,好不热闹。
幼年一去不再,回忆飘远,买的粽子总是吃不出以前的味道,我总在问自己为什么?想来想去,原来是少了一种情谊与乡情的连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