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深山樵夫 于 2018-12-23 16:58 编辑
三、新时代长征路上的豪迈壮歌:《一无所有》《风流歌》
2016年10月17日《工人日报》发表文章:《流行乐坛里的文学大师》。文章是这样写的:“ 这几天接连发生了两件音乐与文学跨界的大事:华语流行音乐的“词坛泰斗”庄奴先生去世,人们才发现原来那么多隽永的歌词都是出自这位资深才子的妙笔;美国著名民谣歌手鲍勃•迪伦爆出冷门,击败村上春树、阿多尼斯等热门候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文学研究者关注摇滚乐已不新鲜,北大谢冕教授把崔健的《一无所有》选进了《中国百年诗歌经典》,复旦陈思和教授更是在教材里用了一节的篇幅专门分析这首歌,并称赞崔健为中国“首席摇滚诗人”。陈思和教授也把摇滚歌词与流行歌曲做了切割:流行音乐是“媚俗的商业文化类型”,迁就大众的兴趣,因而“必然不可能含有太多独特的及创造性的内容”;而摇滚乐则是“对流行音乐的叛逆”。曾被视为“靡靡之音”的流行音乐,似难登文学大雅之堂,但其实流行音乐与诗歌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说不清的家务事。国风乐府是当时的民间小调,后来都成为文学的最高典范。宋词和今天的流行音乐最为相似,柳永的词甚至传唱到西夏和高丽的街头巷尾,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流行音乐中当然充斥着大量俗劣之作,但其中自有绝妙好词,在黄霑的《沧海一声笑》,罗大佑的《亚细亚的孤儿》,还有李宗盛、林夕、方文山等人的佳作面前,当代诗人们也未必很有底气。这些人真可以称得上流行乐坛里的文学大师。”
对作者崔健而言,《一无所有》只是一首简单的情歌,但他也指出歌曲中有着对个人自我的强烈追求。一些人认为歌中表达的是爱情和欲望,很有《诗经》的文学表达手法的继承和活用。还有一些国外专家认为歌曲中包括政治隐喻,将中国喻为其中的女友。也可以理解为作品体现了一种民族性。佛罗里达大学学者乔纳森•马图赛兹认为,这首歌表达了政治上较为敏感,且无法通过其它任何媒体表达的理念。这种解读认为,歌曲开始不久后的歌词“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是在对一种“屈辱,缺乏个性、财产和个人自由”的情绪表达:,一种年代中国青年的“失落感和迷失感”。民族音乐学者蒂莫西•布雷斯指出,对这首歌曲歌词的一种常见分析就是,“一个男孩对女友所说的话,就像年轻一代想对其祖国说的话一样。”布雷斯认为,这种歧义来源于歌曲名称《一无所有》,从词组结构上来说,这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字面上的意思是“什么都没有”,但是从一句表达来看,这句话没有主语,所以就既可以认为其指的是“‘我’一无所有”,这时这首歌就是有关两个人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我们’一无所有”,这时歌曲就有了社会评论的高度。
复旦大学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陈思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认为,《一无所有》是崔健早期摇滚作品的代表作,与其他早期作品一样表达了觉醒的个体在“长征路”上或正要“上路”的情形,表达了一个文化反抗者追寻个性的艰苦历程。他指出,歌曲的核心主题是“否定”,对过去、历史与现实的否定产生了“一无所有”的情境。李皖称歌曲是崔健“突然爆发的呐喊”,其内容与当时刚走出文革的中国民众思想状况吻合。他认为,老一辈人经过了文革的幻灭,建国三十年坚持的信仰和理想从此不复存在;对年轻一代人而言,小时候接受的价值观崩解,使他们陷入了巨大的空虚感中,经过了追寻“伤痕”和“反思”以后面对的价值真空将它们置于迷惘的十字路口,对现实产生了焦虑与困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勇认为,改革开放开始以后,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冲撞,中国民众受到了刺激和唤醒,加深了物质与精神上的赤贫感。《一无所有》与这样的心境产生共鸣,让听者产生了巨大的震撼。
崔健在多年后接受采访时称:“创作《一无所有》实际上很简单。写这首歌的时候没什么,我甚至都快忘了”,创作契机是为了参加百名歌星演唱会而想写一首新歌,因为以往的作品“可能不大合适”,于是便“随便写了首歌”,写完音乐填词后选择了最能代表整首歌词的“一无所有”作为标题。
坚持自我的个性,坚持独立的思考、表达,坚持对自身和现实的审视,这是崔健的原创音乐带给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诞生了一大批广有影响的诗人和作品,如同四十年来的中国经济一样,四十年来的中国诗歌也发生了极其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一批极其优秀的重要诗人,除了书中所写的北岛、舒婷、多多、芒克、顾城、王家新、西川、海子、柏桦、李琦、叶玉琳、杨克、陈东东、张烨、潘维、江一郎、史一帆、韩东、伊沙、潞潞、黄灿然等诗人以外,尚有安徽的梁小斌、叶匡政,山东的寒烟、孙磊,重庆的傅天琳,河北的大解,河南的蓝蓝,云南的于坚等。他们以各自的才华与能力,为中国诗歌添光溢彩,留下了灿烂光辉的一页,后人将会记住他们,文学史也会记住他们。但是其中似乎没有为改革开放鼓与呼的能够扛鼎的作品。期间,著名诗人杨牧的《我是青年》也是轰动一时,但是太短,无法担此重任。诗歌《风流歌》是一部长篇抒情诗,我认为能够担当扛鼎重任。这首长篇抒情诗是著名诗人纪宇于1980年4月28日晨写于青岛,发表在《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配乐朗诵,并作为交换节目与各省、市广播电台交流,举国传播,广泛流传,在群众中特别是青年中产生了较好的影响。1982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诗集《风流歌》。后来,纪宇续写了《风流歌》之二和之三,在<中国青年报>发表,大中学生们争相传抄、朗诵,在八十年代的大学里,无人不知《风流歌》。时至今日,仍不失为传承经典。
《风流歌》内涵丰富、深奥,对社会、对人生作了深层的探究,更新了传统的美学观念.诗人通过对风流的描写和赞颂,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人生的热切向往和追求.此文历经几年,共接续到三部,当时很多的广播台争相播放朗诵,今天全部搜集整理。在此发布,希望读过听过的和没有接触此文的朋友一领其中的文范。《风流歌》是一首震撼人们灵魂的好诗。诗作对美的执著追求,令人振奋! 从哲学的角度看,《风流歌》对社会、对人生作了深层的探究。从美学的角度而言,《风流歌》更新了传统的美学观念。在新诗创作多了平庸,少了灵气之时,《风流歌》开拓了新诗创作的崭新天地,为新诗的发展立下了一块丰碑。《风流歌》由四部分组成。一、什么是风流;二、风流的自述;三、我和风流;四、真正的风流。无疑,它是一个境界深邃、音域宽广的协奏曲。《风流歌》是颂歌,《风流歌》是放歌。《风流歌》好比是辽阔无垠、波涛汹涌的大海,其内涵相当丰富、深奥,需要认真品味、解读。 “风流”一词有着丰富的内涵。一般指有功绩、有才华,不拘礼法的人的行为,又指男女间行为放荡的苟且之事。由于受旧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视风流为轻佻、放荡、不正道,而无视其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闪光点。纪宇不为传统观念所囿,为“风流”正名,为之唱了一首天地浩然正气的颂歌。其作品有以下显著艺术特色:
执著的追求。诗人开篇就提出:“风流呦,风流,什么是风流?”这就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接着,诗人直言不讳,表白了自己崭新的观念:“风流呦,风流,谁不爱风流?”对这个严肃的问题,诗人作了长时间的思索:“我思索的果实像仲秋的石榴。”这表明诗人的思索已经成熟。诚然,只有悟到“风流”的真谛,才能说出“风流”的内涵。在“什么是风流”一节中,诗人认为只有“风流人”才能认识风流、理解风流,说出风流的内涵,指出风流的外延。如果像“丑类一般鼠窃狗偷!”、像“苍蝇一样追腥逐臭”,那怎能理解透彻“风流”? 怎能追求到“风流”? 接着,为了寻求风流,诗人不仅询问了朝阳、北斗,而且询问了彩蝶、蜜蜂、大海、明月。诗人问道:“风流呦,风流,你在哪里?”彩蝶说,在“春光里嬉游”;蜜蜂说,在“花丛中奔走”;大海说,风流是浪上一只白鸥;明月说,风流是花下一壶美酒。这些回答,既含蓄,又浪漫! 说明风流的内涵是丰富的、多义的。为了进一步彰显风流的内涵,诗人又将风流与理想、青春、友谊、爱情、道德、时代等进行比照,从正面强调了风流的美好、闪光的本质。诗人诠释了风流的内涵后,又谦恭地说:“风流呦,风流,请你回答:这样的理解是不是浅陋?”应当说,诗人对风流的理解是深刻的,既解读了风流的本质,又发现了风流的美,以及风流在随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变化而变化。诗人对风流的寻求,不在于他是否发现了大千世界的全部风流,而在于对风流的执著追求:“风流呵,我发誓将你追求”。假如炎黄子孙都有这种追求精神,中国将会成为“风流”之国,人民将成为“风流”之人。在华夏大地上,多一点“风流”诗、“风流”歌、“风流”舞,那该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事啊!
虔诚的自白。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让风流自问自答:“什么是风流? 风流在哪里?”风流说,他是“僵化的敌人”,他是“春天的密友”。他像鲜花、像姑娘、像鹿、像雄狮。将风流比作鲜花、姑娘、鹿、雄狮,突出了风流鲜艳的色彩,妩媚的姿容,矫健的体态,威武的气概。在诗人的笔下,抽象的风流有了具体可感的形象:有时像“清风徐徐”;有时像“碧水悠悠”。诗人进一步将风流拟人化,让其自述道:“有时,我化作新娘秀发上一段红绸;有时,我变成战士躯体上的一副甲胄;有时,我是明眸里的一丝火花;有时,我是铁马冰河风飕飕;有时,我是气吞万里雄赳赳”。在这里,诗人赞颂了风流的阴柔美、阳刚美、明丽美、苍凉美、雄壮美。看得出来,诗人通过绘制风流的美丽图画,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人生的热烈向往和追求。
痛苦的反思。古老的中国优秀文化,造就了大批英雄豪杰、风流之士。屈原、张衡、张骞、鉴真等,他们的风流业绩与天地共存、与日月争辉。对他们,诗人作了热情的歌颂:“血沃的中原呵,古老的神州,有多少风流人物千古不朽!”然而,在中国数千年的漫长历史中,风流人物并非一直被颂扬,相反,在黑暗的年代,不少风流人物都被埋没,甚至被丑化。还有一种现象:一些人思想观念落后,不知风流为何物,错误地将其视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韵事。在“我和风流”一章中,诗人痛苦地回忆了“风流”被玷污、被亵渎的情景,指出这是庸俗、愚昧的表现。应该说,这段痛苦的反思,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它告诉人们:中国几千年来封建思想的积淀太重了! 如果不作深层挖掘,无情抨击,就无法清除历史的陈垢。试问:陈垢不除,谈何风流?
风流的时代。如今的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是风流的时代。时世造英雄,开明盛世,为风流人物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英雄造时世,风流人物创造了历史,推动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在新的历史时期,神州大地涌现出众多风流人、风流事。作者在诗中写道:“炉前激战,酿一炉红酒,遥举金杯,为祖国祝寿;海上疾驰,抖一条白绸,浪献哈达,赠五湖四海。”这是普通劳动者的风流!“在西德考博士学位,对答如流,一片绿叶舒展,预示金秋;去美国作旅行讲学,切磋研究,一枝红杏出墙,满园抖擞。”这是时代精英的风流。焦裕禄,可谓风流官;雷锋,可谓风流兵。放眼神州,花有风流,松有风流;北斗有风流,卫星有风流。在这个风流四溢的时代,祖国亿万人民都在创造风流,追求风流,共同“绘四化之图,建幸福之楼,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铺锦叠绣!”诗人满怀激情,放声歌唱风流的人,风流的事,风流的时代,读之,令人精神振奋,力量倍增!
浓烈的感情,磅礴的气势,面向现实,讴歌时代是纪宇诗歌的鲜明特色。在当时诗人纷纷转向非诗时代,诗歌面临危机的情况下,纪宇不拘于时,始终保持着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创作风格,这是难能可贵的,时代需要纪宇这样的诗人。 在今天的网络时代,似乎降低了诗词创作的门槛,特别是对商业化创作的过度追逐,大量低俗、浅薄的诗歌的充斥,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诗歌在数千年来一直传承的风雅和神圣!
《一无所有》很短,但是意蕴深远,令人久久难忘;《风流歌》很长,但是句句叩击心灵,震耳发聩。向文学经典《一无所有》《风流歌》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