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宋庆法 于 2018-3-14 09:48 编辑
过年,爽快约来“淄博蓝”
临淄 宋庆法
除夕夜,应该是个震耳欲聋的夜晚。往年,日头不急不慌,藏藏匿匿间,孩童们可是等的不耐烦,零零碎碎的爆竹声,一阵紧似一阵,像攻城拔寨般杂噪,定要把到人间作乱的“年”炸回去。
小时候对燃放鞭炮情有独钟,几乎从送灶王开始,大人送灶王时焚香烧纸,咕咕唸唸着一套话语,当时不知道也无意知道“梵语”的意思,及至后来才明白,大人是在说“上天言好事,下界带福来”之类。大人做完应该做的事,转回身来,对孩子们说,放炮仗送送灶王爷吧。巴不得听到这话的孩子,即刻迅速点燃引信,一声声“咚咚咚”响过,把灶王爷送去了何方,鬼晓得,天晓得。
那时的炮仗头数叫20,实际19头就不错了,也不舍得成串放,要拆开一个个打单蹦,只有年初一早上,饺子盛碗里,大人才叫成串燃放一支,噼里啪啦响过之后,若有个绝芯的,还要小心翼翼扒开,看到有黑药,战战兢兢点着,呲溜一声烘起一团烟雾,始罢休。
周遭几乎没有污染环境的工业,过年放爆竹对环境的危害忽略不计。后来从鲁迅的文章中知道了“霾”这个字,字是认识了,“霾”是个什么东西,一直无缘相识。
条件好下来,人们的手头宽裕了,过年燃放烟花爆竹已不那么吝啬,小孩子盼过年,已经不盼吃和穿,一挨过了23,炮仗声声响无边,吓得猫儿躲,狗儿窜,鸟儿不知哪里钻。电视的普及,把大人拴在了室内的荧屏上,孩子们却不受任何羁绊的束缚,更乐意亲近室外寒冷天气,蹦蹦哒哒点燃自己的喜爱物。
剧幕此时拉开,一声声炸响,硝烟弥漫的气味,堙没了电视的声音,逼得大人不得不紧闭门窗,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前,达到一个小浪潮,春节联欢晚会开始后稍有降低,除夕钟声的敲响,又掀起一股高潮,天亮前逐渐进入尾声。
雾霾一年比一年严重,人们迁怒于工业污染的同时,烟花爆竹也不能置身事外,早些年有不少地方明令禁放,但大都雷声大雨点小,禁而不止,不了了之。盼望一片蓝天的出现,成为人人关注的话题。幸好一个名词“淄博蓝”酝酿成功,烟花爆竹禁售禁放,党员带头签约,波及大众百姓,信心满满。可怎么也打不消千百年遗留下来的顾虑重重,一纸约定,怎能禁锢得住世风世俗?
不信东风唤不回。今年的春节极少听得到鞭炮鸣,偶有稀稀落落传来,霎时戛然而止。睁开眼,拜年的人群不再“踏浪”而行,没有了鞭炮残留,大家的步子迈得更踏实了,抬头看看天,白云结伴优哉游哉,多少年来,大年初一呈现“淄博蓝”,人们真的相信了那一纸约定,约来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