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劳丁 于 2017-9-1 16:39 编辑
博山镇朱家庄古井群 丁恩昌
目前,博山镇朱家庄保存较好的古井有13眼 ,较出名的有黄栌井、八角琉琉井、上井。黄栌井开凿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6),因井旁有老黄栌树一棵,故称黄栌井。井邦上部是石灰岩垒砌,井台四周用料石铺筑,井囗上有井绳磨出的十三道沟槽,可见当年打水之艰辛。清光绪甲午科举人丁会英赋诗赞: 四丈九尺黄栌井, 汗水洒落井口平。 磨尽钢錾万凿秃, 泉润紫萝百业兴。 井西侧墙根原有石碑一块,记载了凿井过程及首事人等,翻铺井台时被损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笔者曾多次请村中长老尹兆征、王维艮、丁寿昌、郑志坡等回忆碑文内容,大意是:大清乾隆初年,村夫凿井而饮,固农家乡也。凿井得水,亦众民竭力捐资助工之举。然物得之不易者甚珍。众凿而下,遇磐石而止,次年大旱,其涸立待。父老共议,复凿深进,其成则有独难者矣。苦凿三年,大井告竣,终得其泉...... 朱家庄地处丘陵,现设四个村民委员会,耕地3,994亩。清光绪《续修丁氏族谱》载:“始祖明洪武初年(1368年)自冀州迁于青州府益都县朱家庄定居。 清乾隆年间山东大旱,对于靠天吃饭的朱家庄百姓来说,犹如雪上加霜,村里的水井眼看干涸,人、畜饮水成了大问题,有人赶着牛羊翻山到十里外的谢家店饮水,村人十分焦急。德高望重的郑氏族人、丁氏长老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几次召集庄里乡亲商议:想彻底摆脱缺水困扰,打一眼深井解决上千人及牲畜用水困难,让生活才有保障。这一倡议得到了父老乡亲的支持,一致拥戴他们为领头人,并请来 “水文先生”,看好水脉走向,决定在龙王庙前十五米处打井。井址选好后并架乩选定井口位置。井址定下后便开始投工筹资。族人除带头捐款施物,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凿井工程。那时没有吊装设备,只得靠井绳和辘轳提渣。井凿至十几米后,便遇到了岩石层。不能用炸药放炮,只得用錾子凿。到底挖至多深、何时能出水心中无数,所需费用大,各种困难接踵而至。井凿至二十余米,石质坚硬,出现黄色石质,且坚硬无比。匠工们只得一锤锤、一凿凿攻取,随着筹资的困难,财力的匮乏,凿井日渐艰难。当第二年秋后井打到四丈深时,水己淹至人胸,只好停工。可第二年五月大旱加剧,水量减少,最后干涸。为不前功尽弃,他们又克服困难四处筹资,用一年时间又下凿九尺,最后到了一升石渣一升铜钱的境地。当最后一钻头下去,泉水喷涌而出,有的工匠来不及收拾工具只好上井。由于水井深达四丈九尺多,平时水位高,一托长井绳或用担杖便可汲水。但遇大旱水位低,必须用几根比拇指粗的井绳衔接方达水位。三十多米的井绳得三十斤重,打水时一头井绳一头筲。用木桶打水必须两人住井口用力,连拉带拽方能打上,井口上磨出的道道沟痕换过多次。黄栌井自打成 至今从未干涸。为方便村民用水,黄栌井南五米处设置了两个大石槽,长二米半、宽一米、高八十厘米,其中一个下面有拇指粗的排水孔,供村人洗衣、牛羊饮水之用 。 朱家庄古井群中,八角琉璃池名声远扬,泉眼在池底西北角,泉水清澈见底,除大旱之季常年不枯,秋冬夏担水饮用水基本与池口持平,到了三九寒冬,池口结冰,上面象蓋了一层琉璃,故称八角琉璃井,因池北面影壁墙上有石刻书法“墨池”又称墨池。八角池东 二十公分下有一排水道口,水汇入从浮云桥下流出的清泉进疃湾。 村中另有明洪武初立村后打的捎门古井及小崖坡井、龙王庙井、李家井、兴泉酒店井,龙彪家族老井、核桃园井、东村新井等十三处。自1986年各村先后通了自来水,井水不再饮用,除八角琉璃井、龙王庙井被垃圾掩埋,从安全角度出发,多数井口都用料石封蓋,保存完好。 黄栌井凿成至今已二百六十多年,诸多传说轶事沉淀了人们对凿井先辈的缅怀。笔者认为,一个自然山村,能留下这么多古老水井 ,在淄博市罕见,在山东少有,吃水莫忘开井人。感谢前辈给子孙后代留下了这些珍贵的物质与文化精神遗产。 注:这是为朱南 整理 的古村资料 (丁恩昌:国家一级编剧、淄博市首批拔尖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