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宋庆法 于 2016-10-30 15:56 编辑
申池桥头倚栏杆 临淄 宋庆法 临淄区凤凰镇境内有个村子叫申桥,志书上笼统地说乌河由南而北流经一古桥而名,但为什么叫申桥,史志也没有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古代齐国“击鼓吹竽七百年”间,宫廷建制一应俱全,休憩娱乐自然不可缺少皇家园林,然而,随着历史钟声的渐行远逝,齐国的园林只是深藏在地下和典籍的记忆里。围绕着它的坐落地点,尽管各持己见者争来吵去,谁也不否认齐国园林的存在,又相互否定他人的观点。毕竟经过了几千年的风雨浸蚀,“庐山真面目”业已支离破碎,后人很难再以瓦全,加上自身“抱着琵琶半遮面”,多少人“千呼万唤不出来”。历史老人总是有意无意跟我们捉迷藏,考验他的子孙们的智慧。但对齐国的苑囿,有一个不存在争议的相同共识,那就是天上有瑶池,地上有“申池”。 晋代有个叫杜预的留下了这样一个说法:“齐南城西门名申门。齐城无池,唯此门左右有池,疑此则是。”由此人们概念中“申池”是齐南城西门外的护城河。直至明朝临淄城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上,分别镶嵌着“淄流斜抱”、“愚岭遥盘”、“牛峰翠蔼”和“渑池衿带”。其中“渑池衿带”意为不远处的渑水与申池,犹如城之襟带。当然,此时临淄城的覆盖范围俨然难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提并论了。 有异议者则搬出书籍上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齐国有一座严禁平民百姓入内的苑囿,方圆四十里,位置在郊关之内。”透露给我们的这一丝信息,或多或少找到了确切位置的依据。 何为“郊关”呢?《尔雅》上有个明确的说法:古时国都“方五十里为郊关”。按照古代“里”的计算方法,从临淄城“申门”往西“方五十里为郊关”位置,应在今愚公山与“兴边路”以东。 凤凰镇政府驻地东约1千米处,有一座元代修建跨越乌河的石桥,是连接通往古齐都申门之路,桥头碑刻“申池”二字,根据传说是齐国申池花园的一部分。民间至今流传的“马跑泉,坌倒井,上天梯,摩天岭,齐国君臣游玩处,申池苑囿四大景”,专家们引经据典论证为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至此,申桥村名的由来解开了一道历史公案。傍申池苑囿的古桥立村者,将村名恰到好处地嵌入了历史文化元素,申桥之名,名正言顺,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村名文化也是一种历史的延续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