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阅读] 书恋
周村、张志成
上世纪1963年,我正读小学三年级,已经能够断断续续的阅读课外读物了。我家住着三间土屋,两明一暗,在东暗间的门框的右上角,挂着一盏洋油灯,每天晚上,我都会站在门框边借灯光读书。因为遮光,总会惹的弟弟妹妹不高兴,为怕多烧洋油,也会召来父母的责怪。
那时侯家里穷的当当响,兜里只要有了一分钱,盼到星期天,头午给家里挖野菜和捡柴禾,下午就偷偷跑出来,步行八里多路,到周村城里看一本小人书。有些小人书是成套的,叫连环画。一分钱只能看一本,一套《岳传》就二十本,一分钱只能看一本,很不过瘾。因为没有钱,只能恋恋不舍的离开。日子长了,那位摆书摊的爷爷知道了我是从乡下赶来的,很是同情。从那天开始,花一分钱看几本都行,往往看着看着就黑了天,每次回家都是跑回来的。又不敢说是花钱看书,挨父亲一顿胖揍是家常便饭。从那一天起,摆书摊的爷爷那张和善的面孔,就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子里。
读小学五年级的时侯,每逢上体育课,由于体育工具不够用,班主任就按排我给同学们讲故事。张士杰先生的一部《中国民间故事选》就有六百多页,同学们听的上瘾,我的听众能达到班里同学们的一半还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刚开始,班主任给了我一把钥匙,竟是学校小图书馆的钥匙,班主任指了一下图书馆,没说一句话就走了,我却如获至宝。于是,小图书馆慢慢的就进了我的家。这些书不但避免了付之一炬,我还成了那个年代最富有的人。时至今日,家里的四大名著和《三言》《二拍》还能见得到。
四十年前,当我在《淄博日报》上发表诗歌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我的班主任报喜。如今,我的班主任和那位爷爷早已不在人世,可他们的举手之劳却使我的智能不断提高,总能够从容破解所遇到的难关,使我在平凡的人生之路上活得精彩,此恩一世难忘。
我的档案里写的是初中,很少有人知道我真正的学历是小学五年级,得到同龄人的评价却是“给个大学生也不换呢。”
只有读书,才能证明这个人——还活着!
根据《幸运少年》修改2016、10、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