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4234|回复: 0

[生态淄博我的家征文]红枫山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3 22: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鲁文博 于 2016-10-14 19:54 编辑

红枫山庄
文/商於任

     在博山姚家峪曾经有一家饭店名字叫“红枫山庄”,尽管现在这家饭店随着景区的开发建设,早已“人去楼空”、难觅踪迹,早已成为历史。但相信很多上世纪90年代的淄博人,特别是博山人仍会对其记忆犹新。
    “红枫山庄”坐落在姚家峪村东南处的山坡上,记得我2002年10月曾经去那里吃过一次饭。尚未进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村口公路上方,横向悬挂着的一个“红枫山庄欢迎您”的条幅和往右侧山上指示的“箭头”标识。
     沿着崎岖的山路上行10几分钟,就到达了饭店,一排平房依山而建,有六七间,形成了一个别致的院落,门外东侧山坡上还有一处凉亭和两排小房子,当时在这半山坡上建这些房子,肯定时极其不容易的,因为当时的小路东拐西转的宽度也不足半米,可谓是“羊肠小道”,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是由人工负重运上去的。
     据说,当时“红枫山庄”的老板是张店人,姓啥名谁早已记不清了,据说饭店开业后的前几年,生意十分红火。特别是《淄博日报》一篇对“红枫山庄”不经意的报道之后,使饭店一夜之间红遍了张店、博山,博山人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去吃饭人的不少,但张店的也特别多,当时,在离城区较远的山上开饭店,确实称得上“有胆有识”,并且山庄的菜做得确实也不错,因此,好多人是慕名而来。
     若干年后,我才明白这家饭店取名为“红枫山庄”的缘由,一是源于姚家峪深秋时节山上红叶很多;二是取饭店旺财“红火”之意。事实证明,这个名字取得很好,说明这家饭店老板有“文化”,他在这里赚的“风生水起”,因此,触发了后来姚家峪村近百家“农家乐”饭店的诞生,使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就餐旅游的好去处。后来,功成名就的这位老板将饭店搬至张店发展,将红枫山庄这张“红利”名片留给了当地村民。
     说了这么多,实际上是说,现在红红火火的姚家峪“农家乐”起源于“红枫山庄”,并由此带动了当地农民的经济发展和富裕。过去“红枫山庄”曾经是姚家峪的“代名词”,现在依然是。其实,在姚家峪并没有“红枫”,我们所看到的红叶,实则是一种名为“黄栌”的树,它是一种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树冠圆形,高可达3-5m,木质部为黄色,树汁有异味,单叶互生,叶片全缘或具齿,叶柄细,无托叶,叶呈倒卵形或卵圆形,夏天树叶是绿色的,秋天树叶则会逐渐变成褐红色,在姚家峪山中随处可见。
      前几天,再次去姚家峪,我又有了一个新发现,在过境路姚家峪路口南侧,看到了一处漂亮的水景幕墙,上面写着“姚家峪颐养社区小镇”。同行的博山朋友告诉我,这里已经启动了由政府和民营企业合作的PPP项目,正在开发建设”博山姚家峪生态养老中心”,总投资19亿元,将建设集老年人养护、养老产业、健康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养老休闲娱乐中心,计划于2020年4月竣工,届时可以容纳10000余人养老和满足2000余人就业,使姚家峪这处纯天然氧吧、无污染的“世外桃源”得到真正的开发利用,造福于广大的父老乡亲。
     从路口往西行,不一会功夫便进入山谷中,只见南北两侧山梁上茂密的植被严严实实,尽显眼底,满目的绿色之中点缀着万紫千红,一簇一簇、一圈一圈、一片一片,绿的青黛,红的似火,原来这红色的部分便是黄栌树叶渲染的红“枫叶”,深秋的姚家峪美极了,不妨您也去一览风采、一睹为快,相信不会让您失望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