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桓台作协 于 2016-10-1 06:26 编辑
爽 约
——追记王新芬
今年三月,桓台县首届王渔洋文学艺术奖开评,按照县委宣传部的要求,我向各位重点作者发出通知,号召大家积极申报。凡是有联系方式的作者,都亲自联系;没有联系方式的作者,都会委托相关同志代为联系。目的就是,凡是符合要求的作品,一定要申报。王新芬就是有作品又没有联系方式,委托与她相熟的同人代为联系的作者。我想,新芬老师一旦看到通知,一定不会爽约的。
然而,三个多月的申报期很快就到了。文联的同志把与作协相关的申报项目转给我,数十件作品中,竟然没有王新芬的名字,也没有她的作品。新芬老师怎么爽约了?我想,以她的实力,在首届王渔洋文学奖中占据一席之地,是很有可能的。
王新芬曾是桓台县实验幼儿园的老师,我认识她,完全是因为工作。早年我在《桓台报》工作时,就看到过她写的文章。大约是2012年,我们才有了一面之缘。那时,我兼任县作协主席不久,对县作协的成员还不十分熟悉,因为参加一个活动,她主动跟我说,她叫王新芬。这时候,人和名才对上号。后来,我们见过几次面,但她从未说过要出版文集。直到2014年十月我搬到在县文体中心的办公地点,她的新作辗转到我手中的时候,才知道她的《风过留痕半生缘》出版了。
拿着她新出版的书,一页一页地仔细拜读着,不时荡漾着共鸣。那些儿时的记忆,那些对亲人的思念,那些对生活的感受,和旅途的愉悦,无一不在述说着对生活的憧憬和感激。她的作品,行文流畅,叙事清晰,描写细腻,感情真挚,是一部质量上乘的个人文集。所以,当桓台县首届王渔洋文学奖部署的时候,就想到这部作品完全可以申报,虽然我没有完全把握作品能够入选。
新芬老师的爽约,使我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对写作和生活充满热爱的人,怎么能够错过这样的机会呢?终于,在8月20日去市区领取“醉美齐韵”征文奖品的时候,我们再次碰面。见面就说“对不起”,解释自己“爽约”的原因,完全是因为自己的懒惰。我向她介绍了奖项评选的规则,两年以后还有机会。岂不知,这次“相约”又成了“爽约”。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愿新芬老师一路走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