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唐天子 于 2016-6-29 16:49 编辑
岳峪门市部:永不过时的“扁担”精神 博山 李福源
岳峪村位于博山区石门景区西北,地处博山、淄川、莱芜、章丘四县市交界处。今天提起岳峪村,不独外地人知之甚少,就是许多博山人也未闻其名,更不知其位于何处。但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这个村却凭着门市部上山下乡的“扁担”精神闻名遐迩,其事迹甚至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 1952年,供销社在岳峪办起了一个门市部,方便大家生活。老百姓为此欢呼雀跃,奔走相告。门市部的设立确实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可是时间一长,老百姓的埋怨声变得越来越大。 原来,门市部里有几个售货员是来自城里和近郊城镇,优越感比较强,有些瞧不起村里的老百姓。老百姓买东西的时候,不是冷眼相对,就是鼻孔朝天,这让那些热情朴实惯了的农民实在有些不适应。加上这些营业员还是工厂的管理模式,按时上班,按时下班。往往老百姓上坡干活了,他们还没有上班;地里活路多,老百姓往往收工到很晚,这时候,营业员却又早早下班了。老百姓开始埋怨起来,俺上了工,你们才上班,俺刚下工,你们早下了班。啥时候去,啥时候你们都关着门,你们到底为谁服务? 这话引起了刚到门市部工作的青年营业员范春孝的深思。他将心比心做了换位思考,认为老百姓说的非常有道理。于是,他倡议改变门市部原有的“正规化”工作制度,代之以灵活多样、富有弹性的工作制度。原来是早上8点上班,为了方便老百姓生活,改成早上6点开门;原来是下午5点关门,为让下地干活回来的人也能随时买到需要的东西,就改成晚上8点关门。他们逐渐形成一项共识,就是不论什么时候,门市部的大门都为贫下中农开着,使贫下中农随时都能买到东西。 岳峪村自古缺水,村民吃水都得翻山越岭到别村去挑。村里土地贫瘠,种地全部靠天吃饭。门市部工作人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范春孝和其他两位同志与村里定下了五年发展规划,争取用五年的时间让岳峪村“日月换新天”。 为了给大队积肥,王奉成领着两个社员,四下莱芜,跑了三十四个大队,买了一百零七头猪。回来的路上,有只小猪磨破了蹄子不能走,王奉成就背着小猪爬了十几里的山路回到村里。而他自己却两手冻裂,脚上也起了泡。 山区缺医少药,农民看病很麻烦。为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门市部就派售货员赵玉水下山学医。赵玉水学成后,不管刮风下雨,白天黑夜,只要有人长病,他就随叫随到,从不抱怨。 山区农民吃菜困难,一年到头基本上与咸菜作对。为让老百姓吃上新鲜的蔬菜,王奉成和邓永正等同志就到处买菜种,到处打听山区种菜的经验,帮助社员推行粮菜间作,大种蔬菜;结果一个夏天就收获了六万多斤菜,平均每人分了一百多斤,既发展了集体经济,又解决了群众吃菜难的问题。 为了方便群众,门市部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啥时来买啥时卖,半夜叫门半夜开。”“宁愿自己麻烦千遍,不让群众一时为难。”渐渐的,岳峪门市部的名声走出了岳峪村,走出了大山,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单位。 1958年岳峪门市部被授予全省财贸商业系统红旗单位;1959年,岳峪门市部被评为先进集体,李万贵代表岳峪门市部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群英会”。 “群英会”后,岳峪门市部名扬海内,全国各地工农代表纷纷赶到岳峪门市部参观学习。1968年9月2日,淄博市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学习岳峪门市部的决定。决定指出:“博山区域城供销社岳峪门市部,是我市财贸战线上的一面红旗。”1973年6月,《人民日报》以“一个深山里的农业后勤部”为题,报道了门市部的先进事迹;同月,中央电视台又拍摄了专题新闻片,播放长达15分钟。 时过境迁。此后的几十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岳峪门市部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最终归于平淡。但是其往日的辉煌却被永远载入史册,以供后人评述。 电话:150533535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