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7955|回复: 2

赏《家乡美》歌词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8 10: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赏《家乡美》歌词有感
作者:竹影笛梦
无意在网上欣赏到一首歌曲,而被歌词的美好意境深深吸引,被歌词中的精彩之处深深打动。
      但从歌词表面来看,是标准的两段体,第一段一开始就点出了家乡美的山和水,接下来从山、水、林、路四个方面勾画着家乡的美景;抬头看果,低头品蒜,放眼望去,还有那美如画的梯田;第一段说的是景;第二段,用对账形式从方位和对应的“实”和“虚”分别描述,接下来开始描述家和人的情;两段副歌都紧扣主题分别赞美着家乡的好光景和好姑娘。其中有大有小;有实有虚;有远有近;有景有情;有物有人;有高有低;有赏有品。总而观之,歌词层次感,立体感,画面感等,都清晰可见!
        这首歌曲很接地气!一点没有当今盲目群随中的“歌功颂德”,不唱高调,不玩虚情,土里来,泥里去,取材生活,享受生活,赞美生活。。。这才是好词!由此让我想到了那些常年到野外体验生活的词作者,有人也称之为采风和写生。像这些经常穿梭于花鸟虫鱼之间,置身于蝶飞蛙鸣之中,感受到的肯定是大自然最真实的一面,他们心里装满了五谷杂粮的朴实芬芳,眼里记满了飞禽走兽的惟妙惟肖,就连田野里那些类似小蝈蝈、小蛐蛐、小蚂蚱一样的小闹闹们的细微动作都被尽收眼底,由此对它们的认识也远远超过了常人,因为这些人有机会去近距离接触它们。

      经常到野外采风写生的人们,每天感受到的是田野里蕴含了百味的清风,与温室里的风扇相比,多了太多的天然元素;蹲身手捧一捧流过的溪水,都能尝到泥土的味道,这才是最接地气的天然之物,在这样的环境里激发出来的灵动才是动感文字。相比之下,画室里的油画再美也不如到野外随便看几眼;也不如挽起裤腿亲身感受一次剌剌秧划破小腿时带来的那份真切;更不如弯腰追跑中亲身体验一次追拍小蚂蚱的过程;实在不行,就索性赤脚踩踏在松软的土地上,任凭双脚被温暖的松土肆意亲吻和呵护,也可以索性盘腿坐下来,采几叶苦菜叶仔细的咀嚼,找一找都市生活中的甜滋味到底在哪里,歌曲中的旋律或许就在其中荡漾。
由此让笔者联想到我们城市陶瓷馆里的雕塑大师们,他们整天在室内“创作”着各种形态的泥人艺术,身边总少不到哪位名家的人物名画,可是馆外那么多熙熙攘攘的晨练身影总是被忽视。像这样依托静物为标本创作出来的所谓作品,实在是缺少了泥人应有的灵动性和活灵活现的动感神态,与此这般,倒不如洗干双手到室外欣赏一下人们的动作,观察一下那些丰富多姿的眼神表情来的真切实在。
      
      创作歌词是真实生活的提炼,是内心感受的艺术升华,是把生活语言和艺术语言相结合的有机混合,任何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文字都是空洞的,硬造的,缺乏生命力和动感灵性的,与其闭门造车,与其比着葫芦画瓢,倒真的不如看几眼鸟飞蛙跳来的真切自然,只有经过这种实感 得出来艺术加工才不像唱高调,才不是虚情假意。

       由此也联想到不少人的歌词作品,猛一看像歌词,仔细一看还不如猛一看,似是而非,像虎又马,这种四不像的脱离了真实生活的捏造之作,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字堆积,就像孩子们的插积木,硬性组装罢了。更像是用工具和刀锯凿作出来的有角有棱的东西,既无灵性有无血液,这样的歌词即便是硬性谱曲、编曲后演唱,歌唱者都会感觉牙碜,满口都是凿作中残留下来的碎片和尘土,实在让人难以忍受。可想而知,听众听到的又是什么感受?

这里本是在借助一首感觉不错的歌词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想,并无否定其他人之意,只是借自己的认识加深自己对学习歌词的理解和鼓励自己更加进步。每一首歌词都有其独特的闪光点存在,这里欣赏《家乡美》一词的精美之处,并不代表这首歌词就是所有学词者效仿的标准和楷模,最起码里边有值得笔者认可和学习之处,我想,其中的美妙成分不是笔者三言两语就能理解到位的,更不是一个外行者所能完全理解到位的,个人观点,只为自勉。

发表于 2014-11-28 11: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占沙发!下午再析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0 00: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月移花影 发表于 2014-11-28 11:16
先占沙发!下午再析赏佳作!

月移花影 [版主]:向您学习!感谢鼓励支持!敬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