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13351|回复: 18

关于《红楼》与《聊斋》的采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2 08: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玩月楼主 于 2015-12-12 08:40 编辑

       1.您的姓名、职务?
   
    王光福,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古代文学教授。

       2.您研究《聊斋志异》多久了?您的主要研究方向在于?
      
       最初只是买一本张友鹤选注的《聊斋志异选》看着玩儿,从1990年代中期才开始买各种版本的《聊斋志异》认真阅读研究。我主要是研究解读《聊斋志异》的具体文本,也就是说,我的研究方向是《聊斋志异》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3.在您研究《聊斋志异》的过程中,您围绕《聊斋志异》而进行的主要研究观点或者论点有哪些?对于您最为关注的话题或观点,可否详细阐述之?
      
       我分别对《聊斋志异》的创作始期、《聊斋志异》的艺术原则、《红楼梦》与《聊斋志异》的关系等提出过一些看法。《红楼梦》与《聊斋志异》的关系问题,我一直很关注,将在下文详述。

       4.关于《聊斋志异》或作者蒲松龄的研究,您有过哪些学术著作?

       2003年,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聊斋赘语》;201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蒲松龄文学作品分类研究》;2012年到2015年,台湾三民书局出版《新译聊斋志异选》四册;2012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淄博文化通览》,我撰写其中《“文言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与〈聊斋志异〉》一章;另外尚有单篇学术论文40余篇,可在中国知网查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参考。

       5.如何看待《红楼梦》与《聊斋志异》之间的关系?

       《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分别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和白话长篇小说的最高峰,蒲松龄生活的时代与曹雪芹生活的时代紧相连属。康熙五十四年(1715),是蒲松龄的去世之年,也是曹雪芹的诞生之年,蒲曹二人贴身完成了中国小说接力棒的庄严传递仪式。《聊斋志异》最早刻本出现的时候,曹雪芹可能已不在世了,但康熙年间和乾隆早期的《聊斋》抄本,他是有可能看到的。因此,说《红楼梦》和《聊斋志异》之间有着某种隐秘联系,这是一种很客观的学术眼光,这种联系值得红学家和聊斋学家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

       6.有学者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认为《红楼梦》抄袭了《聊斋志异》。原话为:“笔者通过多年研究,发现《红楼梦》源于《聊斋志异》元素极多,而且做到了“袭取无痕”(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朱文震语),绝非偶然巧合。可以肯定的是:《红楼梦》大量借鉴了《聊斋志异》的创作思想和故事素材!没有《聊斋志异》,便没有《红楼梦》!这些借鉴是铁的事实,铁的证据,能让我们彻底明白,《红楼梦》不是曹雪芹自传,不是曹雪芹家史,更不是脂砚斋所自夸的那样,是其亲眼目睹,生活实录。《红楼梦》就是小说,就是文学创作。《聊斋志异》对《红楼梦》的影响贯穿全书。不是那些红学家认为的那样,《红楼梦》原作者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为高鹗或无名氏续写。笔者认为:从《聊斋志异》角度进行比对分析,《红楼梦》全书120回浑然天成,完全一体。目前来看,我们百年来研究《红楼梦》的路子错了,那些穷经皓首一辈子都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家们,他们很多都难以理解、难以解释的问题,其实都可以在《聊斋志异》中,轻轻松松找到答案。两书可以进行互证!《聊斋志异》需要重新评价!《红楼梦》研究需要推倒重来!”
       这位学者从两书故事情结的构筑、书中人物名字的塑造以及种种细节对比论证,提出了上述观点,请问您如何评价这位学者“《红楼梦》抄袭了《聊斋志异》”的观点?


       关于《红楼梦》和《聊斋志异》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的看法,学术界早有共识,这不是新观点。早在民国时期,王伯沆评点《红楼梦》,就说:“此一节似脱胎《聊斋•石清虚》中段(第四十八回石呆子因扇被贾雨村抄家一段批语)”、“此一段似从《聊斋志异•王桂庵传》脱胎(第六十四回贾琏对尤二姐送九龙佩一段批语)”、“正从《聊斋•白于玉传》中化出(第八十回薛蟠要茶挑逗宝蟾一段批语)”。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周汝昌出版《红楼梦新证》,也指出了《红楼梦》和《聊斋志异》的某些相似之处。2004年马瑞芳出版《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其中对《红楼梦》和《聊斋志异》的诸多相似之处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比较分析。后来我写文章,曾指出贾宝玉和《聊斋志异•娇娜》中孔雪笠的相似之处,也论述过《红楼梦》中之“好了歌”、“太虚幻境”与《聊斋志异》中《成仙》、《白于玉》等篇的相似之点。但是,这种种相似,到底是《红楼梦》“脱胎”于《聊斋志异》,还是曹雪芹“偶然相合”了蒲松龄,学界一直持谨慎态度,并没有谁能斩钉截铁地说“《红楼梦》抄袭《聊斋志异》”。
       您提到,有的学者说“《红楼梦》大量借鉴了《聊斋志异》的创作思想和故事素材”,这种看法是能成立的。但若说“没有《聊斋志异》,便没有《红楼梦》”,就显得有些武断了。早在清朝末年,太平闲人张新之就说:“《红楼梦》脱胎在《西游记》,借径在《金瓶梅》,摄神在《水浒传》。”加上《聊斋志异》,如果没有这四部书,可能就真正没有《红楼梦》,若只是没有其中的任何一部,都不影响《红楼梦》之成为《红楼梦》。因为《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创作,是一部独具匠心的集大成之作,绝不是凭着抄袭某一部书或某一部书的某些内容而流芳数百年的。
      这位学者还说:“目前来看,我们百年来研究《红楼梦》的路子错了,那些穷经皓首一辈子都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家们,他们很多都难以理解、难以解释的问题,其实都可以在《聊斋志异》中,轻轻松松找到答案。”这个说法也显得证据不足。目前的红学研究,在某些方面是有不足和偏颇,但若想通过《聊斋志异》来解决《红楼梦》的根本问题,还是把问题看简单了。当然,我没有见到这位学者的全部论证。我对他的创新精神和某些局部看法还是佩服和赞成的,但对他“《红楼梦》抄袭《聊斋志异》”的大论断则不敢贸然同意


       7.您认为,目前关于《聊斋志异》的学术研究界现状如何?存在怎样的问题?如何突破?

       我认为目前聊斋学界的研究状况是正常的,不太冷也不太热,总有部分人在默默研究探讨。但是,若想出石破天惊的新论断恐怕很难,所以现在的研究也多为平实无奇之作。新论断的出现依赖于新材料和新理论。有关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材料多已整理完备,即使有零星新材料出现,也不会改变既有的结论。至于新理论,学者们早就尝试过多种,不管是外国的还是我国固有的,该做的也都做过了。既然不能寄希望于新材料新理论,那剩下的出路就是寻找新方向新路径了。

       8.您认为,后人应该如何评价《聊斋志异》这本著作?如何发挥其在当今社会的学术价值或精神力量?
      
       对于《聊斋志异》的评价,已经汗牛充栋,即使把它的价值抬高到和《红楼梦》等值甚至在某些方面略有胜出,也不为过。但《聊斋志异》毕竟是一部小说,它的最大的意义应该是对当下文化建设和当今小说创作的借鉴价值。若能从此处入手,或许会有新局面出现。可是学者们多不谙创作,作家们又不屑研究,若想出相得益彰的复合型成果,目前还不易得。作家格非去年出版的《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就是一本学术和创作相结合的漂亮之作。对于《聊斋志异》,我若下些功夫,也能写类似的著作,尽管不一定达到格非的水准。但是我知道,这样的书即使写出来,也得自费出版,鲜有影响,因为我不是名家。因此,目前我还不打算动手。

       2015.05.15

发表于 2015-12-12 21: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采访》,长见识。同意楼主的观点:“《聊斋志异》毕竟是一部小说,它的最大的意义应该是对当下文化建设和当今小说创作的借鉴价值。”期待着您的谈《聊斋》学术和创作相结合的漂亮之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2 22: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中学到了更多的学习、阅读和研究的方法、技巧、技术等知识,耐人寻味。问好,王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3 05: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老师的做学问值得钦佩,这才是一个老教育者潜心做学问的典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5 10: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者们多不谙创作,作家们又不屑研究,若想出相得益彰的复合型成果,目前还不易得。”
这话真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5 12: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读过,品味,很赞同玩月老师一分为二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5 15: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粱 发表于 2015-12-12 21:01
读《采访》,长见识。同意楼主的观点:“《聊斋志异》毕竟是一部小说,它的最大的意义应该是对当下文化建设 ...

这是七个月前《鲁中晨报》对我的采访。后来不知动向,估计不合编辑心意。毕竟费了一番心思,发在这里,废物利用,发挥一点效力。至于漂亮之作,只能俟诸来日了。祝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5 15: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辽阔之海 发表于 2015-12-15 12:48
仔细读过,品味,很赞同玩月老师一分为二的观点。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争死名人,蒲松龄也是争夺对象。哈哈,不知我死了有没有人争——看来得提前捐门槛儿了。一笑,祝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5 15: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语留芳 发表于 2015-12-15 10:30
“学者们多不谙创作,作家们又不屑研究,若想出相得益彰的复合型成果,目前还不易得。”
这话真经典!

让我们来做作家型的学者、学者型的作家。祝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5 15: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淄水金山黄丰年 发表于 2015-12-13 05:05
王老师的做学问值得钦佩,这才是一个老教育者潜心做学问的典型。

与黄老师相比,还有很大空间。大作收到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