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7665|回复: 7

张店古老的历史与演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6 1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遵义会议 于 2015-12-6 13:29 编辑

                                                              张店古老的历史与演变
                        
                                                       王遵义

       要说张店的“老”,还要从张店区傅家镇的浮山驿遗址说起。据1991年版《张店区志》记载,浮山驿遗址距今已经有4200年至6000年历史,相当于大汶口中晚期文化时代,是龙山文化的蔓延地区。张店又是战国时燕将乐毅分封地,建立的“昌国”。金末元初,以“黄桑店”闻名海外,有“商贾云集,日进万金”之说。张店,这一称谓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宋末金初,张店逐步扩大,进而由村发展为镇。“张店”之名,在《金史•地理志》中留下记载:张店镇、颜神镇和金岭镇。
      据考证,最初张店只是一片桑林,在当地,自古就有“先有柴桑店(马尚一带)、后有黄桑店”之说。因黄桑店地处交通大道,最先建起几家客店,为过往客商提供栖身饮食之便。宋代,黄桑店中有一张氏店,门庭大,客房多,经营有方,生意兴隆,张家店便闻名遐迩,因而“张家店”取代了“黄桑店”。随着住户的陆续迁入定居,逐渐形成村落,由张家店发展成为“张店村”。
      张店的飞速发展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即“交通便利”。清代光绪年间德国又在山东修建了胶济铁路,自1904年张店火车站建成后,张店才逐步拓展为交通中心。1939年,境内曾建立过以打击侵华日寇为中心的“长桓临益四边县”行政机构。进而到1946年6月张店第一次解放,设立张店区委、区政府。
建国前夕,张店地域方圆不足3平方公里,人口数不足2万,村中只有一条长约1公里的东西大街(即今美食街)。当时,张店村与火车站相距约2公里,各自独立,火车站被称为“站顶”。1924年正式发展成为“车站镇”。 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张店镇和车站镇连为一体。其实张店火车站就在杏园村附近,火车站命名何以舍“杏园”而取“张店”?因为“张店”比“杏园”有名气。
      1937年年底,日本侵略军进驻张店,为免受抗日武装的袭扰而建城筑墙。东自洪沟村西,西沿猪龙河畔,南以胶济路为界,北至现共青团路南,构筑起规模庞大的防卫设施:在东、西、北三面,挖掘出宽6米、深3米的护城河;再利用挖出的土,筑起高2.5米、宽5米的城墙。城墙顶部,每间隔10米,垒一个高1.5米、宽2米的垛口,城墙四角均设炮楼。东设2门(金岭门、洪沟门);北设2门(大北门在今邮电大楼东,小北门在市中心医院附近);西设1门;西南门设在今“双洞子”(原长途汽车站东)。
       1948年,张店第三次解放。5月建立张店市(县级)人民政府。下辖张店、车站、中心3个镇,外围还辖有大贾庄和小贾庄。
      建国前夕,张店地域狭小,人口稀少。张店城区火车站附近、胶济铁路以北有条东西走向的马路,由车站广场向东叫杏园东路,向西叫杏园西路。广场东侧有老居民区,路边矗立着一座天主教堂。天主教堂东南一带是杏园村地所在。而习磨头村(后改名叫太平村)改名的原因是,传说,古时,官府派一名习性官员来此治理猪龙河,因逾期未竣工,畏罪自杀河边。后人来此居住,取村名习磨头村。后因村名不雅,改名太平村。
      1955年4月至1956年3月,先后撤消车站镇和中心镇,分别建立张店办事处和车站办事处。张店办事处下辖除张店本身的4个村(东南村、西南村、东北村、西北村)外,还包括大洪沟、小洪沟、大贾庄、王舍庄、白家庄、翟家庄、马庄;车站办事处下辖车站附近的工人新村,以及保安街、杏园路等10余条城内街道。
       1955年3月9日,张店区成为淄博市市辖区,1955年4月25日,正式成立张店区人民政府。时辖张店、车站、崔军、沣水、铁山、金岭等6个办事处。
       1958年1月,张店办事处和车站办事处同时更名为张店街道办事处、车站街道办事处。同年11月,以上两个街道办事处撤消,成立张店人民公社,共辖10个大队。那时张店的城区面积只有2.2平方公里,城区也仅有三马路、西一路、西二路3条土路或石头铺的马路。“一个公园一只猴,一条公路一座楼,一辆汽车来回走,一个警察看两头。”这个顺口溜是对老张店的写照,很多老张店人都不会忘记,这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张店城区部分景观的真实写照。所谓“一条马路”,就是当时的三马路,即今天的金晶大道,但是很多张店人,还是习惯的将其称之为“中心路”。1961年9月,淄博市委迁到张店后,张店的城市建设在总体规划下,开始迈出新步伐。

       1963年3月,三马路扩建工程开工,由原来9米宽的石板、碎石路面拓宽整修为14米宽的沥青路面,两边有9米宽的人行道。三马路以东为化工医药企业区及居住区、以西新建居民生活区的城市格局的形成,突显了该路的枢纽功能和中心地位,加之淄博第一、第二百货商店,淄博饭店、张店饭店、新华饭店以及一些金融、医疗服务设施在该路的配置。随之,三马路改称中心路。上世纪九十年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张店城区几条主要景观道路开始以本地知名企业名称冠名,中心路冠以上市公司金晶科技的大名,改称金晶大道。所谓的一座楼,就是指现在金晶大道上淄博利群购物广场北邻的科技大楼(2012年华润建楼房已拆除),老张店人都叫它“圆楼”。从中心路往西,依次是西一路,西二路。在当时的张店,这就是三条主要街道。过去的老张店街,即今天的西二路。东西大街就是美食街,东起中心路,西到柳泉路,东西总长约2华里。所以当地人自古就流传俗语说:“三里曹村五里镇,二里张店不用问。”
      如今,美食街现已经变成了时尚购物的天堂,每天熙熙攘攘的人群从这里走过。从柳泉路和美食街的交岔路口,沿美食街东行,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刻有“黄桑桥”的石碑,就是这个石碑,见证了张店的千年沧桑巨变。
沿张店东西大街并行,有一条自东向西流向的小溪,是猪龙河的东支。此水源出于沣水村北的护城河,尔后穿越张店东西大街(即今美食街),流经侯家湾、耿家的“三户大门”,最后在美食街与柳泉路交汇处,注入猪龙河。该小溪也称脉水河,在美食街西端跨越猪龙河的小石桥,就被命名为“黄桑桥”碑文字,是由爱新觉罗溥杰题写。该桥虽小,但却成了老张店街永久的历史见证。
       据史料记载,张店村,很早就已经形成集市,集期为农历“二、七”。每逢集日这天,从凌晨天不亮就有人赶早来此抢占摊位,四面八方的商人接踵而来,名曰上街、赶集。从早饭时刻,就被熙熙攘攘的商贩挤满,叫卖声吵吵嚷嚷,一派闹市景象。张店大集是鲁中的经贸中心,东至青州、潍坊,西至周村、章丘,南到洪山,北到黄河,注定了它强有力的发展后劲,而大集的承载者就是所谓的张店东西大街。“文革”中, 从1976年5月1日起取消张店大集。至1978年重又恢复。

      
作者简介
    王遵义,男,1949年生于山东张店,大专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曾任张店区教育史志办副主任;现任淄博市文学与语言研究会副会长。1997年调入张店区教育史志办,搜集整理张店区教育史料与主编《张店区教育年鉴》;2000年派往上海复旦大学,进修撰写史志、年鉴理论课程。参与编撰了《淄博市教育年鉴》、《淄博教育辉煌五十年(1949~2009)》等历史书籍;尔后到张店区党史委,编撰《中共张店地方史》;主编《张店区改革开放三十年(1978~2008)》,参与编撰市区大型历史性书籍12部。2007~2013年在张店区财贸局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200余篇,其中有报告文学《燃烧的红烛》《光辉的足迹》;发表纪实散文《马鞍山保卫战》《难忘的家乡西井》《张店古老的历史与演变》《张店骄傲:一代英将乐毅》《老槐树》《张店有个古老的村庄》《淄博地区军民抗日斗争故事(连载)》、《刘墉恩师——王西来》;本土轶事《淄博市村名的来历(连载)》等。发表论文及调研报告20余篇,其中有:《关于张店区会展经济的思考》《关于促进张店区物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关于构建省城市群的调研》《关于中心城区发展楼宇经济的调研》。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2015年出版文史类书籍《淄博上下五千年》和亲笔行书书法集《译文.赏析.唐诗宋词八十首》两部。

发表于 2015-12-6 15: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令人大长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21: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丁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7 08: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忆历史,看今日繁华,惊叹地域的风云变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7 13: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令人长知识、长学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3 07: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张店的历史,离开桓台,是很难说清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3 07: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店区有44个村原属桓台,包括现在的城区及其附近。而且,明清民国时期张店的人文传承与桓台是一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3 22: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片地域,一本历史书。长见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