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英雄的一场“新战斗”
王玉芬
“打!这边有敌人,狠狠打!”曾参加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的93岁的淄博籍老英雄王春长,在2015年的金秋又经历了一场新的“战斗”,回到病房,还没有从麻醉中完全清醒的他,依然沉浸在战火纷飞的岁月。
军人,战旗,武器,老兵。刚刚经历9月阅兵式,王春长作为抗战老兵,犹如亲临现场,观看阅兵式时他把珍藏的十几枚军功章紧紧抱在胸前。
可不曾想9月7日,他上卫生间时摔倒致左侧股骨粗隆骨折。就此种骨伤的治疗,目前有两种方案。一种是手术治疗,促进骨折部位快速愈合,使病人尽快恢复正常生活。一种是保守治疗,长期卧床静养,让机体慢慢自我修复。
王春长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再加之处于高龄,手术风险大。如果保守治疗,长期卧床,会导致机能快速衰退,并发血栓、肺炎等,是影响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关口”。
先进的医学理念认为,此类骨折首选手术治疗,如今高龄患者接受手术已不再是禁忌了,许多老人接受积极的手术治疗,都顺利地得到康复。
治疗如博奕,更是一场战斗。作为王春长的独子,当时被双双参加抗美援朝的父母用行李包提到朝鲜战场的王洪军,这个60多岁的汉子眼含热泪。他深知,一生身经百战的父亲,战斗和行动是他发自内心的姿态,而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卧床。
在紧急关头,王洪军找到了市中心医院显微骨科主任邓昌。
邓昌及所在科室近年对老年骨伤治疗有着全新的理念和成功的突破,近期以来,他们成功手术治疗此类老年病人100多位。
“保守治疗比手术风险更大!”他直接了当。
“尽快接老人来院,迟一分钟就会增加一分的风险。”防控血栓的理念,使他感到刻不容缓。过去在全国范围出过一些个例,有的病人手术成功,但几天后突发急病离世。经广泛探究,“深静脉肺栓”的元凶浮出了水面。人体如果长期处于静态,血液循环不畅,淤积堵塞,形成血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医学的进步有时来自血的教训。防栓抗栓的理念,近年来越来越被医学界所认识,而老年人是高危人群。
据悉,这家医院近年来专门组成了全院层面的抗栓防栓联盟,邓昌所在科室是这一链条中重要的一环。减少术前等待时间,缩短手术时间,规范抗凝,促进病人术后及早下床活动,这些措施实践验证行之有效。
值完上午门诊,看了几十个病人的邓昌,顾不上吃饭守候在来院的路口,接老英雄入院。老英雄9日入院,并当日做完一切术前检查和准备工作。
作为一名阳刚性十足的骨科医生,邓昌还有着深厚的“军人情结”,业余时间他对一些军事武器喜爱入迷。
在病房,他爱不释手地捧着老英雄的军功章,那一刻更坚定了信心,他紧紧地握着王春长的手,“这次咱俩并肩战斗”。
10日这天,天出奇的蓝。老英雄的手术一切顺利,也许正是战争年代的锤炼,他筋骨强壮,手术大获全胜。术后,医护人员及时帮助他康复训练,奇迹不断发生。术后第五天,王春长就能下床活动了。
王春长性格达观,声音洪亮。年轻的医护人员喜欢围在老英雄身边听他讲战斗故事,他一听到打仗,精神抖擞:“如果需要,我还会提起机枪去打鬼子。”
现在,老英雄已能拄着拐杖行走。王洪军高兴地说:“通过邻里交流才知道,现在粗隆间骨折的老人很多。但我父亲是此类病人中年龄最大、治疗效果最好的。”
牢记历史,珍爱英雄,是今年阅兵式的主题之一。应该把珍爱英雄提到什么高度来考量?
在半个多世纪前日本宣布投降的那一刻,在一片被侵略者长期占领的沦陷区,有父母郑重地告知孩子:中国,才是我们的祖国!
把侵略者赶出中国,让人民回归祖国的怀抱,让中华儿女的血脉和文化世代传承,这一切都是无数的英雄和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而活着的英雄是活着的精神丰碑和财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