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3188|回复: 1

打秋风需得忍耻 遇恩人方知济人---说刘姥姥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30 16: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菡萏 于 2014-12-4 11:33 编辑

打秋风需得忍耻 遇恩人方知济人---说刘姥姥

文制作菡萏
   
   打秋风,古今有之,是指假借名目或利用关系向人索取赠与之意。在红楼里打秋风的很多,夏太监、周太监亦属此例,但能像刘姥姥打得那么漂亮的却极少。开口告人难,要想把别人的钱揣进自己的荷包里,本不是一件易事,就连贾芸向亲舅舅开口借贷,都遭抢白,何况别人。

   打秋风的动机有两种,一是因贪婪,无端索要;二是因贫困,不得已乞求,刘姥姥属于后者。

   刘姥姥,机智可爱,有亲和力,喜欢装憨又人情练达,是红楼里一大亮点,在书中有着清晰的脉络,贯穿始终。全部故事情节应分为四大部分,一进,二进,三进外加营谋巧姐。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有一进和二进,高鹗续写的三进实不可信,暂且丢过。随着这些文字的滚动,情节不断地推进,刘姥姥的身份也逐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一个乞讨者变成了施恩者,由卑微低贱变得高大立体起来,身上那种侠骨柔肠,淳朴厚道的品质也慢慢地凸显出来,并感动着一代又一代读者。所以说看人也要细水长流,孰是孰非不到一定时候难见分晓。秦可卿死时“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进官出”达官贵人无数,几人相助;亲戚朋友接踵,有谁出手。落难之时,只有这么一个“千里之外,芥豆之微”的山野老妪挺身而出,救了十二金钗中最小一钗,可谓心酸之至!

   那么刘姥姥和荣国府,到底有何瓜葛呢?实际一点关系也没有。这里的“千里之外”曹侯并不是指路途之远,而是言关系之疏,因为两家本就城里城外地住着。只是一个为平民百姓,一个是皇亲国戚,一个锅中无粒,一个珍珠满地,可谓天差地别,八竿子都打不着。就像黛玉说的,也不知是哪一门的姥姥,虽刻薄,倒是实情。凤姐也说,我说咋连个影都没有。




  

   那么我们看下刘姥姥的来历,刘姥姥是一个积年的老寡妇,只有一女,嫁给了狗儿。因女儿女婿忙不过来,就把她接来帮衬过活。女婿姓王,祖上在京城做过一个小官,因贪慕王家的势力就和凤姐的爷爷连了宗,认作侄儿。连宗是指同姓之人认作本家,但却毫无血缘关系。后来狗儿家落败,狗儿之爹就搬出城外,退回原籍种田。几年前又因病去世,现今就剩狗儿一人。狗儿生有一男一女,分别叫做板儿和青儿,嫡妻就是刘姥姥的女儿刘氏,但男孩板儿并不是刘氏所出,刘姥姥也不是板儿亲姥姥。至于板儿之娘到底是谁又跑到哪里去了,亦或是死了,不得而知,书中没有交代,但很多红楼论坛节目说板儿系刘姥姥之外孙是不准确的。封建社会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妾的地位很低,只是一个生育工具,生的孩子仍归正妻所有,亦称母。就像探春就是管王夫人叫母亲,管自己的亲妈反唤做姨娘,贾蓉贾琏也分别管尤氏邢夫人叫母亲,如果非说板儿是刘妪的外孙也不算过分。

   刘姥姥是一个朴素的哲学家,她广为流传下来的一句话“守着多大的碗,吃多少的饭”可谓自然天成,不仅富有哲理还生动亲切接地气。比那些“知足常乐,镜里乾坤,云中世界”的不知要强多少倍。其实哲学并不是一个深奥的东西,无非是让我们辩证地看待一些事情,不钻牛角尖,落到实际生活中就是为人处世,人情冷暖了。曹侯的可贵之处就是从不说大道理,也最厌虚假浮华,装腔作势那一套,他的观点都借这些小人物的嘴巴说了出来。刘姥姥就说她女婿“你皆因年小的时候,托着你那老的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个什么男子汉大丈夫呢!”【甲戌双行夹批:为纨绔下针,却先从此等小处写来。】

  狗儿家和王府已经20多年没有什么来往了。人常讲“富在深山有人寻,穷在闹市无人问。”更何况狗儿这样的境况,你不亲近别人,别人自然不会上赶着你。也是因为家贫,秋尽冬来,无法越冬,狗儿气恼。刘姥姥脑筋转得快,就想到了王家,说自然是你们拉硬屎,不肯去亲近,故疏远起来等等。就把狗儿的心说活了,也就为这种苦难的生活增添了一丝亮色。

   狗儿就出主意,要去得先找周瑞家的,前些年,周瑞因买卖田地之事与人纷争,多亏他父亲帮忙,原和他爸极好的。另外还要带上板儿。你想想为何还要带上板儿而不是青儿呢?青儿还是嫡出。有人就说过板儿无非是刘姥姥的道具,人看小孩可怜见的就心软,一心软自然就会施舍。这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因为板儿是男孩,是狗儿家之后,刘姥姥自己去啥身份,谁会着买,板儿去才是名正言顺的,还得拿板儿说事不是。就像姥姥对凤姐说的“因家里他老子娘连吃的都没了,天又冷了,这不带着你侄儿奔你老来了。”言外之意,你看着给点,免得冻死饿死,不就绝后了吗!





   
    那么狗儿爷爷是和金陵王家连的宗,怎么又跑到贾家了呢?就是打秋风也应该去王家打才对!这里面还有一层原因,当时王夫人的父亲,也就是凤姐的爷爷在京城做官时,只带了两个子女,一个是王夫人,一个是王夫人的长兄也就是凤姐之父。其他姊妹均留在原籍金陵,像薛姨妈等并不知道有这么一门亲戚。这个刘姥姥当年也是见过王夫人的,觉得王夫人好,说话做事响快,不拿大,闻得出嫁后,又在贾府当家,是一个怜贫惜老,斋僧敬道之人。关键还是“当家"二字,当家才会有权有钱,说话管用。另外一点就是王家升了出去,也就是外迁了,京城实无人了。

    再说周瑞家的。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陪房就是陪嫁丫头,指活动的嫁妆,如平儿。后来嫁给了周瑞,就叫周瑞家的,周瑞主要是管荣国府田庄上春秋两季的租子,和狗儿之父王成认识,并曾经得力于他,这里曹侯写的一丝不乱。

    就这样,刘姥姥起了个大早,带着板儿一路逶迤投奔贾府而来。人都说阎王好见,小鬼难搪,像刘姥姥这样的穷酸之人想见到诰命夫人,实是难事。守门的三等豪奴首先就戏弄与她,幸亏有个年长的,心善,告诉他周瑞家的住在府后小巷。她运气又好,偏偏遇上.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和凤姐的心腹,是一个宠奴,属于娘家这一条线上的,在贾府里很有面子。周瑞家的肯帮忙,一是不忘争买田地之事,二是想卖弄一下自己的本事,对刘姥姥的来意也心知肚明,就尽量从中斡旋。因此,刘姥姥才能顺利地见到了凤姐。凤姐对姥姥的态度是先倨后恭,一开始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一句“怎么还不请进来”就大有居高临下之势和不耐烦之意。这也是对穷亲戚正常的态度,要是富人家的姥姥上门,早该一步并作两步迎出去才对。姥姥呢,极聪明又会奉承,说话和软,也善于权变应酬,但这些都不是她第一次进府成功的主要原因。关键还是她是凤姐娘家的亲戚,无形中就近了一层。凤姐一生有一大弊病,就是凡是娘家的都好。钱是娘家的多,物是娘家的精,人也是娘家的亲。姥姥要是别人家的穷亲戚她才懒得理呢,更别提打发了。但最后置巧姐于死地的,恰恰是她娘家最亲的人,这是作者对人情世路上的一个极大讽刺,不光针对凤姐,实是女人之通病。






   
   在凤姐会刘姥姥的过程中,有一个小插曲,就是贾蓉来借玻璃炕屏,凤姐连忙止住刘姥姥的话头。很多红学家就分析说,凤姐和贾蓉有一腿。实际这些都是瞎扯,凤姐就是怕贾蓉听见她娘家有人告贷不雅。凤姐一生都是一个最爱面子最爱显摆的人。刘姥姥也说过“没的给姑奶奶打嘴,就是管家爷们看着也不像。”生活的哲学,被这个老妪看得一清二楚。

   

发表于 2014-10-1 13: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秋风的动机有两种,一是因贪婪,无端索要;二是因贫困,不得已乞求,刘姥姥属于后者。

~~~~~~~~
其实这两个方面刘姥姥都有,她没有人穷志不穷的品德,骨子里是媚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