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魂百年 匠心传承
桓台 胡华业
“伙计们,开工了!”一句高亢有力的酿酒号子,让这座县城的工业开始觉醒,时代齿轮运转的那一刻,桓台引以为傲的“强恕堂”白酒,从这片古老的大地与人们一起,历尽了岁月的沧桑巨变。
时间追溯到清光绪年间。
淄博桓台索镇大街上有一个王氏大院,院子的主人是王开祯,乃九品名士。他在一部晚清小说《镜花缘》中得到启发,开办了一个家庭酿酒作坊,用前店后场的方式经营,这就是目前山东黄河龙集团的前身,距今已有百年光景。
1922年,王开祯看到朝廷放官无望,自己也年事已高,又因家连续出了几桩不尽人意的事,酒坊面临着倒闭,便把酒坊交由儿子(晚清最后一批举人之一)王国锡打理,这年正值1922年。这就是目前山东黄河龙集团酿造的品牌酒“强恕堂1922”的来历!
有一天,王国锡在自己“强恕堂”书斋里读书。夜深人静突发奇想,索性以自己的书斋“强恕堂”命名为“强恕堂酒坊”。“强恕堂”含有“强己恕人,戒欺戒躁,仁义诚信”之意;用在酒作坊上,是取其“自强宽厚”之意。他倡导“先做人,后酿酒,酒品如人品”,并将箴言刻于酒坊门前的柱石上以警示后人,传承至今。
王国锡接手掌管王氏酒坊后,他不认命,不信邪,带着一颗赤诚之心,面对事态严峻、家庭的变故、酒坊的困境,他毅然挑起家庭的重担,把目光投向了酿酒业最前沿。富裕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家人,振兴家业、报效祖国,实现民族复兴之梦想。经过几十年时间的打拼、艰苦创业,让“强恕堂”这一高端酒品牌出了名。据《桓台县志》记载:新城县(今桓台县)有酒坊多家。在索镇众多的酿酒字号中,尤以“强恕堂酒坊”最为红火。“知味停车,闻香下马”这八个字就是当时商贾们对“强恕堂”美酒发自内心的称赞!
记得小时候,晚上村里来了个说书的。月光下,只见说书先生喝上一口酒,惊木一拍,来一个开场白。他说,在强恕堂酒坊开张不久,桓台县便传开了一段“乌河溢酒”的神秘传奇故事。一日,一位酒大工(酿酒人)晚间归来,看到一位红面白须的黑衣老汉,提了一个酒葫芦从强恕堂酒坊走出,且饮且走,走到乌河边将余酒全部倒入河中,再看那老汉却不见了踪影,而河中鱼群却浮在水面吸水,恍如梦中的酒大工(酿酒的人)掬水一尝,竟是满口酒香。乡亲们正听得出神,他嘎然而至转移了话题。
无论说书先生讲的是传说,还是传奇,如今暂无考证。但在当时整个桓台索镇大街小巷,曾经流传着一首耳熟能详的歌谣,至今大家仍能诵读一番:
美酒强恕堂;酿制有秘方。
生熟料制曲;香醅用瓮装。
粮多口味细;堆积滋味长。
蒸酒分两次;贮酒时间长。
其色呈微黄;幽幽芝兰香。
诸君得一尝;一年口留香。
从此,“强恕堂”就是桓台酒业的一张名片。听着优美的歌谣,感受100多年每一滴美酒里蕴含的粮食精华,粮食与酒曲的香味混合,加上岁月的沉淀醇香扑鼻而来。
我生在桓台,也是喝着桓台酒长大的。我家父亲兄弟三个,父亲是老大,继承了爷爷爱喝酒的习好。从我记事起,就见父亲劳作一天后,晚上自己小酌几杯。喝高兴了,会敲着桌子,打着节奏,哼唱一段京戏,母亲没有文化,但爱听戏。这时,母亲会说,“你看你爹又喝醉了”。父亲爱喝酒,但他又是一个勤俭持家的男人。家里整瓶的酒他不舍得喝,总是亲自骑车,拿一个塑料桶,去索镇酒厂门头上打散酒喝,他说这样实惠划算,整瓶的酒留作招待客人用。
二叔是煤矿工人也爱喝酒。退休后小日子过得悠哉加悠哉,他是一天一个醉,一天三顿饭都喝酒。按照他的话说,“革命小酒天天有,越喝越有”。二叔不喜欢喝啤酒,他说,啤酒没有酒味。他隔三差五也会到索镇酒厂打酒。跟二叔聊天,二叔跟我说,他年轻的时候,偷着把我爷爷酒瓶子里的酒喝了,又偷偷的用水补起来,爷爷一喝不是酒味,每次都是误认为我父亲喝的,看着二叔得意洋洋的样子,我也笑了。我又问二叔,爷爷的酒好喝吗?二叔说,好喝!好喝!我估计我爷爷喝的也一定是索镇酒厂的酒。
父亲和二叔为何钟爱喝索镇酒厂的酒?饭后茶余,我用一杯酒,打开父亲的话匣子。父亲跟我说,索镇酒厂生产的酒,口感绵柔、浓浓的,里面有一种芝麻香味;再说,索镇酒厂酿酒用的是纯粮食,有高粱、小麦、豌豆、芝麻、大麦等五谷。据说他们先用小麦制成麦曲,在白酒的酿造过程中,麦曲经过发酵、蒸馏等工序而酿制成。整个过程挺复杂的。他还说,也曾经去索镇酒厂拉过酒糟,亲眼目睹了他们的生产。所以说,桓台索镇酒厂酿造的酒喝着实在。是为老百姓酿造的酒,是老百姓喝得起的酒!只要说起酒,父亲总是慷慨激昂,头头是道。这时我才发现,坐在我眼前微醉的父亲,不仅是一个种地的好把使,更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酿酒师或者是评酒师了!
提起酒,自然而然的就会想起过年酒,也是团圆酒。虽然各家各户喝的酒不同,但所寄托的“长酒”之意无甚不同,家人们团聚时推杯换盏的情景历历在目。
在我们当地,大年初二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而且要与丈夫同行,所以这一天称为“迎婿日”。我家两个姐夫都会带上父亲喜欢的好酒前来看望。这天,父亲、母亲也特别高兴。他们早早起来准备一大桌子好菜。父亲要亲自下厨给大家露一手他的绝活糖醋鲤鱼。家宴上,大姐夫把自己拿来的一瓶好酒打开。“嗬”是黑瓷瓶的,十分雅致、庄重,可形状似一颗“手榴弹”,外面贴着一张“乌河特曲”的标签,十分的显眼。酒斟满,大家相互品尝,“啧啧”称赞这瓶“乌河特曲”是好酒。市面上流行这样一句话“桓台手榴弹,茅台也不换”大姐夫一句顺口溜,引来大家一片掌声和笑声。虽说是一句顺口溜,这是老百姓对“乌河特曲”发自内心的感慨!酒桌上,大家你敬我,我敬你,几杯酒下肚,喝出团圆,喝出年的味道,喝出酒的情怀!满满的祝福在眉宇间绽放,高堂内其乐融融、阖家幸福,大家徜徉在祥和的节日气氛中。那真是“家家有乌河,合家欢乐多!”
酒是人情感的寄托,喜酒更是助兴的精神食粮,让新婚的人们更加幸福。
记得儿子结婚时,我跟亲家商量喝什么样的酒好,亲家开口就说,喝桓台“黄河龙1948”就行。当时,我记得整个新婚盛典大厅,高朋满座,喜气洋洋,大厅内除了祝福新人的吉祥话语,还徜徉着“黄河龙1948”老酿坊口感绵柔的醇香!1948度数低,喜庆之余多喝几杯,喜上心头。这不,主持人在台上与我们一起敬各位来宾三个酒。第一个酒:“黄河龙1948”,祝各位来宾,发!发!发!第二个酒:1948就是好!祝福一对新人白头偕老!第三个酒:1948纯粮酒,祝夫妻恩爱,天长地久!一连串的祝福,不是主持人做广告,是对“黄河龙1948”招牌产品的褒奖,更是对新婚盛典礼成的完美礼赞。是的,一款倾心之酿,只有经过时光的淬炼,才会拥有岁月的色彩!因为它代表了北派浓香型酒的典型风格!
历史长河中,酒已不仅仅是一种饮品而是一座桥梁和纽带,是一种载体,一种文化和时尚。
那一年,几个文友在桓台“风波庄”酒店聚会,喝的是“强恕堂1922”。酒桌上,大家按照中国诗词大会上的规矩,以酒为题,展开飞花令比赛,谁输了谁喝酒。开始了,甲:曹操煮酒论英雄;乙: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丙: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丁:李清照“浓睡不消残酒”;戊:画家郑板桥,耐不住求画者美酒狗肉的美味,只好写诗自嘲:“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己:“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他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庚: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把诗人李白《将进酒》诗词的浪漫表现的淋漓尽致,陶醉在“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意境中。可轮到我时,我的脑袋竟然一片空白,断片了!大家说罚酒。我认赌服输,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这时候,我望着窗外的月亮,端着大黑碗,灵感在心头萦绕,现场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酒中的月亮》:
大黑碗,盛满了酒
是乌河水酿的强恕堂。
酒!浓香四溢招来吴刚
寂寞的嫦娥舒袖起舞捧场。
夜深人静
月亮闻着酒香
一头栽倒在酒的中央
成了酒中的月亮
月亮躺在碗中央
醉把人间当天堂
一会儿扳成月亮姐姐
一会扳成姑娘小伙的媒婆娘
月亮醉了!她真的醉了!
醉倒在广寒宫,至今
仍躺在酒的中央
今晚的酒,文友们喝到三分微醺状态,此时,劳累的心情得以释怀。不仅活跃了酒桌上的气氛,加强了沟通和了解,更加深了友谊和感情。听完我的朗诵,文友们拍视频、发抖音,也让我火了一把!
酿酒大师说:“酒是天、地、人共酿;心即酒,酒即心,唯心所造。”走进黄河龙集团,有这样一群平凡的人,他们穿着朴素的工装,穿梭于窖池、制曲、安曲、蒸曲、发酵、蒸馏等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贡献,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默默地酝酿出众人爱不释口的美酒,也酿造出生命的升华,他们就是当代的酿酒工匠--山东黄河龙人。
“酒曲如做人”,做酒每一步都是极具匠心的体现。强恕堂酒要求“多粮生熟料制曲,多粮堆积酿酒,多粮泥窖发酵”。砖块式的大曲呈长方体,是由专门的制曲工人踏制而成的。踏曲是一项即辛苦又有趣的工作,颇有讲究。私下里听酒大工(酿酒人)说,踏曲工有十几人甚至二三十人组成。每人规定踏几脚,如第一人连踏三脚,第二人接过去,同时即翻一面,再踏三脚,第三人又接下去,最多时一块曲需经过60人的踏制。踏曲要求踏实有力,要使曲块紧密,才能繁殖更多的微生物,酿造出一流的白酒。一块块长方体的砖曲,凝聚着酿酒匠人的辛苦。由于是靠手工操作,劳动强度特别大,起早贪黑、汗流浃背已经是家常便饭;他们不辞劳累以师带徒、口口相授,关键环节凭眼观、手摸、经验判断;一颗无比虔诚的匠心,因热爱酿酒而坚守,因坚守而传承。当你走进这些老匠人、老艺人,你能感受到一颗颗质朴、专注的匠心在发光、发热;“先做人,后酿酒,酒品如人品”在制曲过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百年前的每一次辉煌,都铸就了今天的每一刻回望。
“自强宽厚”,薪火照亮回家的路。中华老字号,百年强恕堂,从私人作坊做起,先后经历了私营、公私合营、国营、股份制、民营的多次改制,经历了几代人的匠心传承,但酒的宗旨没变,做人的本分没变,“强己恕人”的经营理念更没变。
水的原形,火的心,这就是酒,这就是强恕堂酒;这就是黄河龙酒;这就是山东大汉;这就是淄博桓台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