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冷月清辉 于 2015-3-17 18:54 编辑
春天来了,植物都卯足了劲,该发芽的发芽,该返青的返青,该开花的开花。生命的成长需要时间,而心灵的成长却需要读书。好书需要反复读。而一本书中真正能为我们所用的,有时也不过是几句话而已。浩瀚书海,如何能保存自己喜欢的文字,想看时就能看到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摘抄。 读书让人成长。人到中年,依然把成长挂在嘴边,似乎有些矫情,其实,一点也不。有些人,无论什么事情,都喜欢站在自己的立场,一味追究与讨伐他者,到老,依然困惑或者惹人讨厌,这就是不曾成长。还有的人,情绪往往受制于想象的世界,并且会误将想象的世界当成现实来做出反应。然后在自己制造的虚幻世界里纠结。这也是不成熟的表现。我有时也会陷入这样的纠结里。“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也是一个智慧的转念。放弃头脑,放弃判断,放弃一个又一个的念头,清空自己,把自己当成一个管道,用婴儿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你会得到新的发现,欣喜会重新回到你的内心,喜悦也会流淌出来。当你悲伤或者愤怒的时候,不要忘记提醒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同样,当你幸福或者快乐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提醒自己,这一切也会过去。唯一不变的永恒,就是你的内在,它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犹如莲花一样绽放在你心里。”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感觉心里一下子点了灯似的,又觉得心里的一团乱麻像是一个幻影,在我看到这句话时就不见了。由此可见,心灵的成长是大事情。 读书,感知成长,喜悦暗生。记得几年前曾经写诗,表达自己如柳絮无根的苦恼,以及如小草随季节枯荣的伤感。如今,那种情绪早已经消弭。让我慢慢改变的是这样两句话:“让自己有一颗恒常之心,不轻易改变,这是对于自己的诚意。”“接受自己的现实,真诚面对自己,这是信誉的起点。”一个人对自己都没有诚意与信誉,还怎样立足于世呢?几年后再读这些话,认识更加稳固。我觉得我像树有了根,不,不仅仅像树,甚至有山的感觉。像这样的话,怎不视为珍宝呢? 读书时,好的句子随手记下来,不管时光过去多久,再拿出来,那些启迪心智或者给人审美愉悦的句子或段落,依然如珍珠闪亮,给心灵持续的滋养。有一次,想细看曾经给自己留下过印象的一段话,才想起没有摘抄。于是,抱着一摞书,挨本翻看,却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也不见。在心底默默发狠,以后看书一定要有笔有本子在侧,喜欢的再也不放掉。” 一本书,看一遍与没看区别不大。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为记性差,看了这么多年的书,什么都不记得,什么都想不起来,心灰意懒,甚至有好长一段时间不再读书。偶尔有一天晚上在班上闲暇时翻看旧时日记,看到昔日读书摘抄的文字,比如: “庄严的生命必是摒弃浮华,拂去尘屑的。一个拥有了美好的精神目标的人,断不会热衷于在生活的大海中钓去廉价的恭维与褒扬;只有虚妄的心,才会那么黏,总是试图黏住更多激赏的目光。” “所谓的尊重,不但不阴谋改变对方的一滴一点,甚至对她人的观点,对她的人生态度都持包容态度,被指责,不苛刻,不非议,只是理解。” “一点一滴的努力,满仓曼谷的收成”,“要那么收获,先那么栽”。“三月种下的种子,并不是四月就有收成的。对于一个积极在做事的人来说,保持一种从容的心态,很重要。如果必须等到九月十月,你又何必在四月守着刚刚长出的瓜苗哭泣。我们一点一点改变的,其实不是现在,而是将来。现在只是过往诸因的结果。而未来怎么样,取决于我们今天种下什么种子。” 才想起,这些年一路走来,我何曾离开过书籍呢?摘抄又是多么重要的事啊。 当然,读书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成长更是。在悠闲的时光里,读书,摘录,反复悟。漫长的岁月,好书像一种香,需要慢慢熏。智慧就在那些好文章里,在平时的摘录里。一颗心在反复阅读里成长、成熟,滋养一份与自己与世界相看皆不厌的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