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且听风吟:田壑之美在林峪
张店 王明光
暮春时节,万物已将它们的生机展现到了极致。此时,最好远离城市的喧嚣到乡村走走,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无不用它的热情欢迎你。走在乡间小路上,两侧夹杂的是盛开的鲜花,嗡嗡蜜蜂花间搬运着大自然的甜蜜,彩蝶翩翩流连花丛,你追我赶,尽享春天的美好。抬头远望,阳光下山上连绵的树绿的耀眼,若仔细观察,树叶间若隐若现不知名的鸟儿,虽不必看得太真切,可能听到时而踏枝鸣叫,也足以让人陶醉。值此人间四月天,恰逢文学云在淄川区岭子镇的林峪村设立文学采风创作基地,真是件大好事,能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走入山林,呼吸清新的空气,欣赏山野之趣,更有众多文友同行,更是件乐趣事。试想我在下车时站在林峪村的土地上,闭上眼睛,张开双臂,尽情的呼吸,想像自己是这山间的一朵花,一棵树,一块石,一座屋……
前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林峪村是什么样子的呢?它一定是丛林密布,谷壑纵横,如淄川区太河镇的峨庄瀑布群地势那样,满眼的苍翠欲滴,山溪传林而过,时而伴随花香阵阵,几声婉转的鸟鸣,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模样。当真正地走进林峪村,身历其境,我才发现它有独特的美。林峪村是安静的,整个村子被蜿蜒的山脉包围。在这里,花是安静的,树是安静的,草也是安静的,他们静静的发芽,静静的开花,静静的生长。花树掩映之间,石头盖起的房子错落有致,抚摸着石墙,一股凉意穿过我的手指,透着岁月的沧桑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一代代的人在这石房子里出生长大,不变的,只有房子承载着人的记忆。
和中国大多数的乡村一样,村里留守的大多是老年人。村里闲走时,村遇上位正在依墙而坐的老人,从容而安详。我们跟她打招呼,她话语不多,闲聊中获知,她已有86岁了。我惊叹于她的高寿和身体的硬朗,她却告诉我们村里的人有好几位年过90岁的,最高的已达98岁。这远远超出了我的判断,山村里的生活和医疗条件远不如城里,如此高龄的老人一定和饮食起居很有关系,大家都说,这里的山泉水功不可没。于是怀着对高寿的憧憬,我们在村子里踏上了寻源之路。
同行的村书记靖宁波向我们介绍,村子有七口古井容纳着山泉水,以前时主要供日常生活饮用,需要人们一桶一桶地把这山泉水肩挑到家里去。现如今,人们已不再为吃水担水犯难了,家家户户都安装上了自来水管,实用方便。在家里拧开水龙头,清澈甘甜的山泉水就流了出来。对生活在山村的人而言真是解决了件大事。从村子穿行到村外是一条盘山水泥路,顺路前行,村子的全貌渐渐展现在眼前,狭长的村子依山而建,绿树间掩映着一座座石头垒就的房屋,红瓦白墙,安静祥和。靖书记带领着我们一行边走边介绍村容村貌,以及有关龙头寨的来由。沿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一条蜿蜒起伏的龙跃然眼前,龙头向东安静地伏在那里,而整个村子被龙蜷起的身体包围,真是一处风水宝地。
作为山东传统古村落,树龄超过400年的柏树可说这是林峪村兴衰的最好见证。站在树下,抚摸着粗糙的树干,山间清风吹来,沙沙沙,风吹树叶的声音,像我们无言地诉说着一个古老村庄的故事。山村是最容易留住记忆的,行走在村子里的路上,满眼曾经用石头垒就的墙和房屋院落,看那历经风吹日晒而败落的房顶,看斑驳光滑的石碾碾压过的时光,氤氲的往事是否还记得明朝时来此安居的农人劳作?还记得直面硝烟弥漫,枪林弹雨的抗日战场,满腔豪情的铮铮男儿在此秘密生产武器,以便于赶走日本侵略者?
岁月悠悠,神州春风吹遍,如今旧貌换新颜。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振兴农业经济,脱贫攻坚成为国家的一件大事,林峪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年轻有为,致富不忘乡亲的村委班子带领下,开拓思路,因地制宜,改善村居生活条件,倡导发展种植经济作物小米,花椒以及特色美食木柴全羊等实事为民造福,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地方也要做开发宣传,近有热心文友孙德喜牵线引荐,让林峪村和文学云相结合,让淄博市网络作家协会林峪村采风创作基地落地开花,真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必将影响深远。谁曾想深山自来水如今能入户?谁曾想村民骑摩托车翻山去播种?谁曾想户户住进了大瓦房?谁曾想山间竖起了一排排风力发电机,让那呼呼的风来为我们发电工作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所有的变化都是因为党的政策好,精准扶贫力度大,日常生活改善,喜事连连,让山村的人们也能跟上实现现代化的步伐。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