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云朵儿
注册申诉:xianchangbao@126.com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4935|回复: 0

《四合院饭庄杯》那座城,那座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0 16:19: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座城,那座桥
成都   顾衿

在巍峨的秦巴山南麓,有座美丽的小城,她叫阆城,又叫阆中,依山傍水,俊秀玲珑。上千年来,巴之风骨,蜀之韵味,在这座小城静静沉淀。

从山顶鸟瞰,阆城好似一幅灵动的水墨画,山峦怀抱,楼宇林立,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嘉陵江水如同一条练带,从城中央飘过,将阆城一分为二,一半老城,一半新城,江水滔滔而过,气势磅礴。岸边的植被风姿多彩,花香四溢,鸟儿呢喃。傍晚时分,路灯照耀下,江岸的绿植和高楼一同倒映在水中,光影交织,美仑美奂,可算是阆城最美的风景了。

从老城去新城,必须经过江上的一桥。一桥是阆城修建的第一座大桥,约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当时通往外界的主要的交通枢纽。

对于这座桥,我有着很深的感情,不光是因为我家就在一桥西边百余米处,还因为它是阆城沧桑改变的见证者。二十年前,一桥只有十余米宽,混凝土构铸的桥面也有些凸凹不平,但它的名声很响,不单城里人熟悉它,就连乡里人在城里找不到人,说一句“我在一桥等你”就会如期相遇。现在,阆城的规模已经从原来一桥以西很小的范围,渐渐扩大至东靠巴中,南接南部这片广大区域。随着人口增加,一桥比原先扩宽了些,桥上铺了沥青,两侧的人行道上也铺了板砖,镶了栏杆。以现在许多人的角度看,一桥更像是一条跨越江水的路,而常常忽视了它是一座桥。但是,不论桥也好,路也好,都不影响它作为阆城的主要交通枢纽的地位。

一桥的人行道上很热闹,经常有三三两两的人聚在一起,或聊天,或散步,或揽周围群山,或看阆城繁华。

因为江对岸就是旅游胜地,所以经常前去游玩。天晴时,总能看到一名老者在桥上练习书法,蘸墨挥毫,心无二用,淡定自如,半米长的笔杆子,奋笔疾书似流水行云,驻笔静观似云淡风轻,浑然是一种无我的境界。近观一张张作品,颇具柳氏风骨,字迹工整、遒劲、干练、清秀。恰似秦巴岭气势恢弘,绵延不断,又似洛女衣袂飘然,夺魄摄魂。引首以望:远方的山,周围的楼,桥上的车,头顶的天,脚下的水,好像与书法融为一体,变成美丽的艺术品。

实际上,提及书法,我只是个外行,与其说我留意老者的字,倒不如说是留意那老者。换言之,真正引起我关注的是人而非字。清代朱和羹在《临池心解》里说:“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一副纯粹的书法作,要有纯粹的心灵。我敬佩老者在车流如梭,熙熙攘攘的一桥上,修养出的那种淡定浩然的正气。从他的身上,你或许会领悟到一种道理——练习书法,实际是在修习一种生活格调,一种闹中取静的心态,甚至是一种一张一驰的经世之道。

在城里行走,每个人都在为各自的理想一刻不停地往前追赶,时间久了,心中难免感到很烦躁,总想在喧闹的城市中寻觅一处安静的桃花源,让人能“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但是,理想中的桃花源是很难找到的,就算能找到,大部分人也难臻与物俱化的心境。我反倒羡慕这样一类人,他们能在喧嚣的闹市里,排除各种诱惑,停驻步伐,不忘初心,做闹市里的真隐士。不从众,不迎合,不感动,不奉迎,俨然是一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样子。

五代的冯廷巳在《蝶恋花》中写道:“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每次读到这首诗,心中总会有不同的感悟:对每个人来说,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时常会面临许许多多的身不由己,但需谨记一点——做生活的主人。你做自己的景色也好,做他人的配景也好,首先自己要够得上一种景,慢慢地沉淀自己,优美外形,赠与他人,凭栏邀月,装饰梦境。

或许,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有一颗美丽的心灵,只要心灵美,不管哪座城,哪座桥,只要入了你的眼,便胜却人间无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学云(文学现场西湖版):华语网络文学创作云

文学新生态【西湖IP大会论坛现场】网生迭代 为I而生

网络作家版权保护中心

侵权违法投诉电话:13 175 114 117

|云朵儿|Literature Cloud Forum |《云朵儿》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