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见贤思齐 于 2018-12-6 08:47 编辑
特别难忘的一天
文/夏伦稳
1拜访崔麦来老师
2018年12月5日,
今天第一次拜见崔麦来老师。
一个资深的记者,
一个媒体策划人,
一个摄影家,
一个资深驴友,
一个去参观过联合国总部大厦的人,
一个在文学现场开示了专栏梅来看美国的人,
一个和蔼可亲的人,
一个网友、微友、通过读贴、跟帖慢慢相互认识的人,
一个我认识的第一位从美国帮忙为我带回来报纸的人,
一个靠带着一本中英文小图书,已经游历了美国、迪拜等外国的旅行家,
一个空军战士,
一个老革命的后代,
一个懂音乐会拉二胡的人,
一个有梦想而成真的人,
一个写了很多文章,但是至今还没有出版个人专著的人,
一个已经退休了,但是还在孜孜不倦学英语人,
一个临淄人,
一个被写进共和国娇子之书的人....
2一份来之不易的报纸
昨天崔老师微信给我留言,
说他给我从美国带回来的报纸,
问我何时方便去拿,
我今天就迫不及待地去见他,
带了一瓶澳大利亚进口的葡萄酒,
上次我主动说要为他回国接风的,
尽管崔老师说要请我,
但是我还是不好意思啊,
记得上一次我为一个回国的朋友接风也是在张店,
那个哥们现在定居澳大利亚,
他送了我一本英文版圣经,
我送了他一本道德经,
今天崔老师送我三份美国报纸,
我感激不尽,
我要把这来之不易的英文报纸看完,
争取有一天,
也踏入美国的国土走一遭,
也去美国联合国总部看看,
争取像崔老师那样做一个有梦想而且可以成真的人。
3第一次陪女儿上完一节外教口语课
今天晚上第一次主动陪着女儿上完了外教课,
网上视频讲课的老师是一个美国人,
据说现在人在意大利,
会说三国语言,
收费半个小时100元,
她妈妈感觉还挺恣,
我全程把老外说的英语都记在本子上了,
其实内容就是小学一年级的一节数学课,
100以内的加减法,
不过老外全程用英语说,
没有说一句汉语,
因为她根本就不会说汉语。
4美好的回忆
记得当年我在家里全职陪女儿时,
我们亲子阅读的词汇比她这一堂课都丰富,
我从网上找了一段曾经教会女儿自主阅读绘本的视频,
特有成绩感,
后悔没有为她多拍摄点多记录点,
时间是无法逆转的,
女儿转眼已经七岁了,
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乖乖女了,
小时候她跟我学习,
一句话可以重复十遍,一百遍,
现在想说就说,不想说就做鬼脸吐舌头,
再一次体会到教育家所说的话:
三岁以前是智力开发的黄金时期。
还好,我自豪地说,我用心全职陪伴了女儿三年,
陪她亲子读书,读英语,读古文,陪她运动,陪她上亲子课,陪她爬山,陪她爬树....
相信这些种子慢慢会在她这里发芽....
5教育的真谛
晚上姐姐微信留言给我,
头疼二宝的教育问题,
其实,孩子越小越好教育,
立即行动,
引导、辅导,
身教重于言传。
临睡前,
女儿的妈妈无意中拿出女儿以前的日记
发现一年前下雪时,
她写的日记,
她妈妈很激动,
还想让女儿写一篇,
女儿口述,
她妈妈执笔,
她说了不到一百字,
她娘两个就写不下去了,
她妈妈开始在训斥她,
然后不了了之
睡觉了
我突然想起
女儿上幼儿园中班5岁时,
我早晨送她上学的那个冬天的第一场雪景,
我先背诵有关雪景的古诗词,
然后再随口自由发挥自编应景的抒情雪景诗,
女儿也跟着我学,
到了学校门口,
她不小心地一摔跤
向老师磕头
我送回她后马上再把刚才经历的情景
用文字记录下来
发给报社,
第二天报纸上就选登了我写的一段写雪诗,
然后我读给放学后的女儿听,
她非常兴奋,
吵吵嚷嚷也要写文章发表在报纸或者文学现场,
她自己第一次主动站在电脑边口述她和她妈妈在楼下堆雪人的故事,
一口气复述完,
我惊奇地发现有五百多字。
这个故事再一次印证了教育是一根火柴点燃一堆干草的理论,
教育者要有激情,
自己要首先身体力行、示范,
用你的激情和行动感染受教育者
这比任何枯燥的说教和抱怨都强一百倍
我们永远要向一个三岁以下的孩子学习,
学她的活力,
学她的模仿,
学她的重复,
学她的任性,
学她的学习力,
学她的好奇心,
学她的天天进步一点点,
保持一颗童心,
活到老,学到老,
进步到老,
像著名教育家杨佳和李佩老师那样
有梦想,
有追求,
有责任,
有担当,
超越自己,
像天上的星星一样
永远保持闪烁的光芒
魅力四射
今日是入冬以来下了第一场雪的日子,过得特有意义,是为记。
2018年12月5日 9:38至22: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