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木一 于 2017-1-1 22:11 编辑
外表的美丽往往给人愉悦,我们都是感官的动物,不期然的就被颜值高的物体吸引了去。所以很多人倾注生命的大部分精力和财力用于保持外在的美丽与优雅,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虽然我总以为,内在美更胜于外在的美,修养内心更为重要一些。因为在现实中遇到太多徒有其表的东西,其外在的绚丽与内在的空虚成为浮夸的对比,在视觉和悟觉的冲击中淹没了对外在的欣赏欲,让人从此怀疑人生,于是内在的丰盈与富绕愈显珍贵。我们欢迎真实的丑陋与粗鄙,却无法容忍顶着一张美丽面孔的虚浮与粗鄙,前者令人作呕,后者则令人远之。 美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不仅仅在于出生的时刻,婴儿如牛奶般滑润的肌肤,清澈见底的眼睛,快乐无伪的笑容。不仅在于青春时殷红的唇,飞扬的黑发,清凉如凝脂的面孔,灿若晨星的眸子。也在于中年时沧桑厚重爬上眼梢眉头,爬上渐渐粗壮的腰身,声音开始沙哑醇厚,步伐渐渐沉着稳重。更在于耄耋老矣,那染尽了风霜化成了银白的发,那岁月刻就在脸上沟壑般纵横的纹路,那担负人生重负久已慢慢伛偻的肩背,那操劳一生终如枯柴的手臂。 假如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就不会再惧怕青春易逝,红颜易老,就不会再苦苦挽留那本就不易保持的容颜,就会欣然迎接衰老,面对人生来临的每一个阶段。 生命是一场修行,是让生命圆满而不落遗憾,就要在每一个阶段做好每一个阶段的事情。比如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农民耕作的规律。勿违农时,勿违天理,倘若春天错过了播种的时节,就没有了秋天的收获。人生也是如此,人生的四季就好比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少年时不努力学习积累,错过了最美好的年华,自然也没有中年时的收获和成就,青年时不注意身心的维护与保养,老年自然就没有更好的精力与体力。 生命的修行是提高生活品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也是让生命的美绽放到极致的过程。美丽是由内向外散发出来的,而不仅仅是目光可及的,而是要灵魂可触的,身心皆能体验到的一种极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这需要人们不懈的努力和坚持,需要坚强的信念和意志。 有人说,只有心中有梦想,在什么时候努力都算不太迟。有无数的知过后改,奋发图强的例子。“人恒过,然后能改”,知错改之,就是进步。“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然而,“改”又得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是以走过多少弯路、虚度多少光阴,错过多少机遇为代价的。人因为认知有限而常会犯错误,常常走到弯路上去,要改变命运就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年轻时放浪形骸,虚掷光阴,老大才发奋读书的,比如苏老泉。或者年轻时没有条件学习,年长方才拜得良师,或者另有机缘的,如齐白石。 而我更希望看到,在每一阶段都不虚度的光阴,这需做父母的,要合理的引导孩子的每一段成长之路。还需要人们自身就有蓬勃的不断前进,完善自我的欲望。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籍是美化心灵,提升气质的最佳“化妆品”。 这个时代,学习渠道如此多样,学习资源如此丰富,书籍讯息浩如烟海,是以往任何时候都不能比拟的,——读书学习是如今最廉价也是一种最高贵的行为。那么:为什么不读书呢?为什么不学习呢? 但是,我们也不提倡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夫子”。“生命在于运动”,“健康之美才是自然之美。” 一个人,身体健康,喜欢运动,有着健美的身材和体魄,且又喜欢阅读,注重心灵的滋养和升华。 这样的一个人,在我看来,就是可以与他谈“人生之美”的人了。 锦衣貂裘,豪车香马,装点的饰物越多,却反而越失去了人本来的面貌。 2017年1月1日
|